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案的真相
To be or not to be, it is a question!
400多年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在他的不朽作品《哈姆雷特》里,写下这样一句经典论断。
有时候,事实看似可以选择,真相却只能有一个。
2022年8月1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依法不公开开庭审理上诉人周某某与被上诉人朱某一般人格权纠纷案并当庭宣判。
庭审中,双方依法陈述了各自的意见,进行了举证质证,发表了辩论意见。法院经审理认为,上诉人周某某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朱某对其实施了性骚扰行为,上诉请求不能成立,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故判决驳回周某某的全部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这里的“朱某”,就是大名鼎鼎的原“央视一哥”朱军,“周某某”,即“米兔运动”以来,公开在网络上举报朱军“性骚扰”的弦子。
这次判决,是继2021年9月14日,弦子诉朱军案一审判决后,二审判决结果。一审宣判结果为“原告提交证据不足以证明朱某对其进行性骚扰的主张”“驳回原告周某某的诉讼请求”。
二审是终审。至此,这起轰动一时的朱军“性骚扰”案,在法律上尘埃落定,朱军胜诉,弦子败诉。
但在社会舆论上,却是弦子胜诉,朱军完败。
二审终审结果出来后,弦子发布了一段她在法庭上的陈述:
我想说的是司法系统并不是天然具有权威,法院的判决并不一定就等于真相,当我们作为公民向法律寻求救济的同时,也是受害者出于信任将审判自己身体、自己记忆的权利交给了法庭上的陌生人,这份信任并不凭空而来,每一个手握权力的人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挣得这份信任,权力理应让弱者得到帮助,否则就不足为正义。
弦子在这里有一句话讲得特别好:法院的判决并不一定就等于真相。
是的,如果法院的判决就是真相,那么人类的历史上,就不存“冤假错案”了。
那么,什么是真相呢?
回到朱军“性骚扰案”上来就是,8年前,那个晚上,央视《艺术人生》的化妆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那样的密闭空间中,在那样的两个人的世界里,事实存在两种可能,第一、朱军性骚扰了弦子;第二、朱军没有性骚扰弦子。
事实虽然可以这样假设,但真相只能有一个。
问题是,你相信哪一个?是相信处于相对弱势,且看上去外表清纯的年轻女生,还是相信一脸正气,德艺双馨的老派艺术家?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有两个结局。
故事一、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难,家人全部丧生,他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与虎建立起一种奇特的关系,并最终共同战胜困境获得重生。
故事二、是在病床上的派,讲述给调查人员的,水手、厨子、妈妈和派一起漂流的历险,他们互相杀害最终剩下了派一人。
这个结局,属于绝然相反的开放式结局。故事一与故事二,一个人性美好善良,一个人性丑恶残酷,哪个是派真正的经历?只能靠观众想象,选择相信一个,或另一个。
信者,恒信。
不信者,恒不信。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