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性抑郁,怎么办?财经2022-11-03 15:11这个小号“力哥私房话”出狱了,大号还要再关半个多月。这号也N进宫了,以后凶多吉少,建议大家关注下小小号“庐山烟雨任平生”——1最近,我发现越来越多人陷入隐性的“政治性抑郁”。简单说,就是对一些社会问题有自己的想法,但又无法表达(或表达也不被理解,只会造成更多纷扰和对立),且就算勇敢表达也什么都改变不了。向外,看到的是巨大的不确定性,向内,感受到的是巨大的无力感,产生“自己的人生和命运不再受自己掌控”的想法,进而引发内心抑郁。典型症状有:懒,不想动,不想社交,对各种事物提不起兴趣,对未来悲观,心累,不想奋斗,躺平摆烂……如果你最近没有遭遇至亲离世、女友分手之类的个人情感生活重大变故,却也表现出类似症状,就有可能是“政治性抑郁”。患有政治性抑郁的人,一般同理心比较强,有更敏锐的感受力。他们能在各种社会事件中,天然共情到类似的恐惧与悲伤,担忧时代尘埃造就的大山,可能突然无差别降临到任何人的头上——包括自己。这种共情能力不是所有人都有的。有人幸运地生活在特权环境中,确无此忧。有人天生“钝感”,傻乐傻乐的,哪怕天都快塌了,只要没有权威信源直白告诉他,就感觉不到氛围的微妙变化,后知后觉,甚至木知木觉。还有一些人,什么都懂,但屁股决定脑袋,认为一切个体的痛苦都是个例,不具代表性,即使大范围出现,也更易和制定秩序的强者共情,呼吁弱者隐忍克服,大局为重。换句话说,患有政治性抑郁的人,大多具有谦逊的美德,经常自我反思与自我怀疑。那些自高自大,总觉得自己想法无比正确的人,怎么可能抑郁呢?但如果任由政治性抑郁的情绪长期持续,可能会引发疾病,让健康状况恶化。因为承载情绪的神经系统也有负荷限度,长时间的抑郁,容易引发情绪过载,进而产生器质性病变,临床心理学上叫“情绪的躯体化症状”。比如:胸闷、头疼、失眠、呼吸急促、身体发抖……真发展到这一步,问题就严重了,所以当你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政治性抑郁时,最好主动进行情绪干预。问题来了:政治性抑郁,怎么办?2我有三个解决方法——一是转移注意力。每天都有数不清的新闻,现在绝大多数偏负面,一般人缺乏足够全面可靠的信源、分析新闻的能力以及相关背景知识,容易被各种标题党煽动起不必要的焦虑情绪。最近比较典型的,是关于供销社和腾讯联通混改合作的新闻,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野鸡自媒体的分析都不符合事实,完全为了博眼球吸流量,但普通人很难分辨。作为10多年的媒体工作者,面对这样的舆论环境,我也心累。这几天,我把关注的绝大多数时政和财经类自媒体都取关了,只留下少数和我类似的个人IP属性特别强的号,还有旅游、电影、动漫、史地、科技等和时事关系不大的号。同时,我把更多时间用在研读古代历史、古典艺术,以及陪伴孩子上。以后准备养个宠物,在家里种点菜,每天起床晒晒太阳,割割韭菜。研究证明,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友好的自然环境(绿植山水围绕),还有宠物、美食相伴,更容易改善人的情绪。问题是,有些负面信息和情绪,不是我们想避就能避的。比如孩子不知哪天突然又要上网课,快递不知哪天又给停了,小区不知哪天又给封了……哪怕你把所有可能带来负面情绪的网络信息都屏蔽掉,也还要上班、购物、看病……有些事,避无可避。只要生活还在继续,就会不断唤起我们的负面情绪。3当避无可避时,就要采取方法二:不要回避,敞开心扉,找机会与人真诚交流。同一般的抑郁症一样,政治性抑郁也不容易被理解和正视,有人一听就觉得是“小题大做”,“杞人忧天”,“想太多了”,“为啥老看负面”……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往往会加重患者对世界和自我的深度怀疑。心理学研究证明,勇敢说出自己的心结,也能有效释放积压已久的负面情绪。很多美剧都有这样的场景:一群失意者(可能是婚姻不幸者、被霸凌者或瘾君子等) 聚在一起,轮流讲述自己的遭遇与感受,这种非单向度的讲述与情绪交流,能开拓视野,让人走出自己的思维困局,获得全新视角和处事态度。说人话就是:那谁谁谁的遭遇和我类似,但程度比我惨多了,人家都能乐观面对未来,我为啥不能?在中国,这样的线下组织可能比较难找,但可以找自己生活中志同道合的朋友倾诉,或在网上找一些比较温馨的小组,相互抱团治愈。问题是,不管方法一的“回避”,还是方法二的“宣泄”,都是心理学上的技巧,就算过去的政治性抑郁被一定程度治愈,现实中层出不穷的令人感到无力的新事件,还是会不断抵消此前的心理建设。4所以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解决方法,是学会旷达处事——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因为个体的寿命实在太短,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导致人类个体容易形成认知视角上的短视倾向。越容易让人回想起来的事件,人们越倾向于相信未来还会再次发生。历朝历代开创者,都最容易吸取前朝灭亡教训,因为惨痛教训历历在目,怎能不发人深省?但对于更久远的,没亲历过的,只写在史书上的教训,却容易选择性忽视。对于某些很容易回想起来的特殊历史的恐惧,会让今人陷入更深层次的痛苦。最大的痛苦,不是正在经历的痛苦,来自预计即将来临却无力回避的痛苦。人类文明史上,许多先贤智者对于不甚理想的现实,都出现过政治性抑郁。从孔子到屈原,从王国维到鲁迅……但最后人类文明就是在不断跌宕起伏中,整体向上攀登。今天回看历史,脉络特别清晰。但身在局中之人,没有哆啦A梦的穿越道具,就容易迷茫,直至抑郁。后人看今天我们这些人的困顿苦闷,也一样。问题是,只要深刻洞察人类历史规律,作为渺小的人类个体,就能旷达了?还是很难。那些我们最在意的问题,就算人类最终一定能解决,但我有生之年很可能看不到这一天,对我短暂的个体生命来说,那些今天让我感到抑郁的问题,很可能至死也无法解决。如果你不幸出生在安史之乱后的大唐,一生遭遇的时代大环境都是下坡路,永远不可能再有李杜的那种环境。如果你不幸出生在14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曙光即将到来,但你很可能就倒在黑死病下的那个nobody。最深处的政治性抑郁,当然可能终身难以完全治愈。5不过我想到了三位古人——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范仲淹是欧阳修的领导,欧阳修是苏东坡的恩师,三人贯穿起了北宋中后期政坛风云。古代文人士大夫,大多仕途坎坷,患有政治性抑郁是普遍现象。亲历新政失败后,主政的范仲淹被贬到湖南,这才有了中学必背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从《岳阳楼记》看,范仲淹的政治性抑郁治好了吗?没有。范仲淹站在高楼上,面对洞庭湖的巴陵胜状,发出感慨:“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可面对如此美景,他想到的还是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使命,只要你还心忧天下,再美的山水,再香的美酒,都治不好你的Emo。“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你看,只要阴雨连绵,心情马上down下去,想到的尽是朝堂之上,政敌小人的批评指责,这口气怎么都咽不下啊!“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看,只有老天帮忙,才能暂时抛下烦恼。文章最后,范仲淹直抒胸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非要全天下百姓都先安乐,你才能乐起来,这下芭比Q了。因为人类历史上,从没有这种理想国,你丫永远别想快乐了……作为屁民,我们学不了范仲淹。《岳阳楼记》就像一棵“大毒草”,在我这种伪知识分子心中,种下了“心忧天下”的士大夫情怀,早晚会像屈原那样抑郁而亡……到了欧阳修,同样因亲历新政被贬,同样寄情山水,在《醉翁亭记》中表现的心态,就旷达了很多——“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无论春夏秋冬,日出月落,春和景明,淫雨霏霏,不同的景色有不同的美,都能让人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两篇记的关键词都是“乐”,范仲淹很想转移注意力,让自己乐起来,可最后还是乐不起来,欧阳修却能自得其乐。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从范仲淹到欧阳修,是文人士大夫的一次自我精神救赎。然而欧阳修真的完全和解了,释然了?还是没有。文章最后,欧阳修还是露出“马脚”——“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意思是说,禽鸟只能感受栖居山水本身的快乐,但感受不到人类的快乐。普通百姓跟着他游山玩水,虽然能感受到美食美酒美景的快乐,但还是感受不到欧阳修的快乐。欧阳修有啥独特的快乐?喝醉时,和其他人感受到的快乐一样,但醒酒后,还能把这种快乐用文字凝固下来,还特别强调,记载这种快乐的人,正是滁州太守!滁州太守,何许人也?欧阳修!这篇文章传到京城,皇帝就能感受到自己在基层既没怨气,也有政绩,老百姓跟着我,小日子过得很惬意哈~那是不是有朝一日,自己还有机会调回中央,再展宏图呢?就算没机会,写下这样的千古名篇,也足以让我欧阳修名垂青史,成为历代士大夫的楷模。你看,欧阳修还是没有完全超脱儒家意识形态的束缚。6最后出场的,是苏东坡。还是被贬,还是寄情山水,但在《赤壁赋》中表现的心态,又上了一个层次。要知道,宋神宗比苏东坡小11岁,坚定推行新法,甚至王安石罢相后,神宗亲自走到前台,继续强推新法。而乌台诗案让苏东坡成了反对皇帝的“反面典型”,能留下半条命就谢天谢地了,这辈子怕是熬不过皇帝,也就这样了。换句话说,苏东坡42岁被贬黄州时的政治环境(熙宁变法),比范仲淹、欧阳修(庆历新政)那会儿残酷多了,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没有中间派的生存空间。理性点看,苏东坡这辈子政治生命已经结束了——后来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结果苏东坡泛舟长江,想到的是三国时代叱咤风云的王侯将相今安在?不都化为尘土了吗?所以他发出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问题来了:人早晚要死,人类早晚要灭亡,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没那么重要,却被我们自己的认知所限定,误以为特别重要,甚至唯一重要的?苏东坡洞察到了这世界的最高真理:周期性变化和动态再平衡“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理解相对论的小伙伴都知道,无论时间还是空间,本质都是运动(变化)的产物,如果没有运动,时间和空间都将失去意义。所以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这种变化用显微镜看,总让人感到无常,觉得生命就是一场布朗运动,充满了随机性随机。只有用望远镜看到最大的维度,才会发现质能守恒定律。如果把事物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本身视为宇宙唯一不变的真理,这个真理本身是不变的,自己的生命就和万物一样,也是世界周期循环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我们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世间万物的组成部分,人类自己划定了种种意识形态上的概念,说这是你的,那是我的,整天争吵内卷……但站在更高层次看,哪有什么你的我的,还不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尘归尘,土归土,最终回归大自然。你只是暂时借住在这个躯体里,暂时借用了这个名字,暂时拥有了这些看起来好像是你的东西,无论房子、车子、票子,还是亲情、友情、爱情,亦或名誉、学历、地位……这些暂时借给你的东西,该是你得的,总是你的,不是你命里该有的,一分一毫也得不到。那什么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呢?“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造物主创造的这个美好世界,本身就是最值得我们珍视的呀!而且海量供应,还全场免费!这里,苏东坡创造性运用了“造物者”的概念。屈原在《天问》里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要对知识背后的元知识追根溯源,所有智者都会发出类似屈原的终极追问。上古传说认为人是女娲造的,那请问女娲又是谁造的?世界又是怎么来的?万事万物的背后,总该有个最初的创造者吧?古希腊人从逻辑上推敲出这么个理,后来又遇到古希伯来文明的独一神概念,完成了理性思辨和宗教信仰的合体,最后形成了西方文明的胚胎。可宋代中国人的意识形态里早已不那么重视“造物者”的概念,我们的立身处世被儒家理念约束,但世界观和生死观主要来自佛教教义,所以苏东坡在这里引用了“无尽藏”这个佛教概念,意思是佛法无边,无穷无尽。没错,他把天启宗教的“造物者”和佛教的“无尽藏”这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融为一体了。至此,苏东坡彻底脱离了儒家意识形态的捆绑,走向了更高的认知境界。苏子的政治性抑郁,痊愈。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