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智锋组发表关于狨猴脑功能网络梯度及其动态性的研究成果
Background
随着人脑皮层绘制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对皮层空间排列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利用梯度的概念来量化大脑皮层的三维空间中皮层组织的分布距离,不同组织的皮层结构在一个梯度方向的连续变化促成了不同脑区的特定功能的分离,为我们观察大脑结构的组织形式提供了新的方向。尽管许多研究表明了脑网络梯度的细胞形态和分子关系,但是功能脑网络梯度是否存在结构网络基础和其动态性至今尚未清晰。
该研究利用清醒狨猴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发现狨猴功能脑网络梯度具有两大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从感觉运动网络到视觉网络,第二个维度是从默认网络到初级感知觉网络。结合狨猴中的结构连接数据,进一步发现以上功能网络梯度和结构网络梯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图1 狨猴功能网络(左)和结构网络梯度(右)。
研究人员发现随着觉醒水平变化,功能脑网络梯度具有“倒U形”动态性,也就是功能梯度强度在觉醒状态的两端(困倦和警觉)较弱。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和简化模型,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随着觉醒状态的变化,结构连接和神经调制系统具有相反的调制作用,并揭示了四组调制类递质受体分别对于狨猴功能脑网络的动态调制效应。
图2 觉醒调制狨猴脑网络动态性。大尺度功能脑网络梯度受到结构连接的强约束并且被上行神经调制系统动态调制。在“极低(困倦)和极高(警觉)”觉醒状态,受体亚类1和3介导“感觉运动网络v.s.视觉网络”动态变化,受体亚类2和3介导“默认网络v.s.初级感知觉网络”动态变化。
微信学科群:神经科学群、医学、基础科学等纯科研交流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
喜欢本篇?让我们知道你“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