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赶路,不打小鬼:顶尖高手,着眼于大局
内容来源:由编者整理汇总自网络公开资料以及《铁马秋风集:企业如何向军队学打胜仗》一书。 轮值主编 | 智勇 责编&值班编辑 | 金木研 第 7029 篇深度好文:4928 字 | 12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一、关于认知
1.人对世界的认知是有选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相信的东西,或者希望看到、愿意看到的东西,从而对很多信号视而不见。
2.那些不愿意相信与自己的认知不相符的情报的决策者,还往往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不仅闭上自己的眼睛,还堵住别人的嘴巴。因为不喜欢坏消息,所以连带不喜欢带来坏消息的人。
3.所有屏蔽刺耳声音的组织,最终一定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4.让你看不清这个世界的,更多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人性。认识到人性的局限,和人在认知上的非理性,反而会让你更好地看清自己,以及你所在的世界。
5.过于谨慎和胆小当然成不了事,但更多的领导者沦为了狂妄与傲慢的牺牲品。
6.志得意满从来是决策的大忌,危机意识才能使你保持清醒的头脑。
7.人首先看到的往往是有利的、可行的方面,因而被貌似辉煌的前景所吸引,却忽略了那些不利的、不可行的因素。而最后让你一败涂地的,恰恰是那些为你所忽略的东西。
8.安不忘危,对困难和不利的因素有足够的估计,在最乐观的气氛中也能保持适度的悲观,这是高手在战略思维上的共同特质。
9.所有的挑战、质疑和问题,都是帮你修正自己认知的好机会。能证明你的判断是对的,固然可喜。证明你错了,可能更加可贵。
10.在认知的过程中,你应该关心的,是什么是对的,而不是谁是对的,更不是你才是对的。
11.切忌用上一场战争的思维打下一场战争。
二、关于战略
1.一定要清晰地知道属于你的地盘、你的市场究竟是哪些,你该进入哪些市场,不该进入哪些市场,其实这是选战略的核心。
2.企业之间的终极竞争,是在战略层面展开的。好的竞争战略可以让企业突破困境,甚至可以不战而胜,而战略迷失是企业最大的迷失。
3.有太多企业,就是因为太看重短期的业绩,反而损害了公司的长远发展。所以,不要为了战术的胜利而偏离了你战略上的目标,也不要用简单的战术组合去取代真正的战略。
一系列看起来合理的战术调动,恰恰可能给你带来的是更大的战略灾难。用雷军那句话说就是,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
4.高明的管理者,总是把打胜仗的重心放在战略布局上,着眼于布长远之局,布未来之局,通过高明的布局打胜仗,而不是只关注一时或一地的得失。
5.为什么今天很多企业讲使命、愿景、价值观得不到员工的认可?因为那是领导自己提出来的,贴在墙上的东西。真正好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一定要像“打土豪、分田地”这样从下往上提炼出来,并不断得到执行。
6.卓越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才可以真正对优秀的员工形成强大的激励,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让员工愿意全力投入。
7.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把稀缺的资源用在真正产生胜利的环节上,在关键的局部集中资源来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并通过局部的突破来取得全局的主动,是竞争中的重要取胜之道。
8.孙子曾说:“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真正的高手,一定是从势上去下功夫,去研究势,并利用势,顺势而为,而不是苛求自己的团队。
9.再宏大的愿景,再伟大的战略,也需要落实到组织和管理的层面。真正的决胜往往是在组织层面来实现的。企业家能力的最后较量,其实是驾驭和变革组织能力的较量。
三、关于组织管理
1.从管理角度来讲,个人能力很重要,组织能力更加关键。好的军队一定要把能力建在组织上,不是个人能打仗,而是组织能打仗。
2.为将者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张与清醒,虽胜不骄,愈胜愈慎,这样才能始终避免“大胜变成大挫”。
3.领导者玩弄权术会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一旦领导对下属使用权术,下属便不知道你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也就不敢跟你说实话,于是上上下下就会开始猜忌。而一个组织一旦陷入猜忌之中,这个组织就要出问题了。
4.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打造一种坦诚的组织文化。如果说“至伪”“至巧”是一种小聪明,那么“至诚”“至拙”就是一种大智慧。
5.正确地执行,就是要理解你所受领的任务背后的上级意图,并根据这个意图来思考最佳的行动。
6.好的上级需要有格局,好的下属需要有担当。上级有格局,下属有担当,组织中才会形成卓越的执行文化。
7.自我管理是组织管理的前提。一个人最终能够成就多大的事业,根本上还是取决于自身的修为与境界。
8.一个组织如果心存侥幸取胜之心的话,它就不可能持续地取胜。基本面做好了,不管环境怎么不确定,基本面是可以控制的。
9.如果领导者能好好倾听下属们说话,下属回过头来也一定会好好地听你说话。
10.优秀的领导都明白一个道理:领导就是服务。只有积极帮助下属取得成功的领导,才能最终取得事业的成功。
11.好的管理者会容忍人的求利本性,也会满足你的个人需求和利益,但他会引导你追求更高层面的东西,并将求利本性汇总到对组织更有利的方向去。
12.人有一长必有一短。作为管理者,我们一定要把人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其才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成就他。如果你把他放到不合适的位置下,反而毁掉了他。
13.选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一个组织会养成什么样的作风。湘军选人都选朴实、拙诚之人,由此也就形成了以朴实为特点的作风。
14.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参与决策,决策就不再是某个人或某一小部分人做出,然后交给其他人执行这样一个僵化呆板的过程,而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
15.作为下属,在上级做出决策之前,应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一旦上级做出了明确的决策,下属就要把它当作自己做出的决策一样坚决执行,而绝不能固执己见。
四、关于逆境中的领导力
1.什么都想保住的人,必然什么都保不住。在不利的环境下,为了维护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往往必须果断牺牲局部的、暂时的利益。逆境中的组织要想保全自己,就必须有敢于放弃与敢于收缩的勇气。
2.舍本身不是目的,舍是为了找到更好的机会,舍是为了得,舍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而生存就是王道。
3.没有绝望的形势,只有绝望的人。形势永远不会绝望,除非自己放弃了希望。
4.在逆境中,共同的价值追求所形成的凝聚力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刻。
5.困境是企业和企业家的成人礼。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组织,往往都是在困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个组织卓越的根基,也往往是在困境中锤炼出来的。
6.平时,组织常常会有惰性,而逆境会逼着组织去脱胎换骨。逆境会让你看出谁是真正的骨干,谁只是你暂时的同路人;逆境会让你真正认清楚自己的核心优势和致命弱点。
更重要的是,逆境迫使你升级自己的竞争优势,拉开跟对手的距离,杀出一条血路来。
7.逆境,是大浪淘沙的过程。只有经历逆境后,你才会发现你的团队、组织,你的领导力、作风、自我认知都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8.对企业家来说,真正的挑战是顺境,是成功的感觉。很多人可以经历逆境,但却会在成功的感觉之中倒下。
9.永远保持打第一仗那种“小心谨慎、充满危机”的意识,你就会持续不断地不打败仗。
10.管理者的胸怀和格局是委屈撑大的,管理好逆境,管理好情绪,在逆境中修炼自己的格局与胸怀,这是管理者的必修课。
11.信任是领导力的前提,没有信任根本就谈不上领导力。同甘共苦就是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打造一个生命共同体。高度信任是好的团队最突出的特点,这一点在逆境中尤其重要。
12.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应该强化团队的凝聚力,但是真正能够超越生死与利害的,是组织的价值追求。
五、关于长期主义
1.短期主义的领导者个人必然表现出缺乏远见、自私自利的特征。缺乏远见的人注定成不了事,而自私自利的人注定没有人追随。
2.在快速变革的时代,组织里每个人都会很浮躁,都会看短期利益,这时领导者更要有定力,更需要抓住最关键的东西,思考最深层、决定组织长远命运的东西。
3.习惯了赚快钱的组织,就再也打不了硬仗。一哄而上,结果一定是一哄而散。
4.对于普通人来说,面临的当前压力或眼前诱惑越大,人的短视的一面就相对越容易被激活,人就越容易表现出短期主义的倾向。
5.少人走的路才是最好的路。在长期主义的道路上,你不会遇到多少竞争者。所以长期主义才是跳出眼前内卷式竞争的最好选择。
6.悲观主义者更容易选择眼前,乐观主义者更容易相信未来。
7.长期主义的领导会吸引长期主义的追随者,短期主义的领导必然会吸引那些只追求短期利益的下属或者团队成员。
8.长期的成功一定是价值观的成功,伟大的企业一定是向善的企业。
9.真正的长期主义者绝不是永没有短期选择的冲动,只是永不被短期的冲动所动摇罢了。
10.真正的高手,不会只盯着一时的你死我活,而是着眼于不断变化的大局。
11.一味地追逐机会,你反而会迷失自己。一味地做容易的事情,到了关键的时刻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打硬仗的能力。
12.依靠机会主义的企业短期之内可以抓住很多机会,但是会失去长远,失去未来。从根本上讲,企业家在战略上的远见,对企业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
13.驾驭不确定环境的最根本要素,第一是长期来说不变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第二是中期来说相对稳定的战略意图,第三是短期来说灵活调整的战术。
13.长远的战略,才能让你跳出一时一地的竞争得失,使你一步步发展出你自己的独特能力与优势,从而从更长的维度来把握好你和组织的方向与命运。
14.作为领军人物,自我反思能力也特别重要,尤其是在环境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一切都由自己创造,一切尽在掌控,是越来越不可能的事情,要常常反思决策的正确性并做调整。有无数典型案例都说明缺乏谦逊和反思的领导者会得到惨痛教训。
六、关于读书
1.决定组织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组织的领导者本身,组织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来自对领导者个人的挑战。
企业做到最后,就是领导力的问题。企业家领导力的层次,决定了企业的层次;领导力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领导力的境界,决定了企业的境界;领导力的导向,决定了企业的导向;领导力的局限,也决定了企业的局限。
领导力核心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8个字:走出小我,成就大我。
2.读书是打开视野、提升领导力最有效的途径,如果不是唯一的途径的话。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帮助我们突破个体的局限,走进更大的世界的过程。
3.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自我突破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阅读史。所以我们才有了这样一句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
4.读书的好处,是可以让我们跳出此时此地的限制,穿透一时一地的迷雾,从更大的格局和更长远的眼光来把握眼前的各种扰动,从而把不解和不安化成豁然开朗和淡定从容,最后养成战略上的定力。
5.读史可以帮助我们跳出一时一地的局限,从长的历史时段来发现哪些东西是可以持久的,哪些东西只是一时的喧嚣,从而帮助揭示上到国家、下到企业治乱相因背后的成败得失及其深层规律,并从组织、战略和领导力等维度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6.企业家如何读书?
一是读经典,反复读。读经典,就是在跟大师对话。这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的最有效途径。
二是用心读,读活书。读书一定要带着问题意识。最好的读书是联系实际来读书,善于把书本中的普遍规律与我们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三是分层读,制度化。总裁要带头读,带领核心的高管要读一本书,共同读,统一理念和认知。
参考资料:
[1]《宫玉振:读书与领导力》,北大国发院;
[2]《专访 | 宫玉振:不确定环境下的关键领导力》,北大国发院;
[3]《宫玉振:浮躁时代,我们为何更需要长期主义?》,北大国发院;
[4]《“书生”毛泽东,是如何用人的?》,笔记侠;
[5]《铁马秋风集》宫玉振著。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