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卫 | 好小说迟早会被拍成电影
苏小卫,编剧、作家。笔名思芜、秋实。中央宣传部电影剧本中心原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主要编剧作品有《那山那人那狗》《暖》《沂蒙六姐妹》《唐山大地震》《萧红》等。曾获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长春电影节最佳编剧,出版著作有《字里行间的电影》《电影赢家》《苏小卫剧本选》《闪回》等。
编剧课程
1.改编的艺术:从文学到电影的再创作
2.字里行间的电影
——电影创作的收获与反思
开讲前,苏小卫老师表示是第一次公开分享有关“文学改编”的话题。有些问题自己的思考也并不成熟,希望和同学们讨论。文学与电影的关系、作家与编剧的关系、原创与改编的比较、改编诉求、原著主题的开掘与剧作主题的确立、改编的人物与情节、个性与风格……一天的课程下来,我们清晰的、全面的了解苏老师的思考,她的自我诘问与探索从未停止。本文截取部分内容分享给未能前来的,远方的青年朋友。
►
作家和编剧相向而行,
最理想的状态是一起走向终点
某种程度上,作家(写小说的人)和编剧(改编这个小说的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文学作品和影视改编的关系。
「作家是走在前面的:深入的思考、充分的积累、成熟的表达、原创和想象力,文学作品已完成,编剧是在这个基础上来工作的。改编是在原著基础上的电影化过程,是有规定性的。
►
改编与原创:
原创是表达,改编也需要注重表达
苏小卫老师用「100米」和「110米栏」来形容改编与原创,她认为「很难说谁容易、谁难,各有各难,各有各易,但是它中间确实是有区别的」
相对于作家选题上的原创性,表达的自由度,编剧的创作有一定的规定性。但苏小卫老师认为,「我们既要珍惜这个规定性,这个规定性为你提供了大量内容,剧本站在小说的肩膀上,同时,又要避免因为改编而造成的缩手缩脚、不敢创新,认为我们是改编作品,要严格尊重原创,其实改编的过程也是编剧思考和表达的过程要提醒自己坚持表达,改编不是简单的复制,不能忘记原创,或者说更不要忘记原创。将文学作品转化为电影,是再创造、增砖加瓦。从同一个起点出发,抵达不同艺术门类各自的彼岸。正像同学们说的:努力做到作家满意、读者满意、导演满意、观众满意。与此同时,在确定改编的材质后,需要明确改编有一个再造的风格。
►
电影离不开文学的滋养
电影不是简单的视听,电影流着文学的血。
苏小卫老师希望与同学们共勉,在音频视频占用越来越多时间的当下,创作者要坚持阅读,热爱文学。影视是离不开文学的,它是从文学派生出来的。编剧的身上保有着文学的血脉。文学艺术是人类的精神之光。
►
改编的起点是原著
对原著的理解要深入,改编的诉求要明确
苏小卫老师提到改编的 起点,原动力。为什么要改编这部作品?作品的影响力、传播力,作家的知名度,作品本身对读者的吸引力,现实需求,都可能成为这个起点。喜欢一部作品是简单的、感性的,决定改编一部作品是要完成一个项目,应该是理性和慎重的,改编的诉求应该是清晰的,未来影片的定位应该是准确的。
►
原著的主题和电影的主题
可能高度重合、未必高度重合
明确改编诉求之后,有助于开掘原著的主题,建立电影剧本主题。主题明确了,改编的方向就明确了,对原著的取舍也就明确了。对于改编者来说,这是一个拨云见日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出发的过程。原著和改编的主题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改编剧本会建立一个新的主题,并为表达好这个主题而努力。
►
在“电影化”上不遗余力
这个转换做得越好,越对得起原著。
苏小卫老师提及文学作品电影化过程中的几个关键词:人物、情节、风格。她认为改编最重要的就是让文学作品中人物从纸上站起来,改编者在这个环节要下足功夫,把人物写好了,人物在影片中形象生动、个性鲜明、感情饱满,电影就能打动观众。影片的情节,也要依靠编剧在原著的基础上取舍与建构。文字比电影更自由,但是电影的视听手段更加形象和丰富,受众更广泛,因此,电影的思想性、价值取向也需要编剧认真思考与把握。改编的风格也会影响影片的风格,改编的个性也会影响影片的风格,不管最后影片在导演的创作下呈现怎样的风格,编剧在改编的时候对影片一定也会有自己的期待。
►
问答环节
学员:我特别想听您的见解,如何选择改编的方向和改编的思想性把握。
苏小卫:在产业化的框架下谈文学改编,选题需要制片方的决策。比如改编知名作家的作品,在观众中有影响力;获奖的小说“百里挑一”,说明它的思想性、艺术性的突出。当然也有很多好的小说没有被改编。钻石被埋在土里,但它还是钻石,等待发现它的人,等待寻宝的人。
作品的思想性我认为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要想让写出来的东西成为一束光,成为人们的精神启发、支撑,我们就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学员:我想问一个问题,二十大报告里面提出讲好中国故事,我想问问您对中国故事这个概念怎么理解,以及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
苏小卫:要打一口井,把好题材写深入。有些题材我们很匆忙地拍了,按新闻报道,先进事迹,完成了但不是成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是让我们的文艺作品有更高的艺术性,被更多的国家的观众理解和喜爱。前一段大家传颂的甘宇在地震中被困17天最后获救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中国故事,当代传奇。比虚构的故事更生动感人。
“大师之光”第六期青年编剧高级研习班
推送回顾
▲▲▲
推广/合作/活动加微信号:directubeee
▲▲▲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