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作死”厨师:靠“抄”墓碑上的食谱做菜,她俘获超10万粉丝……
▼
微信号:hereinuk
一个简单的食谱,却能看到墓主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他大概也希望有人能照着这个食谱试一试吧?
▼
正巧,她那阵又被分配到华盛顿国家公墓实习,她就顺手开了个Tik-Tok账户,专门用来记录实习的这段日子,名字就叫“幽灵档案”,符合公墓的气质。
格兰特开始对这段实习还有些疑问,但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公墓这个地方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她挖掘到了很多有意思的知识,就渐渐爱上了这段实习。
所以在实习结束后,她决定把“幽灵档案”继续运营下去,这时她才发现,她绝不是唯一对墓地、葬礼这些东西感兴趣的人,英语里甚至还有词专门形容这种人,叫taphophile。
在Tik-Tok上,类似的内容也非常多,甚至随便一搜就有几十上百万播放量的:
此时的格兰特就像发现了宝藏,一头扎了进去。她开始在网上四处寻找各种墓地故事,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她的第一篇“墓碑食谱”,是教制作曲奇的。
食谱很简单:1杯黄油、四分之三杯糖,1茶匙香草,一个鸡蛋,两杯半面粉,半茶匙泡打粉,八分之一茶匙盐。
比起市面上的烘焙教程,这份食谱显然不太合格,因为它没有任何操作说明,先加什么后加什么也没说清楚........
不过格兰特意识到,这是墓主人给世界留下的一份礼物,她觉得这事很酷,决定放手一试。
虽说操作过程她几乎都是猜的........
据格兰特本人描述,这个曲奇就像是黄油饼干和糖曲奇的结合体,而且还挺好吃的。
没多久,她拍的这条视频就火了,获得了140多万的播放。
02
她本来对这个话题就挺感兴趣,再加上网友看上去也爱看,她趁热打铁,迅速找到了第二个“墓碑食谱”,也就是开头的那个巧克力软糖。
这个食谱就清晰得多,格兰特也不需要猜,直接按图索骥就行。
做的过程也比较像样。
最后成品依然获得了格兰特的“死前必吃”好评认证......
娜塔莉说:“奶奶的零钱包里总是带着糖果,她喜欢做饭和烘焙,经常会做些零食送给大家。她喜欢付出,软糖就是她的标志性礼物,食物真的是她表达爱意的方式。”
“她是我见过最快乐、最有爱心的人,我想她也会希望自己的软糖食谱继续在人间流传的,她看到了一定会很开心。”
03
燕麦蛋糕:
坚果卷:
蓝莓派:
但是也有翻车的,就比如这堆完全看不出本来面貌的面糊糊......
其实,格兰特做这些食物,也并非全然是出于兴趣,或是为了拍视频。
在疫情期间,她失去了自己的奶奶和姥姥,这让她对“死亡”这个话题感到很不舒服,但食物成了一把打开她心房的钥匙。
每当她吃到两位祖母以前为她做过的饭菜时,她就感觉离她们更近了。通过复现这些“墓碑食谱”,她找到了自己应对死亡这个话题的方式。
她说:“人们选择以何种方式在死后被铭记,这也是我探索的一部分。食物本身似乎有一种情感上的连接,使得他们(在过世后)仍继续和他们所爱的人维系着纽带。”
每每想到自己也会有这么一天,而她又该选择以什么方式被人记住,一直是一个沉重得让她不愿多想的话题,但通过这一年的实践,她想开了很多。
“既然我们都是要死的,何不吃一块甜点呢。”
▼
但是她也不打算就此停下脚步,她表示会继续搜集更多的“墓碑食谱”,观众爱看,她自己也喜欢,何乐而不为呢?
但在那之前,她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去拜访那些给她提供食谱的“老师”们。
她去了纽约州,Constance G. Galberd的墓,后者为她提供了坚果面包的食谱。
在布鲁克林,她带着Naomi Miller-Dawson “教”她的曲奇,出现在她的墓前。
“教”她巧克力软糖的Martha Andrews,她也拜访过。
当然是带着她的巧克力软糖出现的。
格兰特表示,她以后的目标就是带着食物来一一拜访这些“老师”,这是对她们的尊重,也是对她们的感谢。
感谢她们曾来过,感谢她们给世界留下这样的礼物。
大概这对格兰特而言,也是一份不小的治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