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被引科学家,中国已突破 1000 人次!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在创新人才中,“高被引科学家”(本文所指的“高被引科学家”是科睿唯安每年发布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旨在遴选全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人员。该名单聚焦近期的研究成果,选取2011—2020 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中的“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高被引论文”即在同年度、同学科领域中被引论文影响力排在前1%的论文)是人类探索科学前沿的主力军团,也是科技创新策源力迸发的主要依托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石,塑造着国家科学技术的核心竞争力。集聚“高被引科学家”的国家主导着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前进方向。
2021年11月17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利用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数据库的多维度评价数据,对“高被引科学家”的聚焦领域、分布格局及发展态势进行深入研究和研判。该研究结果对全球科技发展重点领域的人才储备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测,同时也对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国际科技人才合作等提供重大战略参考。
“高被引科学家”是Web of Science近10年收录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中被引论文影响力排在前1%的论文作者,其总体人数规模取决于国际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即相关领域科学杂志的刊文量,这使得“高被引科学家”总量趋于稳定,不会出现大幅度变化。除2018年新增跨学科“高被引科学家”外,其余年份“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基本保持不变(图1)。放眼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仍是科学研究人员“精英中的精英”。2017年,美国每万名研究人员仅有“高被引科学家”11人;2018年,中国每万名研究人员中仅有“高被引科学家”3人,日本每万名研究人员中只有“高被引科学家”1人。由此可见,“高被引科学家”极其稀缺,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核心资源。
(二)生物医药领域仍是科学探索的前沿热点
二、“高被引科学家”分布格局中,美国“一家独大”、中国“紧随其后”
(一)中国“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大幅增长
(二)世界顶尖科研机构是集聚“高被引科学家”的重要载体
(二)高等院校是引育“高被引科学家”的主阵地
(三)“数理化”是我国“高被引科学家”的主攻科研方向
(四)华人科学家已成为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四、对策建议
(二)优化国内科研环境,加快构建以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四)加强人才全球扫描,形成“未来领军科学家”数据库
微信学科群:神经科学群、医学、基础科学等纯科研交流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
喜欢本篇?让我们知道你“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