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磊 Pine 发自 凹非寺
来源: 量子位 公众号 QbitAI
全公司上下仅有1个人,每年竟能赚上1400多万美元(1亿多元)。这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现实生活中上演的真人真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Gary Brewer(简称“盖哥”),而他之所以能如此猛猛吸金,靠的就是自己创办的网站BuiltWith。
这个网站也是比较神奇,它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专扒别人家网站用了哪些技术。
很多小伙伴肯定要感慨了:“这也行???”
对,是真行,而且人家盖哥的网站现在每月的浏览量都达到200万了……
1. 靠扒技术赚钱
咱们打开盖哥的网站后,明晃晃的几个大字便会映入眼帘:
发现网站是采用什么技术创建的。
然后输入“medium.com”(举个栗子),点击“查找”,我们便可以得到一长串的技术列表:
基于这项列表,我们就可以精准找到Medium网站背后所用到的具体技术了,例如:
那么至此,又有些小伙伴要问了:“扒出来技术之后,咋就能赚钱了呢?”BuiltWith能够检测到的技术数量已经超过61105个,全球范围内覆盖的网站数量更是惊人——6.73亿!例如盖哥搞了个“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可以查看从2000年至今的技术趋势数据。以“中国网站流行的网络技术”为例,这个页面涵盖包括“营销自动化”、“电商托管解决方案”、“企业网站管理系统”等28个细分项。例如在“营销自动化”这项里,BuiltWith显示中国网站采用最多的技术来自Baomitu。顺藤摸瓜式地点击它,就可以看到具体哪些网站在使用了。通过盖哥的这些数据,还可以挖掘更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显示哪些网站使用购物车、分析、托管等;按位置、流量、垂直等进行过滤。如此一来,便可以做到挖掘潜在客户,进而对市场有个更全面透彻的了解和分析。也正是因为盖哥用手上的数据搞出众多玩法,在网上随手一搜,就能看到很多人都在用BuiltWith的数据整活:而且不仅仅是对市场分析有用,就连哈佛、MIT等高校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也会用到盖哥的数据。盖哥在提供数据和服务的同时,还推出了会员制度,每月的费用在295美元(约2130元)至995美元(约7186元)不等。若是按年买会员的话,价格则会在21300元到71860元不等。而且也正如我们刚才说的,盖哥是自己单打独斗啊,也就省出了“开工资”等一大笔开销。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盖哥当年是怎么想到这本生意经的呢?
2. 源自偶然的灵感乍现
这一切得从2006年说起,当时盖哥参加了在悉尼举行的一个创业大会,正是在这个大会上,他明白了两件事:于是在之后的几个月里,盖哥在全职工作之余,便尝试开发多种工具和产品,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他还是很享受整个开发过程。这里得插一句,作为一名资深的程序员,他寻找灵感的方式自然是查看其他网站的源代码。在盖哥经历了数次失败准备寻找下一个想法时,偶然间发现了一段Java独有的代码,他推测这个网站就是用这种技术建立的。并且当时还没有类似的想法存在过,这个领域还属于一片空白,处于待开发的状态。进行网页抓取、创建技术数据库、将代码转换为具体技术……于是BuiltWith诞生了,没过多久,便进行了第一次正式发布,并且当即获得了流量。与此同时,盖哥还不忘宣传自己,通过ReadWriteWeb发布了一篇关于他的BuiltWith创建的独家报道。这还只是小火了一把,BuiltWith真正“支棱”起来还在这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盖哥和AboutUs创始人Raymond King见面了。AboutUs是一个互联网域名目录,包含了百万家的企业信息(正中盖哥下怀,手动狗头)。盖哥在给Ray看了BuiltWith之后,两人一拍即合。随后便给AboutUs索引中的每条记录都添加了一个BuiltWith.com链接,提供有关每个业务的BuiltWith信息。同时,增加的这些数以万计的反向链接给BuiltWith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3. 核心业务就盖哥一个人负责
不过很多网友应该都会好奇“这一个人的公司是怎样的,能运转起来吗?”盖哥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还真能!不仅能,还年赚一个多亿。其实,BuiltWith除了盖哥之外,此前还有过一个联合创始人:安德鲁·罗杰斯(Andrew Rogers),目前官网上联合创始人还有他的名字。不过,他们在“搭伙过了一段日子”之后,盖哥觉得这个公司还是一个人更好。安德鲁是在2010年初成为BuiltWith的联合创始人的,在此之前,他管理着一个有着50多人的老创业公司。因为安德鲁对BuiltWith非常感兴趣便说服盖哥让他加入,想依靠他的经验,壮大BuiltWith,把它变成一个更加成熟的系统。他理想中的规划是这样子的:添加一个销售系统,再设置一个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跟踪线索,其中再设置各种指标。但后来安德鲁逐渐意识到,这些所谓的“系统化运营管理”对BuiltWith没啥卵用。前面已经提到,BuiltWith的主要工作就是来扒各家公司所用的技术栈,盖哥认为它的用户是自然而然来的,也就是说,有需求就买,没有就不买,那些繁琐的营销流程自然就能省则省了。这样一来,剩余的工作量,盖哥一个人就能搞定,身兼创始人、首席开发人员和客户支持团队三个职位,并且游刃有余。他一天会分配出特定的几个小时处理特定的工作,如果遇到特定的麻烦,他会一次性解决掉。比如说盖哥会制作一个20s的视频教程来帮助少数有疑问的顾客解答问题。再比如处理退订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虽然一开始关注更多的是关于如何阻止人们取消订阅,但现在他重新设置让退订变得更加容易:这样我能做的工作就更少了,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做更有趣的事情,比如制造新的工具。这就是说,BuiltWith虽然没有一个像样的团队,但已经实现自动化了,根本不需要什么销售团队、工程师之类的。最终安德鲁(识趣地)离开了,不过他依旧担任着顾问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德鲁请求成为联合创始人之前,盖哥还有一份正职工作,他是利用空闲时间运营BuiltWith的。在安德鲁加入之后,盖哥才辞去原来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BuiltWith上来。如果他没有其他员工,为什么他有一堆电脑和办公桌?他会从一个座位换到另一个座位吗?其实这里提到的“一个人的公司”是需要加个限定词的:核心业务。除了核心业务之外,还会有几个员工来负责处理盖哥不太喜欢的事情,比如会计和营销。
4. One More Thing
对盖哥一人一个公司年赚一个多亿这件事,不少网友都直呼牛逼!也有网友亲自下场用BuiltWith测试了自己的网站:它甚至能够正确地检测到我使用了Shutterstock的素材。但也有网友称盖哥是赶上了好时候,那时候软件工具正是大热的时候:其实除了BuiltWith之外,盖哥还先后搞出过三个工具。在创建BuiltWith的前3个月,盖哥创建了GENNIT,它是一个在线网络代码生成工具,目的是给在线设计师的项目生成高质量的可管理代码。在创建了BuiltWith之后,盖哥也没闲下来,又陆续搞出了Twitlinks和TwitTruth,分别用来聚合名人账号和科技新闻链接(不过它们都在2012年关闭了)。[1]https://colinkeeley.com/blog/the-story-of-builtwith-1-employee-14m-arr[2]https://5to9.beehiiv.com/p/builtwith-generates-14-million-year-zero-employees
[3]https://builtwith.com/zh/
[4]https://www.hostingadvice.com/blog/builtwith-more-than-how-websites-are-made/
[5]https://www.crunchbase.com/person/gary-brewer
*温馨提示:因公众号平台更改推送规则,大家可将创伙伴公众号设为星标(“★”),确保我们文章能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推送列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