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战报不秀肌肉,这是彻底拉了吗?
双11的最后一个深夜,我在赶稿,读者群里有人发来京东链接:某大牌空气炸锅,44块钱。
几个没睡的夜猫子,迅速下手,兴奋的一宿没睡着,第二天等大部队上线,羊毛已经薅尽了,悔恨的直锤枕头。
这些情绪不会体现在各家的战报里。
再打开微博,「天猫京东未公布双11成交总额」登上了热搜,从政策异动到国民经济,网友们纷纷给出了各自的解读。
数据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没有了往常的秀肌肉,我们该从双11中看到什么呢?
我情绪的拉扯居然源于一只蟹。
在京东出具的战报中,我看到一个数据——宿迁的霸王蟹卖出超2万只。
什么叫「霸王蟹」?不过是原本在宿迁这个境内水网密布,坐拥两大湖——洪泽湖和骆马湖里产出的蟹而已。
比邻宿迁的就是我的家乡连云港,水泽丰沛,湖泊环绕,产出的蟹应和「霸王蟹」同根同源,差不了太多。
但人靠衣装,蟹靠包装。普通的湖蟹在「霸王故里」宿迁就能叫「霸王蟹」,再借助电商经济的东风,便能驰名全国。
「霸王蟹」背后站着的是京东。要知道在去年双11,仅在京东,宿迁「霸王蟹」销量同比增长600倍。到了春节,京东又以「年蟹」为主题,在2022京东年货节期间倾注营销资源大力推广,并助力宿迁「霸王蟹」除夕夜上总台春晚,名气彻底享誉全国。
所以,战报中双11活动刚开始「宿迁的霸王蟹卖出超2万只」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少农户增收能过个好年了,意味着他们拥有了「品牌」意识,意味着苏北小城宿迁的无数家庭在艰难的经济环境中能长出一口气了。
这在京东的话术中叫打造「地标产业带」。蟹不同蟹,宿迁的蟹可以,连云港的蟹不行,差距就在于前者背靠京东,能够不断实践农产品的产业化、品牌化、数字化。
用强大的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来帮助「乡村振兴」的「福利」不止是宿迁一地尝到了。
远在塞外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自从京东物流的产地仓建到了牧场边上,张志强家「多一根肋骨」的羊肉就可以通过冷链在48小时内送到全国200多个城市的消费者手中。
今年的京东双11,新疆牛肉产业带的成交额同比增长316%,云南小粒咖啡产业带增长近200%,福鼎白茶产业带增长103%。
每一个对当下环境有感知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而京东能做到这一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当电商平台都在赚「容易的钱」,收过路费、流量费,要么就是纯搞补贴型,将价格置于服务之前,并纷纷质疑京东为什么着力做物流、建货仓。如今人们能看出来,京东的努力没有一项是白费的,当不断夯实的「基础建设」一旦串联起来,对实体的带动作用便愈加明显,如京东首席执行官徐雷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所说的——货网、仓网、云网的「三网通」,不仅有效保障自身供应链稳定可靠,也积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实现降本增效和数字化转型升级。
所以,你便能理解,为什么在京东双11期间,传统十大名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能够卖出3万斤,盐滩贵族肉质细嫩的宁夏盐池滩羊能够卖出超4万斤。这背后如果没有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带动,降低协同成本的话,好东西就是「藏在深闺无人识」。
前一阵看到一个数字震惊到了我。截止2021年底,京东体系员工数已经超过42万,是中国人数最多的民营企业,超越了BAT总和。
这个数字在我看来有两方面的解读。海量的员工很多是下沉到遍布全球的物流体系中,是真正扎根到田间地头、工厂,与实体企业共生共荣的,供应链最优化分配方式是员工们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另一方面,当有的互联网企业「以轻为荣」时,拥有海量的员工团队似乎是一个逆势的「笨方法」,可当京东能在全国94%的区县和84%的乡镇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用户有口皆碑时,你就能了解他们将服务至上的憨与直。
再说实在话,要知道京东对基层员工的保障体系在业内都是首屈一指,维护他们的福祉,这是最稳人心的,42万员工背后又是无数的家庭,万家灯火,唯愿踏实。
京东是从中关村的一个小店起家的,发展壮大至今,不管是个人的命运也好,时代的红利也好,兜兜转转,基因里的「实」是丢不掉的。
再读京东战报,江苏南通家纺产业带地垫、毛毯采购额分别同比增长7.5倍、6.6倍,广东顺德小家电产业带电子秤同比增长168%,浙江安吉家具产业带户外家具采购额同比增长8.2倍。
这些数字往往在过往历年的双11战报中被忽视的,人们似乎更愿意为高企的 GMV 数字而欢呼。
而今年,我看到了,消费者的幸福是薅到了44块钱的空气炸锅,农户的幸福是霸王蟹飞到了更远的餐桌,工厂的幸福是永远轰鸣的车间,线下门店的幸福是做了十几年手机销售的汪洋,今年新开的四家京东之家门店全部实现了盈利,趁着双11,他正忙着筹备第五家门店开业。
没有庆功宴,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只是说了一句朴实的话:「从京东成立伊始,就是实体经济的一份子,我们和伙伴们是了不起的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考题:如何看待今年双11京东的以实促实?今年双11你的观察是?
你还可以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