华裔女星被印上美国25美分钱币!她成了美元上第一张亚裔面孔……
微信的规则进行了调整
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多点“在看”,喜欢的话也点个分享和赞
这样事儿君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才能继续跟大家分享每个开怀大笑或拍案惊奇的好故事啦~
今年,一款新的25美分硬币将在美国发行,
它的正面是普通的乔治·华盛顿像,背面是一个留着齐刘海的女子,用纤柔的手托着下巴。
这个女子是美国华裔影星黄柳霜,她也是第一个登上美元的亚裔。
黄柳霜登上的是美国25美分硬币,造币厂将从下周一开始生产,全美预计发行3亿枚。
黄柳霜币是“美国女性铸币计划”发布的第五款硬币。两年前,加州民主党议员芭芭拉·李(Barbara Lee)提出一项改善硬币设计的法案,以纪念有着非凡成就但经常被忽略的美国女性。
这些女性涵盖太空、文学、科研、政治等领域,而黄柳霜代表的是艺术。
在美国,黄柳霜的名字仍然时有耳闻,虽然年轻人没看过她的电影。在中国,大部分人没听说过她的名字。
今天,我们就讲讲黄柳霜的故事……
黄柳霜出生于1905年的洛杉矶,她是第三代移民,祖父母辈来自广东台山的一个小村子,19世纪中期跑到美国淘金。
到黄柳霜的父亲这辈,他们在洛杉矶开洗衣店赚钱。黄父生了8个孩子,黄柳霜是老二,但她没有什么长姐情结,对想要的东西她向来积极争取,不喜欢让给别人。
(坐在妈妈膝盖上,幼年的黄柳霜)
1910年,黄家搬到市中心的菲格罗亚街,他们是这里唯一的中国家庭,很受歧视。但住在这里也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电影剧组特别多。
当时,美国的电影产业渐渐从东岸迁到洛杉矶,拍摄场地经常位于市中心。
黄家的街区特别热闹,一拉开窗帘,就能看到剧组举着设备拍摄,演员个个光彩照人。
年幼的黄柳霜很快就被迷住了,她经常不上学,跑去看别人拍戏,然后省下午饭钱去看电影。
光看还不够,她还想演。9岁的时候,她仰着小脸央求人们给她一个角色。
因为不停地说,导演们都认识她了,给她取了个外号叫C.C.C,意思是“好奇的中国小孩”(Curious Chinese Child)。
1919年,黄柳霜14岁的时候,一部叫《红灯笼》的电影正在拍摄,剧组需要300个女孩当群众演员。黄柳霜父亲的朋友介绍她进入剧组,从此开始她的演艺生涯。
刚入行的演员当然是从跑龙套开始,黄柳霜演过很多稀奇古怪的小角色,比如16岁时演中国妈妈,以及在各个片场扮演死人。
(黄柳霜的名言有一句是“我死过1000次”,她演的角色总会死亡,包括成名后)
就这样演了三年,黄柳霜凭着演技和外形,当上《海逝》的女主演。
《海逝》的故事和《蝴蝶夫人》差不多,只是背景设在中国,讲了一个中国女孩救了美国男人却被背叛的故事。
这部片子是好莱坞第一部彩色电影,很快爆红,电影杂志在赞叹技术的时候,也注意到黄柳霜,说她的演技非常惊艳。
从此,黄柳霜从演员变成明星,她在《巴格达窃贼》中演的蒙古女奴让电影获得200万美元的票房,观众们更喜欢看她而不是主角。
在他们看来,黄柳霜是美丽的、异域风情和神秘的,这样的人物很有魅力。
但问题也出现在这里,因为她看上去太异域了,好莱坞只敢给她这样的角色。那些戏份更多的复杂角色属于白人演员。
黄柳霜发现,找上她的角色只有两种:
一种叫“蝴蝶女”,也叫“莲花”,是心地善良、内向单纯的东亚女性,她们总会被辜负;
另一种叫“龙女”,她们是故事的反派,阴险狡诈,霸道神秘,经常展现危险的性魅力。
要么极度柔弱,要么极度恶毒,这两类角色没有任何中间地带,完全是美国人对亚洲女性刻板印象的集合。
“他们只让我演那些角色,我真是烦透了!” 黄柳霜在1933年向记者抱怨,“好莱坞好像容不下我。就算有华人角色,制片人也宁愿让匈牙利人、墨西哥人或者印第安人演,就是不让真正的华人演!”
上世纪30年代,对好莱坞失望的黄柳霜跑到欧洲发展。欧洲的限制要比美国少,她很快获得了多个主演机会,出演的《唐人街繁华梦》等片子在英国、德国引起轰动。
黄柳霜受邀出席英国王室宴会,还和马琳·黛德丽(Marie Dietrich)等欧洲女演员成为密友(也因此传出同性恋绯闻)。
这些消息传回美国,让黄柳霜成为美国娱乐圈的香饽饽。他们用高片酬和主演戏份吸引她回国,让她演犯罪片《危险的认知》的女主角。
虽然名气变得更大,但好莱坞的限制仍然存在。很多次,黄柳霜的角色被白人演员拿走,甚至有制片人告诉她,她“太中国了,不能扮演中国人”。
最让黄柳霜难受的,是她无法饰演《大地》中的女主角阿兰。
《大地》是赛珍珠写的中国农村小说,女主角是形象正面且难得立体的中国人,和“蝴蝶女”、“龙女”大为不同。
自从1931年小说出版后,黄柳霜就告诉美国媒体她想饰演阿兰,多家媒体也说她是该角色的最佳人选。
然而,制片方从来没有考虑让她演阿兰,他们把这个角色交给了德裔女演员露易丝·雷纳(Luise Rainer)。
给黄柳霜的角色是女反派“莲花”,她是一个工于心计的妓女,破坏主角的家庭。
“如果你让我演阿兰,我很高兴。但你要求我,一个有中国血统的人,去扮演全片唯一一个冷血无情的角色?!这还是一部全中国角色片!” 黄柳霜当时质问米高梅的制片人。
米高梅没有改变想法,最后黄柳霜拒绝出演。
露易丝·雷纳靠饰演阿兰,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明明有亚裔演员,却让白人饰演中国人,这在今天看来非常怪诞。
但在当时,这属于普遍现象。
在东方文化流行的时期,美国人创作了很多描述东亚的故事。所有角色都是亚洲人(可能除了男主角),按理也应该用亚裔演员,但是制片方为了保证票房,会让更出名的白人演员饰演。
于是,我们能在《蝴蝶夫人》里看到白人歌妓。
在《龙种》里看到白人抗日女英雄。
在《蒂芙尼的早餐》里看到白人日本房东。
搜索《大地》,会发现几乎所有重要角色都是白人,他们兢兢业业地扮演中国农村人。
这画风实在是……
除了为票房着想,坚持用白人演员的另一大原因,是美国电影行规《海斯守则》禁止不同种族的男女演员在银幕上接吻。
上世纪20年代,好莱坞爆发多起丑闻,引起美国社会对电影行业的质疑。为了挽回形象,好莱坞请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前主席威廉·海斯(William Hays)撰写电影审查规则。
海斯把规则写得特别细,包括接吻不能超过三秒、不能出现白人奴隶、不能异族通婚、不能嘲笑神职人员。
其中,还有禁止异族接吻。
这条规定导致黄柳霜无法扮演爱情片的主角,在非爱情片她也经常受限。
在几十年的演绎生涯中,黄柳霜只在一部片子里吻过男主角,那还是个英国电影。
《大地》里,男女主角是夫妻并且接过吻,因为男主角已经选定白人演员,女主角自然也得是白人。
失去“阿兰”这个角色后,黄柳霜心灰意冷,开始一年的中国旅行。
这趟旅行也不是很开心,因为当时的中国民国政府多次批评她,称她“参与制作羞辱中国的电影”。
米高梅的中国顾问告诉媒体:“每次黄柳霜出现在银幕上,中国报纸就在她的照片旁写着‘黄柳霜再次让中国丢脸’。”
这不怪他们,因为黄柳霜扮演的角色中,有一部分是“龙女”,属于刻板的邪恶中国人。
为了参演班底很好的《上海快车》,黄柳霜曾经答应制片方饰演《龙的女儿》里傅满洲的女儿。那个角色更加强化了“龙女”形象。
在中国旅行的时候,黄柳霜一直受到民国政府和中国电影界的批评,有些精神崩溃。
有次,她在香港下船时,听到岸上有人大喊“打倒黄柳霜”,瞬间哭了起来。
黄柳霜也不想演“龙女”,但好莱坞的角色来来回回就这么两样。想要演戏,要么接受,要么离开这个行业。
她在1933年向媒体控诉过:“为什么银幕上的中国人总是反派,而且是如此残忍的反派。凶残,奸诈,就像草丛里的蛇!我们不是这样的。我们怎么可能是这样的?我们是一个比西方古老得多的文明。”
虽然没有受到很多欢迎,但黄柳霜为中国的抗日事业出过不少力。
在九一八刚刚发生的时候,黄柳霜就在美国报纸上写文章痛批日本入侵。为了引起美国社会对日本侵略行为的关注,她拍了很多抗日电影,里面的中国角色比好莱坞更加正面。
她拍的《重庆女郎》里,中国人更是罕见地被描绘为英雄,而不是美国人救出来的受害者。
黄柳霜将多部电影的片酬捐给援华联合会,也拍卖掉自己的电影戏服援助中国难民。
1939年到1942年,她很少拍戏,主要在参与抗日运动。
上世纪40年代末,黄柳霜开始投资房地产,职业从演员变成公寓经理。几年后,她拍了一部为她量身打造的电视剧,《柳霜夫人的画廊》,成为最后的辉煌。
50多岁的黄柳霜身体不好,因为大量酗酒,她出现过严重的内出血。
1960年,黄柳霜在星光大道上留下自己的星星,成为第一个获此荣誉的华裔女演员。
几个月后,她在家中因心脏病逝世,享年56岁。
在白人占绝对主流的时代,黄柳霜凭一己之力登上美国的电影殿堂,实在很厉害。
在她去世后的几十年,她出演的《上海快车》仍然受到大量关注。
黄柳霜一生都没有结婚,因为她说自己嫁给了艺术。
她最热爱的确实是艺术。
说到底,她只是一个想要演戏的女孩,只是环境的不公平,让她遭遇种种挫折……
ref: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na_May_Wong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2/oct/19/anna-may-wong-first-asian-american-us-quarters
https://www.nytimes.com/2022/10/18/us/anna-may-wong-quarter.html
--------------------
各位小伙伴们
微信公众号规则又进行了调整
事儿君也不得不跟大家求个三连
希望大家多多点击“在看”
喜欢的话也点个分享和赞
这样事儿君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
与大家继续分享每个开怀大笑或拍案惊奇的好故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