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很烦?但突然想感谢手机的这项功能
每天屏幕时间过多,让人开始讨厌智能手机。但今天一事,却让我爱上了智能手机的一大妙处。
前几天北京书香家庭组委会发来信息,说社区推荐我们家作为书香家庭,进入了终评,要再提交几张读书活动的照片。要在浩瀚的照片海洋里去搜找,听起来就让人头皮发麻,几欲放弃了,可是工作人员非常敬业,今天周末又来信提醒,于是不好意思,还是找找吧。
打开过去这些年海量的尘封的照片文件夹,翻看胡萝卜的成长,那么多美好的场景立刻浮现在眼前,那些人、那些地、那些时候,历历在目。如果少了随手能拍照的手机,那么多的瞬间哪里还记得呢?
果然,生命是由一个个“瞬间”组成的。
读书时,我们常常注意到前人的日记。但人生最忠实的记录,并不是日记。日记有些是当天记录的,有些是隔日补记的,都是事后进行过消化吸收、思考分析总结之后,有增删有舍有添的,细节也并不一定准确。而手机上的照片,那是精确到每日每时、每分每秒的,最忠于当时。
手机图片里,胡萝卜还是小娃娃,如今已经是大小伙子哩。疫情三年,哪里也没去,自然也没有几张照片了。
转眼孩子长大,特别是现在孩子们发育快、见识多、懂事早,进一步压缩了家长陪伴孩子成长的年限。
三年转眼过去,疫情还未走远,孩子已经是童年和少年之分,亲子关系也已有很多不同。
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有自己的事要忙,不会再如儿时那样随时愿意且能够跟大人一起玩,大人们也不那么懂得孩子们到底想什么、要什么。想想实在遗憾。
再次感谢手机老兄,忠实记录了那么多美好瞬间,也提醒我们更加珍惜跟孩子们的陪伴,也提醒我们在疫情防控许可时,尽可能地多多活动、走动,让每一天丰富起来,积累更多的温暖和力量。
发几张照片,期待未来的美好时光。
2018年6月9日,北大江小淮毕业酒会,猜词游戏,不知哪位同学捣鬼,“小胡萝卜”成为被猜的词,同学们笑翻了。
2018年7月8日,胡萝卜在晚餐包间第一次给人“写生”。
2018年7月30日,山西煤炭博物馆,胡萝卜乘坐矿车进入深黑的矿井,参观采煤作业。
2018年7月30日,我们溜进了山西大学,胡萝卜在书店专心看书。
2018年8月15日,我们趁着暑假多走一些县城,胡萝卜在定远县宾馆里看《定远人》。
2018年9月8日,第一次在海淀公园组织“约读”活动,胡萝卜和小朋友们在画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