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生吃VS熟吃哪个好,答案出乎意料!
太长不看
像梨、苹果、桃这样,本身比较脆硬、维生素C不是营养亮点、富含酚类抗氧化物质的水果加热吃也不错,营养损失没那么大,对肠胃刺激小。
营养角度,微波炉加热比用水煮好。
附微波炉烤梨方法,见最后。
图源:pexels
秋冬季节,大家更喜欢吃点热的,煮水果汤的做法很流行。水果加热吃好不好,会不会营养损失很大呢?今天就来说说。
水果加热后会发生什么?
细胞壁被破坏,果汁大量流出
如果是果皮厚而结实的水果,还能包住这些水分,而果皮薄、易破的水果,加热后可能直接变成糊状,完全失去了水果的口感。
图源:pexels
维生素C损失
加热难免会损耗掉不耐热的维生素C,如果是水煮,又会以水溶的方式带走一些维生素C,损失更大。
酚类有可能增多
加热对酚类物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虽然加热会破坏一部分酚类物质,但加热也会使得多酚氧化酶失效,从而减少酚类物质在酶作用下降解。另外,植物中酚类物质原本大多和细胞中一些结构结合在一起,当加热破坏了组织结构后,反而使更多的酚类物质释放出来。
部分研究发现果蔬加热之后酚类物质总量反而增多,但受到果蔬种类、大小、加热方式和时间等的影响,结论并不一致 [2-3]。
图源:pexels
总抗氧化性有可能增强
很多人说到加热总觉得是破坏营养,但很多时候抗氧化效果反而会增强。
果蔬中的抗氧化物质还包括各种天然色素(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加热对它们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热可以导致类胡萝卜素氧化分解,造成含量下降,另一方面也能让类胡萝卜素从复合物中脱离出来,更方便利用,能提取出来的也更多。加热对番茄红素的影响也是类似的,所以一些番茄罐头、番茄酱反而也挺有营养。(配方好的话)
图源:pexels
对于酚类、黄酮类物质,即使加热后总量减少,但从结合状态被释放出来成为游离态后,抗氧化活性会增加,有的还转变成了抗氧化活性更高的形态。
部分研究发现,加热后的果蔬,总抗氧化活性反而增强了(但结论并不完全一致) [2]。
图源:pexels
对肠胃的刺激性小了
相比于生吃,熟吃水果对肠胃的刺激性减小,尤其对于一些肠胃弱的人来说会更舒服一点,也不容易导致腹泻。
什么样的水果适合加热吃?
从前面说的这些,可以看出来,有以下特点的水果加热吃也是不错的:
1、本身比较脆硬,果皮结实,这样加热后口感还比较能接受,而像草莓、树莓之类的肯定不适合。
2、维生素C不是营养亮点,损失了也没什么的水果,可以热着吃。而像猕猴桃、鲜枣这样的维生素C佼佼者,加热吃未免有些可惜。
3、富含酚类抗氧化物质。
4、生吃容易感到不适,比如有的人生吃梨容易拉肚子。
这么一看,像梨、苹果、桃这几种水果就很符合了。
图源:pexels
它们维生素C含量仅10mg/100g左右,有的还达不到,还不如土豆,本身对补充维生素C的作用就没那么大,损失了也没什么可心疼的;它们生吃是脆硬的口感,加热后也能保持形态,果肉软化程度可以接受;最后,这些水果的亮点在于酚类物质含量丰富,而做熟了未必有很大损失,还可能反而增多,也就是保留了它们的优点。
图源:pexels
微波优于水煮
家里有微波炉的,想吃热水果也可以优先试试微波炉,不仅方便,从营养角度说也更好。
果蔬水煮之后总酚含量变化和抗氧化活性情况不完全一致,跟果蔬自身的组织结构、切块大小以及水煮时间长短、跟水的接触面积有关,但总体来说,变差的结论多一些。
而微波加热虽然也存在研究结果不一,但大多数研究显示作用微波加热后酚类物质增多、抗氧化性增强[4-7]。
另外,微波加热的果蔬,维生素C损失也要比用水煮少,类胡萝卜素损失也较小,有的时候还反而会增加[2]。
图源:pexels
微波炉烤梨的做法
秋冬季节,不少地方本身就有“烤梨”的做法,我这里要介绍一下微波炉烤梨。
步骤
拿出一个可以用于微波炉加热、有一定深度的容器,比如玻璃、无花纹的陶瓷等。
可以把梨一整个放进去,不需要去皮。如果梨大的话需要微波炉高火10分钟左右。如果想快一点,就把梨切成两半或者几块,这样微波炉高火只要3-4分钟。
加热前
不需要加水,梨自己水分就很丰富,不加水也能减少维生素流失。但如果喜欢喝梨汤的,也可以在容器底部稍微加一点水,做好之后这部分就成了梨汤。
加热过程中,有带透气孔的盖子的话就盖上,没有的话,加上保鲜膜,并在保鲜膜上扎几个小孔。注意保鲜膜不要贴在梨表面,要和梨之间有些空隙。用微波炉的话不能包锡纸。
加热10分钟后
到时间后,拿出来看一下是否筷子能轻易穿过,不能的话可以再热1-2分钟。
加热后的梨,相比于生吃的脆、硬、纯甜,变得有了明显的酸味,酸酸甜甜的也很好吃(因人而异,也有同事不喜欢这个酸味),而且汤汁充足,温热食用,对喉咙和胃的刺激也小。
用勺子一搅和就散开了,汤汁很多
你喜欢热吃水果吗?
参考文献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营养师顾中一(ID:yy4gz1),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