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拐点终于来了!
我是老徐。
昨天有个重磅的会议,你们看了吗?
我估计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我早上已经第一时间在我们星球给解读,现在我结合其他内容,一起来这里聊聊。
昨天深夜,新华社突发通稿,标题也直接点名重点: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
内容更是劲爆,在结合专家团队对病毒的最新研判下,里面提到,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平时没有关注这些通稿的人可能不理解,里面少一个字多一个字都差距很大。
通稿里面首次提到「新形势、新任务」,那是什么呢?
再契合这个会议的参加人员,不止是高层,更多的是包括张伯礼在内的这些专家团队。
此前老徐曾经在这里说过,据接近人士透露,上面每天都在关注病毒的最新情况,但很少对外说。
这次应该算是非常正式的通告。
昨天,广州宣布解除所有临时封控,完全按照20条来防疫,很多人喊着是不是放开,老徐第一时间发文解读,这完全不是放开。
真正的放开,是健康码彻底取消,口罩不用戴上、核酸消失,但目前看一个都没有。
所以喊着放开的,其实都理解错了!
并且,广州之后,北京、郑州也是当晚就宣布跟进,连重庆这个近期一直被当地人诟病的地方,也当晚宣布彻底落实20条。
时间线来到早上。
人民日报发文以「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为中心的优化防控二十条措施问答,详细写出公众关注的点。
紧接着,环球时报等陆续撰写关于奥密克戎病毒毒性下降的科普文章。
尔后,又针对后遗症问题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崇雨田教授。
防疫措施要优化,科普也要及时跟上。
现在像老徐这种在互联网上混迹的人,我们其实对病毒和后遗症已经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但更多人其实还停留在德尔塔的时期,认为后遗症很严重、病毒很容易致死等,这些都需要官方媒体适时进行科普。
而现在,显然就是时机了。
可能有人会问,那为啥不前面就出来科普呢?甚至有人会觉得是不是到了现在来不及了就开始「补救」。
看起来很像,但其实认真思考下就知道这种角度靠不住。
很简单,中国太大了。
上面没有超大的把握绝对不敢走出这一步,一切都要科学先行,而即使确定了,也不能立刻就进行。
因为,中国人太多了!
昨天广州的信息一传开,开心和忧虑的人其实是对半分的,即使是对病毒有认知的人,依旧也怕。
原因很简单,一切都是未知。
我是反对那些骂他们的言论,即使老徐自己每天接触,但一天不到我自己身上,我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情况会如何。
怕才是人之常情。
如我昨天文章说的,接下来我们的重点环节之一,就是让更多人不要恐慌。
过度恐慌,比病毒带来的风险更加致命。
这也能理解,为什么不会一下子全部来,措施要一点点优化,一蹴而就很容易,但造成的后果更可怕。
好在,一点点的曙光已经开始了。
我之前在文章《防疫的积极信号已经开始释放了!》“预测”一切都快了,不少人还留言说想看我打脸,其实我根本不怕打脸,我怕的是官方层面真的没有调整。
但我庆幸,此刻是这些反讽的人打了脸。
今天A股港股齐齐暴涨,A50一度涨超2%,外资拼命涌入,资本已经用真金白银在投票,他们看好中国的未来。
我们这些作为身处其中的人,为何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呢。
古人云,大疫不过三年,也该到了有拐点的时期了。
至于说,是不是接下来一切就回到2019年了,尤其是经济是不是就回到疫情前了,我可以笃定,不会。
我们目前的难可以撒泼到疫情,撒泼到政府的防疫,但随着病毒毒性的减弱和防疫的不断优化,真正的困难就会慢慢显示。
老徐在星球那边也提醒过,经济学家们预测的低点,都是在2年后,如果熬过去就能看到新的爆发,这才是我们接下来每个人需要面对的困难。
做好现金储备,优化好自己的房子股票保险资产配置,做好风险对冲,这些也是除了抵抗病毒外我们需要科学去面对的。
就如同昨天广州塔高挂的那句「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但我更想说,除了看到疫情,我们更要清楚意识到困难不止是疫情一种。
人生这条路所有的困难和美好,主体永远都是我们个人。
你我共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