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上海发来一条“入群”邀请!| 来点财经范儿
清早7:30,从苏州的家里醒来。
9:00,赶到高铁苏州站,搭乘最近一班去上海的高铁。
9:30,到达上海站,然后换乘市内地铁。
10:00,准时踏进公司。
在一天的忙碌之后,已是晚上19:26,再从上海站出发,搭乘高铁回苏州。在这途中,没有转去其它地方娱乐或社交,径直回到家中,已是晚上的20:30。
这,就是一位名叫“刀刀”的“95后”女孩最寻常不过的一天。而据她描述,像她一样在长三角,每日坐着高铁,往返两地通勤的人,在她的微信群里还有40多人。
的确,加速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让临近城市的空间距离感变得和从前大有不同。今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能够做出以前的人们不能想象的生活选择,他们在一座城市居住,又在另一座城市工作。但我们不禁想问,每天来回往返的双城生活,究竟是理想还是现实?它会成为以后城市区域发展中年轻人的一种通勤趋势吗?
“我朋友里大概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其实都有这样一个需求。”
“如果这种通勤能给我们节约一个房租的话,我还是蛮愿意这么去做的。”
“通勤单程一个多小时是比较正常的。太长其实也没必要了。”
“我觉得各有考量吧,就是你要换到点什么,必须你要失去点什么嘛。”
要不要过双城生活,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取舍,每个奔波的年轻人或许都有不同的考量。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看来,实现双城通勤不应该是都市圈发展的全部要义。首先,对于个人感受度来讲,太长时间的通勤并不合算。其次,都市圈的打造如果仅仅用通勤作为尺度来衡量,未免显得有些单一,大都市圈里应该也必须有更多其它值得发掘的精彩。
最近,上海联合长三角的另外八座城市共同发布了《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九座城市“成团”出发,未来的上海大都市圈会长成什么样子?规划中有哪些令人怦然心动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它又会给长三角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呢?
作为新时代全国第一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上海大都市圈的概念最初是来自于上海城市规划。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介绍,早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国务院对上海的批复中,就提出了要建设上海大都市圈。也就是上海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强与周边长三角城市的协同、合作、分工,构建一个大都市圈。试想一下,若干年后,如果有人站在太湖边和你说“朋友,我现在在大上海”,或许我们不会感到惊讶,因为他此刻所指的“大上海”其实是“上海大都市圈”。
上海大都市圈是国内首个以“大”冠名的都市圈。这一个“大”字,首先就体现在面积上,上海大都市圈跨越了两省一市,凝聚起9座城市,陆域总面积为5.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4.7万平方公里。而在城市能级上,也充分体现出“大”:常住人口超7000万人,总体经济体量超9万亿人民币。要知道,全球较为成熟的都市圈比如纽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的面积是3万多平方公里,分别承载了2000多万和4000多万的人口。总体经济规模虽和上海大都市圈比较接近,但人均GDP还是高出很多。如今的上海大都市圈要以一个全球城市区域的姿态参与,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后面还有不少路需要走。
而在上海大都市圈被提出前,长三角地区已有不少跨越行政边界的都市圈,比如南京、杭州、苏锡常、宁波等多个都市圈,这次上海大都市圈的空间范围与这些也有所重叠。
那么在未来上海大都市圈的建设中,城市与城市之间怎么协同?上海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如果把大都市圈比作城市的“朋友圈”,上海会是“群主”吗?这个“朋友圈”里成员也会发红包吗?
在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徐剑看来,江南文化的传统对于长三角区域的合作特别重要,相近的文化传统更利于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市场化区域体。正如我们的微信朋友圈群,上海大都市圈的建造不是行政边界上的划地盘,而强调的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相协作。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也认为,如果把单个城市拟人化,都市圈和微信群生态的玩法有些类似:一个城市可以存在于很多个“圈”里,也可以在一个圈里发发“红包”,抢抢“红包”,上上“硬菜”。更多还是要从功能上看这个都市圈能达到什么范围。对于区域发展而言,人、活动、企业,“周转率”高一点,往来更加地密切,都市圈也才会生机勃勃。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团队跨越了两省一市,历时2年5个月,10个部门协作参与完成。作为规划编制的亲历者,屠启宇还补充了一个细节:“上海大都市圈最大的亮点还是‘共’字,这里面的确高度的共识,相互的文化的共同的认知,也的确有共享的诉求。那么接下来实际上是共同合作来建设,所以‘共’字非常重要,而且这是它的最大亮点。”
而这也体现在《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1+8+5”编制框架中,五大空间板块行动分别由相关城市牵头和参与,例如无锡牵头环太湖区域绿色发展行动、苏州牵头淀山湖战略协同区一体化行动、宁波牵头杭州湾区域协调发展行动、南通牵头长江口地区协调发展行动、舟山牵头沿海地区一体化发展行动,体现创新和协同。
新时代全国第一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一个愿景目标: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成为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更加融合的都市圈
八大重点领域系统行动
五大空间板块行动
回到开篇我们提到的“95后”女孩刀刀,一位家在苏州,工作在上海,每日需要两地往返通勤的年轻人。对于上海大都市圈,她最为关心的还是社保医保等等城市圈公共服务的配套,这可能也是目前身处同样人生阶段的年轻人的共同诉求,而对于其它生活在长三角的普通人,大家最为关注的点还有哪些呢?对上海大都市圈讨论里出现的热词“人文”、“生态”、“交通”、“科创”,大家心目中的排序又是什么?上海大都市圈会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最优解吗?
“孩子和老人在无锡,然后我和我老公在上海。小孩上小学一年级之后,我们就会面临着一些教育的压力,我这边最大的期待就是交通,希望从无锡到上海能每天通勤。”
“第一个肯定是科创。我的期待是这几个城市之间关联能够更紧密一点,然后软件硬件的配合能够更多一点。说白一点,就是能够享受当地的一些好的政策。”
“我想住在生态环境好的地方,然后如果交通便利的话,来上海工作,因为上海有更多机会。”
“肯定衣食住行是最重要的。”
“生态我感觉就是一个城市的这种性格,我是最看重的。”
“我更倾向于人文放在科技的前面。交通生态人文科创。”
……
“如果我举牌的话,我真的认为这四件事儿重要性来讲都应该举,这个当中没差别。”屠启宇副所长认为,“这个当中有难易程度,但是都一样重要。比如说科创,科创的事情它有很强的外部性,有溢出,所以我们有G60科创走廊,它曾经是上海松江区的概念,2.0版上升到上海概念,以后一直拉到嘉兴,现在一直拉到了安徽这个相关的城市,合肥都加入。而生态这方面大家有诉求,包括像双碳目标实现等,都是现实的诉求。”
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徐剑则倾向于认为,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文,人们生活在城市,本质上是在追求美好的生活。要关注到每一个个体。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其实,“都市圈”这个网络高频词对于老百姓来说并不陌生,作为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算法,上海大都市圈会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最优解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也需要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普通人去创造去实现,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来点财经范儿》,东方卫视10月31日周一晚22:51首播,第一财经11月5日周六晚22:00跟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