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再发声
加强针真的要一直打下去吗?大家都很关心。
国家卫健委10月24日通报的最新数据显示,现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784例(其中重症病例15例);截至目前国内新冠疫苗接种人数已经超过13亿人,接种率达到90%以上。
这么高的疫苗接种率,为何仍不能终结疫情?就此,中科院院士高福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采访。
高福指出,阻断疫情需要免疫屏障,免疫屏障建立后,又出现了突破感染,人和病毒的博弈就像“猫鼠游戏”,始终在较量。高福表示,新冠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提供4级防护,防感染,防发病、防传播、防重症和防死亡。从全球的大数据表明,疫苗防重症和防死亡的效果很好,这一级防护的免疫屏障基本建立起来了;但是由于新冠病毒的变异特性,在防感染、防发病、防传播上的免疫屏障,仍需加强。
高福呼吁,大家不要有“疫苗犹豫”,应尽快接种加强针来唤醒免疫细胞,让它认出新冠病毒。而后续是否会打第四针,打什么样的第四针,国家会根据疫情形势和风险收益比作进一步研判。
当前疫苗效果遇到多个病毒变异株为什么会“打折扣”?高福解释, 当前疫苗设计绝大多数针对病毒表面突起蛋白的顶端(S蛋白的RBD区)设计,但是新冠病毒最善变的也是这个区域。
那么,研发广谱疫苗来一防多有没有可能?高福认为,想要一防多就需要换一个“靶子”或者多找几个“靶子”来激发免疫。多价疫苗、广谱疫苗、通用疫苗都有自身的“一防多”策略。“如果我们能制造出一个假的病毒,‘肚子里’没有遗传序列,外面是各种变异株的不同‘刺突’,这样的疫苗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科学界正在攻关的“马赛克”纳米颗粒疫苗。
一个月前(9月24日),高福院士在中科大上海研究院主办的墨子沙龙上介绍,全球的新冠疫苗,共采取了7种策略,第一种是灭活疫苗,我们国家以灭活疫苗为主。第二种是弱毒疫苗。譬如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糖丸就是弱毒疫苗。此外还有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以及DNA疫苗、mRNA疫苗。目前,这7种策略均被证明能够提供很好的保护。而中国目前有7款国产疫苗,用于附条件上市和紧急使用,其中包括五款灭活苗,一款重组蛋白疫苗,一款腺病毒载体苗。
他强调,人类不要忘记,当年科学落后的时候,黑死病曾经消灭过一半的欧洲人口;今天,全球的新冠疫情防控得还不错,正是因为科学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来源:科技日报
微信学科群:神经科学群、医学、基础科学等纯科研交流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
喜欢本篇?让我们知道你“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