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离开美国归国创业!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尊重并吸引人才的环境
2019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新增院士名单,其中包括100位美国本土院士,以及25位外籍院士。
在125人的名单中,华人科学家占了4位。
他们分别是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锁志刚(Zhigang Suo);
洛克菲勒大学教授、HHMI研究员陈珏(Jue Chen);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教授高福;
以及普林斯顿大学雪莉•蒂尔曼(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结构生物学家颜宁。
美元相当于是血液,支撑身体骨骼健康运转,血太少了,手足就会麻痹,血太多了就可能会自爆。
当然美元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崩溃,但是它的影响力却越来越弱。
前阵子,埃苏丹开除掉央行行长,坚持降息,今年土耳其通胀高达80%,居然政权还很稳定,没看到欧洲那种此起彼伏上街的情形?
因为埃苏丹和俄罗斯签订了能源协议和粮食协议,保证本国人民的基本生存。基本生存搞定了,货币也就不成问题。
相反,如果埃苏丹没有和俄罗斯签订协议,反而转向美国,根本没过搞货币紧缩政策,会是什么结果?
毫无疑问,国家会重货币,轻实体,经济凋敝。
为什么说世界的逻辑正发生变化?
从货币层面,过去有钱就能买到一切。
现在和未来,有钱不一定能买到一切。
中国有美元,美国不卖高科技产品;沙特有美元,美国不卖最新的F35;华为有成熟的产品,美国要求盟邦不买华为的产品;俄罗斯有石油,美国要求制裁并设立价格上限。
所以房地产的金融化属性要去除,要强化居住属性。
要鼓励创业创新,但不是鼓励P2P,互联网金融,炒币这样的伪创新。
国家拿巨资补贴硬核科技产业,并不是打算容忍被某些人以创新名义骗补骗走的。
只要有利于实体,外资国资民资,美国人新加坡人中国人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做出什么来?你突破了什么,你解决了什么,还是你从外部残酷的世界抢回来什么?
如果只是善于骗补,只是善于财富分配,只是善于做代理人,那对不起,那个时代过去了。
为什么那些赚得盆满钵满的互联网巨头移民新加坡,为什么又有颜宁这样的科学家选择回国?这是一个并行不悖的逻辑。
举个例子,今年的新加坡房地产。
李嘉诚从中国离开,在新加坡开设办事处、投资家族办公室。与此同时,今年1-8月,中国买家前8月买入932套私人公寓,占外国买家总交易的6.7%。
离开了中国这片土地,富豪们正在新加坡疯狂置业。
新加坡的房地产成为了他们货币增值的标的,疯狂的金融属性可以让个人的资产越来越多,但是更多的人和国家而言,房地产无法成为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
中国正在摆脱这种“美国模式”,深耕实体。
有利于实体的人才,将是各个省份未来十年吸引的重点。
颜宁的回归就是标志。
一直以来,作为改革开放腹地的深圳,为中国的GDP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医疗和教育这两个领域是其短板。
深圳医学科学院,选址之前公布过,在坪山区,计划2025年建成,是深圳重点项目,目标是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
中国式现代化到底是怎样的现代化?
我们可以先看一组图——
这是上海外滩。
这是北京CBD。
这是马来西亚吉隆坡。
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一直持续到现在,不仅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扩大了教育消费、缓解了就业压力,其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有了数量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咱们才能在入世后承接住各个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并顺势实现了各行各业的产业升级,也才有了把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的雄厚资本。
只要咱们一天不具备世界市场的主导能力,被视为“人才红利”的红利本身就仍将会以一种相对“廉价”的方式被供应、被消耗,内卷严重,拼完自己还要拼娃,而类似高水品教育这种资源又很稀缺,幼升小、小升初政策经常变来变去,不论啥样的父母,都不得不拼,实在焦虑。
市场真的没有那么多高精尖的岗位提供给大学生啊。
工厂极度缺人,大学生无法就业。无论政策如何调整,短期时间内,都无法解决这个难题。
(《令人心动的offer》中华东政法大学硕士毕业的丁辉最终因实力不敌被淘汰)
不妨从颜宁教授回国这个角度重新看待一下这个问题。
当年,有多少高中生在毕业后,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家长在“利益”的驱使下,选择了金融。但是,中国需要这么多金融人才吗?他们甚至连金融是做什么的都不清楚。
当他们毕业之后,面对富士康奔走的工人时,遇见行色匆匆的快递小哥时,才发现自己被时代抛弃,在不确定的时代生存下来成为首选。
未来中国需要怎样的人才?往大了说这和未来十年的产业结构息息相关,中国需要的是高端产业,而不是金融房地产。往小了说,每个毕业生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个班上。这才是中国的未来。
乐观的未来,取决于自己当下的选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