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担心阶级固化,富不过三代是绝对真理!
来自读者朋友“小格格子”的提问:
奶爸您好,我是您的老粉,知乎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靠几代人积累的背景和财富,凭什么不如你寒窗苦读几十年?想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
奶老师答:
家族几代人可以「积累」出成果这种事情,其实历史上很少出现,基本都是小概率事件,而且都是历史的巨大转折点。
战国时候不断兼并大国生活水平提升,各国君主很快就腐朽堕落了,儿子上来更糟,一代不如一代。
这时候只有秦国特殊,做到了奋六世之余烈,但这个六世余烈充满了偶然,有一个意外就什么都不行了。
比如昭襄王,这个国王在中后期其实是很作的,比如冤杀白起,错失灭赵良机,涸泽而渔导致民生凋敝,国内几乎是坐上火山。
如果没有后期的名臣辈出,加上六国更加腐朽不堪,秦国的处境是很危险的。
再比如说秦始皇,秦始皇是秦国六世的绝对异类,从小就没受过什么一流的教育,不懂帝王心术帝王手腕,上位时候还特别小,这种小皇帝是不太可能会有什么建树的。
刚上台时候危机四伏,时刻都有生命危险,自己的亲生老妈和情人嫪毐联合起来造反,真的想谋害自己,对嬴政不得不说是一次重大打击。
那时候他才21岁,论实力论权势,都远不如嫪毐。
大家可以想想自己21岁时候在干嘛,能不能处理这么复杂棘手的生命危险。
搞定了嫪毐,还要对付吕不韦,23岁就把50多岁的老狐狸给收拾掉了。
可以说嬴政登基初期那几年,每一步都是偶然,换任何一个人来都是死局没法破,斗不过这些人。更不要说一个没接受过什么良好教育的13岁小孩了。
只能说他是天生的帝王之才,天生就了不起。
这样的天才,到了自己的儿子胡亥,很快也就不行了。
再举个例子,汉初的几个皇帝,明君不断,从汉高祖到汉文帝一路到汉武帝,各个都是明君,在艰难的国际形势下强大起来,汉武帝晚年昏聩,打仗打到民怨沸腾海内虚空,更是把贤明的太子全家满门给杀了个干净,连继承人都没有了。
但大汉的运气就是好,有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保驾护航修养民生,再找到了刘病已做皇帝,来了次中兴,否则真不知道命运如何。
这种事情和家族传承,家族培养,家族教育关系大吗?
不太大,主要还是靠偶然性事件,后代基因突变。
没突变,就啥都没了。
比如隋文帝的儿子杨广。。。
再比如李渊,当时全世界各个义军首领,什么李密王世充窦建德各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哪一个都特别厉害,李渊比这些人强在哪?高明在什么地方?
他的儿子叫李世民,没了。
李世民是他教出来的吗?
完全不是,纯粹就是运气好。
历史上对于几代人的辛苦积累,也就秦汉这两例子了,别的更常见是这种:
刘备的儿子刘禅,
孙权和他的后代们,
曹操和他们的后代们。。。
以及南北朝的那些个皇帝,他们的继承人上台什么德性,大家可以搜搜,绝对让你吃惊。。。
最常见的,还是两晋时期的那些世家大族。
那时候整个社会结构就是以仕族为主,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非常标准的贵族社会。
在这种贵族社会风气下,社会是啥样呢?贵族子弟们是怎么个样子呢?
仕族的确诞生了一些人才,但总体来说,整个社会风气就不是这样,这其中诞生出很多搞笑故事,放现代都跟网络段子有的一比:
西晋的首富石崇留下了著名的斗富典故,问题他的钱怎么来的呢?
靠抢劫客商得来的。
朝廷大员白天上班是国家栋梁,副业就是做劫匪,这副业选的是真好。
这还不算最荒唐的,最荒唐的是皇帝司马炎,也就是司马懿的后代。
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勤苦奋斗,身患重疾快死了还忙着平叛,结果只是到了第三代司马炎这里,就开始一路滑到底了。
司马炎认为自己统一了三国,功盖秦皇汉武,四海升平,就该享乐了,于是不仅自己奢侈,而且还鼓励大臣们跟着一块享乐,只有这样才没人威胁他皇位。
是没人威胁,但他死后没多久,八王之乱就开始了,然后就是五胡乱华,胡人南下把司马家的王爷们像猪崽子一样随便赶,随便杀,光是永嘉之乱就一口气咔嚓了48个司马王。
你以为东晋人会吸取教训吗?
no
反而变本加厉了。
东晋贵族子弟以白和瘦弱为美,最好是没力气走路,出行都有人搀扶着。而且男子极其重视化妆,热衷涂脂抹粉。
这个算个人自由,不评判,但当时整个的社会风气,就是以干实事为耻,以不务正业为荣。
你辛苦工作,做政绩,那是你下贱,肮脏,没资格融入我们这个圈子。
像我们这种不需要努力,不需要工作,靠着家里关系天生就能做到高位的,才是尊贵,才是荣耀。
当时的北伐名将桓温,外出打猎遇到一群名士,这些人见到桓温,张口打招呼就是:
“老贼欲持此何作?”
桓温也不生气,笑呵呵回复了一句:
“我若不为此,卿辈那得坐谈?”
我不这么辛苦,各位哪有什么资格天天悠闲的坐谈?
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
周劼的朋友圈:这种人仗着自己读书好,瞧不起我们,社会会教他做人。
王侯将相就是有种。
-end-
更多精彩观点,欢迎点击关注
欢迎大家把我设置为星标置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