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1.5万鹤岗买房背后,被父亲拿刀架脖子,被母亲骗去借高利贷……
前几天书单君写过一篇鹤岗的稿子。稿子主要讲的是历史,没想到,后台很多读者表示没看够,也有鹤岗籍的读者表示看到家乡历史很感动。
今天我们再从比较贴近现实的角度聊聊鹤岗,主要探讨去鹤岗买房的人都出于什么目的,以及他们都是什么背景。大家有兴趣可看看,或对你的生活有所启发。
-
鹤岗第一次在网上走红,大概是在3年前。
2019年,一名叫李海的33岁浙江青年,花5万元在鹤岗买了一套房。
他随手将自己的买房经历分享到了网上,没想到让这座中国几乎最北边的五线小城,一下子走进人们的视线。
在许多人终此一生都可能无法拥有一套房的现实下,“5万一套房”这样的词汇,太过于醒目。
5万块,是什么概念?
对许多在北上广打拼的人来说,5万块钱只是一平米的价格,或者一年的租金。
然而,三年后的今天,一条热搜,让人们对鹤岗房价的认识,再次被刷新。
#女子逃离大城市去鹤岗全款1.5万买房#
据了解,这名女生在鹤岗买的房子46平,全款1.5万,有房本,全屋装修用了不到5万。
楼下有大超市菜场医院学校派出所,足够一个人住,此外,她还花1000元请了保姆,并直言:
“本来准备躺平,结果意外开启幸福生活。”
热搜底下,许多网友都被震惊,表示不能相信。
“多了个点吧?” “46平全款1.5w?一个平方300?现在是1990年吗?”
一时间,全网都在讨论鹤岗房价到底有多低!
在自媒体博主@康呦喂的一条视频里,一套背靠广场、面朝景区的63平房子,只需要6万多。
而同等面积的房子,有人用3万3就买了下来。
在房产平台上搜索“鹤岗”,结果也一目了然:
最低900元/㎡,最高6272元/㎡;
其中,5000-7000/㎡的只能搜到5个楼盘,绝大多数都在5000元/㎡以下。
与低房价同时被晒出来的,还有鹤岗的日常生活。
有在鹤岗定居的网友表示,从住的地方坐半小时公交车,就可以到达以时代广场、大世界、鹤岗一中为三点组成的市中心。
有人分享鹤岗物价:地三鲜盖饭11块,咖啡9块封顶,5串烤肥瘦只要8块钱,一盘锅包肉的价格,还不到北京的一半。
还有人分享自己逛早市的生活。刚出锅的东北大油条、洗衣盆里的泥鳅、林蛙,加上自家纳的鞋底、院子里种的菜,妥妥一个充满人间烟火的小镇。
“月薪三千在鹤岗够花了”
网上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
“大城市的你还没下班打卡,鹤岗人就开始可哪溜达;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北有鹤岗开了挂。”
有人出来澄清,鹤岗房价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低,尤其是市中心的房源,均价在3100元/平左右。
那些几万块钱的房子,多为非市中心的毛坯棚改回迁房,房龄长,面积小、格局差、也没有电梯,环境一般,并没有网友想象中那么好。
还有人说鹤岗地理位置偏僻、气候寒冷,不适合居住,是所谓的“生活坟墓”,甚至从“投资”的角度告诉大家:
千万别去鹤岗买房!
然而,这样的争执,非但没有打消人们对鹤岗的热情,反而激发了人们对鹤岗的好奇——
什么人会去鹤岗买房?鹤岗,到底是“生活坟墓”还是“诗和远方”?
“在鹤岗买房的人,都有各自的原因:失意的、失恋的、失婚的。离婚的占80%以上,特别是女性。但他们不会把自己的一些真实原因说出来。”
纪录片《在鹤岗安家》中,自广东的康叔这样说道。
有一个年轻人,在妻子得了抑郁症后,决定搬到鹤岗生活。
他想着也许换个新的环境生活,会让妻子慢慢走出来。
他小时候,也经历过一段类似的时光。
8岁那年,他的父亲和母亲就分开了,自己被母亲一手带大。
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觉得自己活在痛苦之中。
但是后来每次他被人诋毁,被人欺负时,母亲都会一个人在背后支持他。
这份亲情和温暖,让他的心慢慢打开,走了出来。
正因如此,他了解妻子的感受,愿意陪着妻子走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对于鹤岗,他喜欢这里的慢节奏,安静不喧嚣,尤其享受一种“谁也不认识谁”的感觉:
“你搁这儿丢个脸,不算事儿。”
他对这里的菜价一清二楚:“猪肉8块多一斤,排骨9块多一斤,你说那还叫钱了?”
未来怎么打算,他不清楚,只是觉得时间会抚平一切伤痕:“走一步算一步,慢慢过去呗。”
有人为了更好地生活,还有人只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就像热搜里1.5万买房的女孩,在鹤岗“诗和远方”式的生活背后,其实也藏着一个辛酸的故事。
用女孩自己的话说:“那是一段黑暗的人生”。
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双双出轨,家人变成了仇人。
父亲为了发泄,拿刀架在她脖子上,逼她骂自己的母亲是婊子。
母亲更差劲,先是把她介绍一个鼻癌晚期的男生,让她在男方死前给人生个孩子,只因为:“人家是我的商业伙伴,你帮帮忙”。
后来,母亲又利用她的身份办信用卡、借高利贷,欠了一屁股债,让女孩自己还。
有一次,她违背了母亲的意思,被母亲半夜赶出家门。
她的生活一片黑暗,唯一的温暖,是逢年过节,奶奶打电话让她回家看看。
这让她觉得,还有奶奶一个亲人。
直到不久前,她跟奶奶开玩笑说自己要结婚。
本以为会得到祝福,结果奶奶抛下一句:“我上周看病才花了2000”。
曾经,奶奶拿出所有的养老金,给孙子办了一场华丽的婚礼,如今却一分钱不愿意给孙女拿。
这件事让女孩彻底心灰意冷。她改了自己的名字,来到2000公里以外的鹤岗重新开始:
“那才是我真正的家。”
其实,去鹤岗定居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有着类似的故事,他们像一个失意者联盟,捂着生活赋予的伤疤,在鹤岗寻找慰藉和力量。
大可不必用“投资”、“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定居鹤岗的意义。
对每一个生活里的失意者来说,奢求的不是过得多好,别那么惨就行了。
一个从成都来的女孩,觉得自己有个家,心里就踏实:“你说要有钱的话,我会跑这儿?成都不好吗?”
一对从浙江来的夫妻,最喜欢鹤岗的洗浴和汗蒸,不仅便宜,还有了难得的生活:“经常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也许,这就是人们青睐鹤岗的原因——
鹤岗是一条退路。
哪怕只是想象中的退路,但它真实存在。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说着“逃离北上广”的人不一定连夜扛着飞机跑路,喊着'去鹤岗躺平’的人也不一定真的跑去买房。但‘鹤岗’的出现,让大家在内卷之余,或多或少都能喘口气。毕竟,当知道自己还有些退路的时候,心里也会轻松些。”
-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喊着逃离北上广,去小镇定居。
然而,许多去小镇的人,最后又选择回到了大城市。
的确,小城市节奏慢、物价低,但想要长久定居,其实并不容易。
拿鹤岗来说,在女孩花1.5万买房的热搜下面,点赞最高的,是这样一条留言:
这是一个无法让人忽视的信息。
事实上,女孩的工作是一名自由职业者,靠在线上画画挣钱,不需要在鹤岗找工作。
有网友总结,最适合去鹤岗定居的,其实就是画师、博主这样的自由职业者。
还有人给鹤岗支招:鹤岗应该搞成一个艺术小镇,吸引各种新文艺工作者,不妨是老城转型的方法。
所以,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一心想着在鹤岗“躺平”,估计很难持久。
纪录片《在鹤岗安家》里的康叔就说:
“现在很多人找我去帮他们买房,我说你先冷静一下,先了解鹤岗再说。的确这个城市几万块钱就能买一套房很好,但是,真正能满足你生活的欲望吗?到头来我感觉那些人还是会回去的。”
有一个鹤岗小伙,2013年离开鹤岗去了北京,如今做着互联网方面的工作。
北漂十年,他在北京依然买不起房,回鹤岗又找不到工作。
曾经,从鹤岗离开的时候,他对未来没有设想,如今依然不知道以后的路在哪儿。
他没打算回来,因为在他的印象里:
“从2000年以后,鹤岗这座城市从教育的初衷就是告诉大家:考出去,别回来。”
从来都有人背井离乡,但从来都不曾有过什么诗和远方。
是去大城市卷,还是去小镇躺?也许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要清楚自己的欲望,知道自己为何而卷,或者为何而躺。
就像一位黑龙江网友所说:
“作为黑龙江人,我最烦有人一边羡慕着这边的低房价一边张口闭口嫌弃着东北气候恶劣不宜生存。哪有那么多好事都给你赶上呢?不能生存那我们都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呗?
再客观说一句,如果你是那种没有人潮陪伴没有喧闹夜生活就无法存活的异乡人,那你确实不适合东北。但如果你是想平平淡淡过好日子,和家人共享时光,又不想子女在教育上卷的人,那你可以考虑来。”
书单君看过一部电影,叫做《缩小人生》。
电影中,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将人体缩小的技术,缩小后的人,可以去到专门的“微缩乐园”生活,用更少的成本,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人到中年的男主保罗,最大的愿望就是买一幢房子。在现实的重压之下,他接受缩小实验,去了乐园生活。
一开始,保罗的确过得不错,生活开支少了,财务更自由了。但慢慢的,他发现乐园中也有不平等,也要每天面对枯燥的工作。
此外,他还有了以前没有的婚姻危机,妻子跟她离婚,保罗的生活变得比以前更差。
电影中,保罗的欲望并没有因为缩小而改变。现实中,普通人生存的压力,也不会因为换一个地方就有所大不同。
只有活着,就有烦恼,无论到哪儿,都少不了奋斗。
法国诗人兰波说过:“对于一个充满憧憬的年轻人而言,周围是没有生活的,真正的生活总是在别处。”
该如何面对自己漂泊的一生?
一千年前有个叫苏东坡的中国人,曾给出过自己的答案——
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们没有苏轼那样的境界,但相比一直憧憬“生活在别处”,还不如多看看“此处的生活”。
就像很多人吐槽鹤岗生活的不便时,那个1.5万在鹤岗买房的女生却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今天去超市买被子,顺便买好了做汉堡扒的牛绞肉,想要做蜡笔小新里妮妮家同款的厚重味道的汉堡扒。
来鹤岗之前没有对他的超市抱有太大的期望,觉得能买到菜就好了,没想到这么让人惊喜。”
-END-
纪录片《在鹤岗安家》
《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部分来自网络。
大家好,我是书单君。
这几年,后台总看到“书米”朋友问我们,书单有囤书群吗?求进群!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我们终于建群啦,在这里,你会遇到和你一样喜爱读书的小伙伴,以及书单君给大家准备的群内专属福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