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让美国航母退后100海里的中国顶尖科学家,为何被误解了十几年?

让美国航母退后100海里的中国顶尖科学家,为何被误解了十几年?

公众号新闻



作者:牧龙闲人;来源:最华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1955年秋,当钱学森登上渡轮回国时,一位美国海军将领遗憾地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海军陆战队5个师的兵力。”


——而2009年冬,当黄大年冒着大雪从英国剑桥飞回中国时,有外国媒体发出了同样的感慨:“他的回国,让美国的航母舰队后退100海里。”


● 黄大年


黄大年是谁?为何有如此大的威慑力?


在报道黄大年回国的消息时,官方罕见地用了“战略科学家”这个称号。


能被称为战略科学家的,很少很少,都是科学家中的“帅才”,代表人物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等,无不是改变中国、甚至影响世界格局的顶尖人物。


黄大年,正是地球深部探测领域的顶级科学家。


他放弃英国优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祖国,率领全国各地400多名科学家,硬是用5年的时间,追赶了西方发达国家30年的路程,带领中国正式进入地球物理研究的“深地时代”。


然而,这样一位科学界的“大牛”,却曾背负着不忠不孝的骂名,忍受着长达十几年的误解。




“你可以不为父母尽孝,但不能不为祖国尽忠!”这是父亲临终前,对黄大年刻骨铭心的嘱托。


2004年3月,父亲病危,黄大年没有回国。


此时的他,正置身于千米之下的北大西洋深处,参与航空重力梯度仪军转民用试验。


外方舰长告诉他,可以破例中断试验让潜艇上浮,送他去见父亲最后一面。


黄大年摇头。如果该仪器不能转为民用,祖国就没机会接触到这一战略尖端技术。


两年后,母亲去世,黄大年仍没有回国。


那时的他,正在美国空军基地的万米高空,继续进行该项研究。


“我不能前功尽弃。”黄大年把眼泪咽进肚子,坚持做完试验。


回国那天,他在两位老人的坟前长跪不起,弟弟哭着告诉他:“母亲临终前嘱咐我和妹妹不要怪你……”


忠孝不能两全,这句话说来轻巧,但落在身上,却有着难以承受之重。



1958年,黄大年出生于广西南宁,父母都是广西地质学校的教师。


8岁那年,因为“文革”,黄大年随父母下放到广西西南地区的一处偏远山村。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一家人没有抱怨,而是积极地去适应环境,适应劳动改造的生活。


父母非常重视对黄大年的教育,纵然条件艰苦,也省吃俭用,竭尽所能地供黄大年读书。


黄大年每天除了上课,还要参加挑砖等劳动,有时候累得狠了,趴在床上不愿起来。


为了鼓励他,父亲常常跟他讲自己小时候“从老家走七天七夜到南宁读书”的艰苦求学经历。


在父亲的鼓励下,黄大年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招考进入广西第六地质队工作。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但由于当地信息闭塞,直到开考前3个月,黄大年才得知了消息。


他仍没有抱怨,开始拼命地复习。


白天翻山越岭,顶着酷暑忙勘探工作,晚上饥肠辘辘,忍着蚊虫叮咬背诵课本知识。


最终,他以超过录取分数线8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国家重点大学——长春地质学院。


● 黄大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


这是李四光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地质学校,也是黄大年全家人心中的学术殿堂。

“大年,你们这一代人很幸运,要珍惜时间,早日学成报国!”父亲欣慰地说。


黄大年重重点头,离开家乡,踏上了去往吉林长春的列车。


这一年,他19岁,如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充满着无限可能。




黄大年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受教育机会。


他学习刻苦,在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先后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的课程,因表现出色而留校任教。


在写给同学的留言簿上,他认认真真地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这句话,也是他一直坚守的人生信条。


● 黄大年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1992年,黄大年得到了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名额中的一个,前往英国利兹大学深造。


这个来自东方国度的青年,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展现出了极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最终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了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引起了业内极大的关注。


回国后不久,1997年,黄大年再次被派往英国从事研究工作。


由于工作需要,他加入了英国国籍。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受到了一些人铺天盖地的指责,甚至谩骂,觉得他背叛了祖国,忘了本。


对于这些,黄大年从来没有辩解过什么,他只是全身心地投入在科研工作中。



他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2年,担任过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培训官。


他带领一支包括外国院士、诺贝尔奖提名科学家在内的300人“高配”团队,实现了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式精确探测的技术突破。


这项技术有多牛呢?


简单来说,就是在飞机、舰船、卫星等移动平台上安装了一副“千里眼”,能快速看穿地下深埋的矿藏和潜伏的目标,可用于航空航天、地质勘探、油气开发等多个领域,更可作为军事用途,用于对潜艇的攻防和对敌人的穿透侦察。


这也是当今各国科技竞争乃至战略部署的制高点之一,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核研究。


而黄大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步一步努力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成了地球物理研究领域的引领者,掌握着世界最前沿的技术。



正因为黄大年从事的是高精尖领域,且涉及敏感的军事用途,所以才不得不加入英国国籍。


毕竟,这些技术长期以来一直对华封锁,欧美国家是绝不允许一个中国人在其中担任如此重要的领导角色的。


但黄大年从来不敢忘记自己的祖国。


2009年,当得知祖国正在进行深部探测项目研究的时候,黄大年义无反顾地启程回国。


似乎他一直就在等待着这一刻。


没有给自己保留任何的退路,他拒绝了英国科研团队的再三挽留,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洋房,办理回国手续。


妻子也以最快的速度,低价处理掉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两家诊所。


黄大年回来了,恢复了中国国籍。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多数人选择落叶归根,但高端科技人才在硕果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


黄大年回到自己的母校,此时的长春地质学院已并入吉林大学,他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开始为我国的地球物理事业耕耘播种。


● 黄大年带领科研团队成员研究问题


他担任“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和“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两个国家重点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此前,国内相关领域的同行都是朦朦胧胧地摸索着干,硬件软件都很差。


用黄大年的话来说,国外是“导弹部队”,我们是“小米加步枪”,并且,其中一些“步枪”还是进口来的,高精尖的装备被别人禁运。


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黄大年率领团队,开始了没日没夜地科研攻关。




在同事眼中,黄大年总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仿佛是要将国家落后的那些年争分夺秒地“抢”回来。


项目涉及的科研机构众多,他常年往返于各个科研机构,指导一线研发,每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出差。


办公室的墙上,一张张巨大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


为了防止犯困,东北零下二十几度也要开着窗户,谁进来都要打个哆嗦。


● 黄大年办公室墙上的日程表


他平时为人和善,然而一旦涉及工作,却严谨严格得有些吓人。


一次项目报告会上,组内材料没有交齐,人也没有到齐,黄大年重重将手机摔在地上,屏幕摔了个粉碎。


他拍着桌子:“我们拿了纳税人这么多钱,就这么糊弄事儿?汇报材料不好好做,开会不按时到,我们得遵守契约精神啊!”


事后,他冷静下来,带着歉意说:“我很急躁,我无法忍受有人对研究进度随意拖拉,我担心这样搞下去,中国会赶不上。”


项目经费几亿元,很多机构和单位想来“分一杯羹”,一些自认为和黄大年关系不错的专家找来,想“拉点儿经费”,被黄大年一口回绝:


“我没有对手,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噎得对方半天说不出话来。


● 黄大年参加各类会议的证件


在研究无人机机载平台时,由于没有机库,黄大年自掏腰包,在吉林大学地质宫门前的空地上建了一个机库。


但因手续不全,不久便被当地执法部门视为违章建筑准备拆除。


他闻讯赶来,用尽了撒泼打滚的“无赖”手段:“不能拆,我们打过报告的!”索性往卡车前一躺,他的几个学生也随着他在车前躺下。


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可是世界级的大科学家啊!


● 吉林大学地质宫


事情传开,有人说黄大年就是个“科研疯子”,对此,黄大年浑不在意:“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有我,余愿足矣。”


在这位“科研疯子”的带领下,一套套国之重器横空出世——“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探装备投入使用、无缆地震勘探系统研发完成、航空重力梯度仪原理样机研制成功、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研发完成……


 “地壳一号”超级钻机


短短几年,我国突破了西方国家的极力封锁,深部探测能力一跃居于国际一流水平,部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当时,国外的学术杂志评价道:“中国已经进入到真正的深地时代。”




黄大年将所有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事业,换来了我国在深地探测领域的腾飞,然而与此同时,他却积劳成疾,身体每况愈下。


● 黄大年在深地探测项目现场


2016年11月底,黄大年晕倒在了北京飞往成都的航班上,昏迷之前,他双手死死抓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用隐约的最后一丝意识告诉机上乘务员,如果我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边的研究资料很重要。


回到长春后,学校强制把黄大年送到医院检查,没等结果出来,他又出差去了北京。


再次回到长春的时候,他拿到了诊断结果:胆管癌。


7年来,一直被安排得满满的日程就此被迫中断,黄大年不得不开始入院治疗。可即使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他也依然没有放下工作,和同事、学生探讨试验方案。


有学生偷偷拍下照片,本想等着老师康复以后,揶揄他生病了也不老实,却没想到,这竟成了老师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 黄大年在病床上为学生解答问题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病情恶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58岁。


一代科学巨匠,走得如此突然,以至于周围很多人都没有缓过神来。


在整理黄大年的遗物时,有人发现他办公室的一个抽屉里,摆满了花花绿绿的肝病药。


原来,他早就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只是怕别人担心,有意瞒着。


回国工作7年,黄大年没有行政职务,没有学术论文,没有院士头衔。就如他所研究的领域那样,几乎没有走进公众的视野。


学校领导曾多次催他抓紧申报院士,他却一拖再拖: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


他的精力从来都是用在实实在在的地方——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座,他能一口气准备十几页的材料,但要让他填报个评奖材料,半页纸都写不满。


他培养了18名博士、26名硕士,在各个领域的交叉团队达到400余人,为我国实施地球深探计划,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


● 教学楼黄大年的雕塑前,有人献上一束雏菊


2018年,黄大年被评为“2017年逝世的十大国家脊梁”,他的故事也被多次搬上荧幕,带给人们无尽的敬意与感动。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黄大年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这句至理箴言。


● 参考资料

1. 中国军网|7年前,他的回国让某国航母演习舰队后退100海里

2. 人民日报海外版|归侨黄大年何以感动国人?

3. 中国科协|黄大年:用生命点燃中国地球探测的灯火

4. 新华社|生命的答案——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事迹采访手记

5. 央视网|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以身许国黄大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海淀的内卷,其实被99%的人误解了【最新】临港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项目建设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提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会议中心通过竣工验收乾隆农家乐审美?他真的被误解了太多年!冲锋衣被误解的这些年,在座的各位都有责任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容易被误解的时代没有共产党,中国会变好还是变坏?多彩多姿的利古里亚 --- Santa Margherita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于11月6日在沪开幕乐活传媒专访CAQ Brossard候选人: 96号法案, 很多人可能都误解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他正式宣布再战2024,现任“你太让美国人失望”;这人也想来搅局。厨房被误解最深的调料,它是第一【独驾中亚】(三):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的故都“阳敌”布洛芬,发明耗十年!这个英国人如何从辍学到“药神”...,体验英国顶尖私校学习生活!博耐顿、英国顶尖私校大丰收!德国8名顶尖科学家跳槽中国:都是极端动保组织逼的?顶尖科技|微软 工程经理 全职招聘中!行业领先待遇!十几年后,我终于听懂了这些武侠音乐里的爱情和人生培养3个博士2个硕士,帮助老公成顶尖科学家,她才是最强鸡娃老母亲最后二个罗马教堂全世界顶尖科学家给孩子的启蒙课,都在这套书里!被误解的美国基础教育,真的有传说的差吗?今日聚焦:顶尖科学家杨振宁,百岁生日为何祝贺的人并不多?人们更关注他背后,站着大写的“人”!顶尖科学家离美归国,深圳这波操作我给一百分!为了让美国人戒色,他发明了让美国人吃了一百年的早餐关注,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发布:施一公,董晨,曹雪涛,蒲慕明,钟南山,高福等上榜!顶尖科技|小米 2023新零售校招正在进行中! 全国有岗!外界误解了创维造车,黄宏生误会了新能源和家健脑:数十年顶尖科研成果转化,打造认知症数字疗法全病程医疗闭环我们误解了毛泽东节约用水喊了十几年,水危机怎么悄无声息被解决的?海水酸化怎么办?科学家:往海里撒石灰,我们试了,效果还不错|环球科学要闻美国14岁华人女孩获顶尖青年科学家,姐姐也曾当选!一门双杰!《近距离看美国》:重塑三观,是热销了十几年的好书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暨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颁奖典礼今天在沪举行,陈吉宁万钢出席并致辞伟大的乔科维奇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