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终于快完结了,但世界和生活早已千疮百孔……
以前看不懂的那句,“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三年疫情后,现在不用注解也明明白白。
没人能逃过这场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的影响。
北京上海不能,小城镇不能,欧美国家不能,连南极近日都被曝出有近百名科考人员感染新冠。
当世界最后的净土都被迫与新冠病毒词尾相连后,这种传播性极高的病毒显然让全人类避无可避。
三年疫情,我们丢的不只是青春。
我们丢了不用戴口罩呼吸的自由,丢了无障碍在城市间流动的便利,丢了商户闭店后的房租水电,丢了学生在教室课堂里的专注听讲…
也让我们看清了疫情下的一些事实。
比方说,美国的经济非常糟糕。
商务部近日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继一季度美国内生产总值(GDP)确定萎缩1.6%后,二季度美GDP按年率计算进一步下滑0.9%。
这是美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萎缩,标志着美国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
图源:CNN
疫情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美国社会就此陷入悲观,特朗普的支持率也一蹶不振,进而发展成为政治问题,并引发了震惊世界的“国会骚乱”事件。
虽然特朗普下台了,但危机却并没有停止。
拜登没能兑现他竞选时的那些承诺,现在的美国社会问题更加分裂。
像德州小学惨案、堕胎问题的争议,这些都是美国内部问题集中爆发的体现。
美国连续两年靠印钱疯狂地刺激经济,看起来消费能力非常旺盛,这只是表面繁荣。
美国通胀的本质问题是刺激过头,新货币理论造成了现在的后果。
商品变贵了、失业变多了、老百姓开始觉得没钱了。
美国民众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收入一年都没涨,那么这些收入实际上已经缩水9.1%,因为美国人现在正在经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四十年来最高的物价。
图源:New York Post
美国用5枚精确制导炸弹,野蛮袭击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图为中国驻南斯拉夫领事馆被轰炸之后的惨状
这场狂轰滥炸,造成《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他的爱人朱颖、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当场牺牲。
他们当时都还年轻——
许杏虎31岁,他的妻子朱颖28岁,
邵云环年长一些,
不到五十岁。
使馆二十多名工作人员受了不同程度的伤,整个大使馆建筑成了一片废墟。
图为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中身亡的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左一)、《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其夫人朱颖(中和右一)
这一事件,成了塞尔维亚和中国人民心中共同的伤痛。
俄乌战争直接导致的是欧洲能源危机更加严重。
两条“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导致数十万吨甲烷泄漏,很有可能造成历史上最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事件。
冬令时日照时间短,不仅是供暖,照明也是问题。
英国国家电网发出了全国大停电的警告,德国的居民早就开始囤积柴禾了。
天然气不只是民用资源,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比如用来生产化肥,挑战又不止供暖和照明。
俄乌冲突,受伤最重的是欧洲,资金往美国跑,高端制造业往那些能提供稳定能源和劳动力的国家跑。
欧洲不知不觉被拖入战争的泥潭。
面对11月8日开始的中期选举,拜登要得到欧洲的支持,俄乌冲突中,美国已经站队,明确支持乌克兰。
拜登不希望也不会允许,欧洲各国在这个时候掣肘。
断掉欧洲的退路,以此为要挟,欧洲各国只能依靠美国。
2020年5月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美国史上规模最浩大的黑人平权运动。
新冠确诊破300万人时,美国正式宣布退出WHO。
这无疑是异常沉重的三年。
并且可以肯定的是,疫情带来的影响短时期内不会结束。
走上“逐步开放”道路后,总有人想用“抗疫无用论”推翻之前的努力。
请千万别忘了疫情肆虐毒性汹涌的时候,那些在前线倒下的战士,别忘了那些抗疫途中牺牲的千千万万的同胞。
据世卫组织估计,世界范围内,仅在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可能就有8万至18万医护工作者死于新冠。
有前人的负重前行,才换来如今的积极局面。
当我们有天终于可以自在呼吸回望疫情的时候,
别忘了,这场疫情埋下的累累白骨;别忘了,俄乌战争还没有结束;别忘了,仍有人在忍受病痛和饥饿。
世界纷争,更是永无止息。
好在,冰雪终会消融,希望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