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人大国发院顺利举办​“数字化赋能治理协同:理论与模式”学术讲座

人大国发院顺利举办​“数字化赋能治理协同:理论与模式”学术讲座

公众号新闻


2022年10月31日下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璜教授受邀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403教室做了题为“数字化赋能治理协同:理论与模式”的学术讲座,围绕数字政府建设进行了精彩深入的讲解。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院长助理马亮教授主持,400余名老师和同学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马亮教授介绍了黄璜教授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并对黄璜教授接受邀请开设讲座表达热烈欢迎。随后,黄璜教授从学术理论和实践案例出发,就“数字政府的发展历程”、“如何理解数字政府或政府数字化转型”、“如何理解协同和协同理论”以及“数字化赋能治理协同的模式与途径”四个议题,展开了讲解。





数字政府的发展历程

首先,黄璜教授介绍了中国现实情境下数字政府的发展历程。“数字政府”缘起于2017年12月“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政策实践,由此衍生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化转型”等概念,并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之后,统一汇合为“数字政府”。2022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将“数字政府”建设正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和发展战略。

然后,黄璜教授从地方实践创新中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和“一网协同”出发,提出了“协同”作为核心线索始终贯穿于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是数字政府建设的主要议题。但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内容又不仅仅是“协同”,实际上我国数字政府发展历经“工具的数字化连接”、“业务的数字化赋能”、“主体的数字化协同”和“组织的数字化重构”四个阶段。





如何理解数字政府或政府数字化转型

随后,黄璜教授围绕“可持续发展”和“政府失灵”,进行“数字政府”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对话。他指出,世界由“物质”、“能量”和“信息”组成,进入信息时代后,信息要素替代物质和能量要素,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工具。这是因为信息能够更好识别和使用物质和能量,并减少人类社会发展的试错成本,推动社会从粗放型走向精细化,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面对政府失灵问题,传统方式是引入市场化和社会化手段予以解决。但现实中存在政府、市场和社群的共同失灵,由此需要考量三者背后的逻辑机理。实际上,政府、市场和社群都是为实现最优的合作秩序,以应对人类社会这一复杂的巨系统。

“如何决策”是贯穿其中的核心问题,而决策关键又指向由完全信息所构成的“理性”。失灵的本质是决策失误,而决策失误的背后,是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有限理性。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图灵、麦卡锡、西蒙等学者提出了用技术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从而弥补人的有限理性。黄璜教授认为,这些学者的学问归根结底都是系统论,即关于合作的理论,涉及到集体合作方式和系统范式演变等方面,并对公共管理研究中协同理论的局限性有所启发。





如何理解协同和协同理论

接下来,在系统论的视角下,黄璜教授详细讲解了协同论。所谓“协同论”,是关于“自组织”秩序的规律之道。协同学创始人赫尔曼•哈肯将自组织诠释为“如果一个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与之相对应,受到外部干预而形成的合作被哈肯称之为“他组织”。“自组织”和“他组织”并不割裂对立,而是相互依存,带来“组织”的多样性和社会世界的复杂性。

在此基础上,黄璜教授根据系统维度和个体维度,划分出四种理想场景的协同类型,分别为理想的市场式、理想的行政式、理想的网络式以及理想的“赛博格”模式。现实的治理均是这些简单模式程度不一的“拼盘”,它们相互“嵌入”,构成存在于各个领域中的丰富协同场景。数字治理的蕴意表现为数字技术或“赛博格”以不同方式和程度嵌入传统协同场景,对原有“信息子系统”重组升级。   黄璜教授进一步指出,协同是优化配置物理、社会、信息“三元”空间资源以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过程。过去主要关注基于物理和社会空间的协同活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空间的运行独立于传统物理与社会空间,并支配物理和社会空间的资源分配,因而信息能力成为提升协同效率的关键。此外,信息空间、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交互形成了元宇宙,而元宇宙的终极价值就是为了实现协同,也只有协同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数字化协同的模式与途径

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黄璜教授根据信息分配,将数字化协同划分为四种模式。

一是统合模式,强调聚合碎片空间,构建统一指挥能力。黄璜教授认为,广州黄浦区覆盖全区各街镇的指挥中心、广州市的“穗智管”及我国的健康码系统是这一模式在现实层面的生动呈现。

二是开放模式,强调吸纳多元参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黄璜教授就“越秀人家”数字社区服务微平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移动+智能化”方式和河南省暴雨灾害下“救命文档”的案例,对多元协同实现信息流动多边、动态、持续的互动过程进行深入分析。

三是直连模式,强调实现无缝沟通,完善互动回应能力。黄璜教授认为,党建云平台、社区微信区等微平台,以及“粤政易”网络办公新范式,将不同的协同场景融合在同一数字化频道中,实现政府与社会的直接互动。

四是联动模式,强调集成治理工具,增强全面服务能力。黄璜教授分别从“一网通办”和“优化网格化治理”两个方面,对广东的粤省事、粤商通平台和宜昌的宜格微治理平台进行了探讨。

最后,黄璜教授以“数字善治”作为结语,认为“数字善治”既是用数字治理,又是对数字治理,包括数字安全、数字赋能、数字法治和数字公平四个方面。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相关的学术讨论,引领数字治理的发展。






黄璜教授结合深刻理论思考和现实关切的讲解,激起了与会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的讨论。讲解部分结束后,与会者们就信息平台的安全问题、信息泄露的治理方式、数据储存与运营的区域规则、智慧政府和智慧治理概念认知等问题,与黄璜教进行了深入交流。黄璜教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耐心而详实的回答,大家表示受益匪浅。

文稿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

微信编辑:黄诗雨


       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现任院长为校长林尚立。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入选第一档次梯队,是唯一入选第一档次梯队的高校智库。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最懂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广州家长给乡下阿爷报喜。。聚焦丨人大国发院区域国别论坛(第十期):中泰高铁潜在旅客研究及政策建议超1000人协同作战,1年多上线31套系统,「东方雨虹」的数字化「速度」|数字化的秘密数字化赋能银行网点,让智慧金融触手可及聚焦丨人大国发院区域国别论坛(第十四期): 全球不稳定性加剧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国际能源安全科技赋能、创新赋能、圈层赋能,搭建全球科技创新·创业·创投服务生态圈 | 硅谷高创会2022年度总结2022年希腊神话之旅 11 梅黛奥拉,苦修者的精神乐园(下)聚焦丨人大国发院区域国别论坛(第十一期):克孜尔石窟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上的地位和意义规模150亿,深投控资本与绍兴市产业基金签署委托管理协议从单一容器平台到数字化赋能平台,KubeSphere企业版3.3这一跃真“高”【本周讲座报名】《讲一讲,我们与那些“学术紧急”学生的故事》国际法学院举办《私募股权投资及退出法律实务》学术讲座活动回顾|北大学生《妇女权益保障法》宣讲活动顺利举办聚焦丨人大国发院区域国别论坛(第十二期):单边制裁的国际规制秋日私语-玉米地里的神校招聘启事丨人大国发院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博士后招收公告北大国发院教授林双林:对地方政府的考核维度应加入债务,应降低个税最高边际税率RTE2022数字化转型论坛报名启动:探寻数字化浪潮下的产业关键词 | 甲子光年【深度报告】HR SaaS应用与实践研究报告:数字化工具与数字化服务并驾齐驱丨甲子光年智库赛迪:引领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场景革命十大洞察“数字·进化”——2022数字化发展峰会圆满落幕会场介绍 | 第15届中国 R 会(北京)-人大专场:统计推断理论与应用聚焦 | 人大国发院区域国别论坛(第十五期): 伊朗与亚欧大陆:两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学方法我刚做的熊肉干聚焦丨人大国发院区域国别论坛(第十三期):历史上的突厥与突厥语人群谋发展,创未来!细胞与基因疗法产业化创新布局主题沙龙顺利举办!IDC数字化转型峰会|数智赋能,烽火推进新时代数字政府建设加速向前会议预告丨人大国发院“理论与政策”研讨会(第101-103期)数字治理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稳消费”“促消费”“兴消费”实施路径与政策举措 研讨会顺利举办房企数字力白皮书 | 华发股份田涛:数字化的核心目标在于赋能业务自由的非洲菊波士顿科学RotaPro首例“先行先试”手术于瑞金医院海南医院顺利开展数字化战略分析专题 | 解析数字化如何赋能罗氏全价值链以数字化赋能、使能伙伴,携手共赢商业市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