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初中回头看:小升初不想掉队,这件事要提前规划好
文 | 米粒妈 (公众号米粒妈频道)
昨天刚跟大家分享了点高年级的学习经验,都是我最近频频“骚扰”身边小升初上岸重点中学的娃妈,获取到的第一手资料。
就说我是不是姐妹们的贴心人吧!
昨天翻了翻后台留言,也有很多“过来人”米粉分享经验,我发现老母亲们不约而同都提到了一点,语文真是越来越难了。
跟海淀两位上岸的妈妈聊过之后,她们告诉我,期中语文考试,全班只有5个超过90分的孩子……米粒妈又问了海淀普通初中的新初一的家长,说班上最高分是89分……(海淀期中统考,全海淀同一张试卷)。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的“大语文”学习。
相信大家也能感觉到,近些年语文在学科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而且无论是深度和广度,都比从前上了不只一个台阶。
教学重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拼音生字,更注重培养孩子的人文综合素养。这个综合素养,看重的还是平时积累。
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成绩可能拉不开差距,但越往高年级爬升,就越能看出差异了。
就拿写作文来说吧,有的孩子是平铺直叙的流水账,有的孩子则是引经据典条理清晰,读到古文名篇甚至能脱口而出作者的写作背景,这样的文化底蕴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追平的。
就拿清华才女武亦姝来举例吧,相信看过她比赛的朋友们没有一个不被圈粉的。她在《诗词大会》上的惊艳表现,我和米粒至今还会时常翻出来重温呢!
米粒妈觉得,她最打动我的一点,不仅仅是能背诵超多古诗词,而是能把那些诗词融会贯通的掌握。她对诗词的作者、写作背景、当时的社会环境等等如数家珍,这就很厉害了有没有!
我这么跟大家比喻一下,读《唐诗三百首》只需要一本书,但它背后,其实是可以拓展出一整面书架的内容。
有些孩子学古籍和文言文的方法,就是抄字词句、背古诗词、刷一张张考试卷。
孩子们面对这样的学习方式,很容易产生疲倦,久而久之会觉得文学是枯燥乏味的,再也不愿多读一本书。
但其实“每个中国孩子,骨子里都是热爱文学的,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反而让‘死记硬背’打击了兴趣!”
因为真正好的学习方法,从不会把孩子圈在固定的学习模式里,现代的文学学习是要从语言、语感、情感、书写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齐头并进。
有了这些,孩子提升的是整体的文学素养。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标准,人文教育也都是重要的考量内容。
比如哈佛大学,就有《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中,蔡元培校长提出的: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可以说,拥有好的人文素养,是孩子面对未来最大的底气。
想要培养人文素养,首要的就是大量阅读,这个是基础。
但,有没有捷径呢?当然也有,在阅读之路上,如果能有一位懂行的老师带领孩子入门的话,完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米粒妈跟大家推荐过好几次沪江人文素养训练营就是这样的。这里的老师讲课的方式特别不一样,专门以“讲故事”的授课方式让孩子轻松学习、记忆古今中外的文学知识,并且实现政治、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的拓展。
一段时间学下来,我觉得这样的方法效率特别高。比如讲一首古诗,老师会从历史背景入手,逐渐细分到作者生平、写作技法、作品、段落等,帮助孩子先构建起逻辑框架,再逐步填充知识细节。
而且几位老师也太有魅力了吧!
先说名师姜天一,米粒妈相信很多爸爸妈妈们也都非常熟悉。
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他,不仅学识渊博,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更是十分圈粉。在他的课上,总是少不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因为课讲得活灵活现,孩子非常喜欢,很多家长都被拉着一起学习。
他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教学时运用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
而这套体系的亮点则在于【破】和【立】!
破,是指重新排列组合了教学内容。不按作品来教,而是按作家来说作品。
这样教会让孩子对作品的印象更深刻,就像是在听故事一样听课,整体的历史感也会更强烈。
同时,由大背景入手,孩子的大局观更强,对课程的逻辑更清晰,记忆自然更加牢固。
立,是指用贯穿文史哲的感觉,更接近于国外通识教育的教法。
光看米粒妈总结还是不够直观,咱们来看看姜天一老师怎么讲《王之涣》。
姜天一老师的教学方式,真正诠释了什么叫“深厚的文学底蕴、过人的教学技巧”。
体系上采用“三线贯穿”,每个年级都用古文、阅读、作文三种课程穿插进行,将听、说、读、写融会贯通,达到输入到输出的全程循环。
这套体系的用意,是希望用古文课打好国学基础,用阅读课构建对文学史的认知,用作文课将渊博的积累与丰富的情感体验落诸笔端,最终实现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当知识足够丰富时,辅助信息会汇聚成一个立体的概念,帮助孩子纵向、横向地记忆知识点。
拿诗仙李白来说,老师们会先介绍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现状,接着说李白,特别是其作为诗人、剑客、隐士的传奇经历;
然后自然地引出李白抒发豪情壮志的五言《侠客行》,以及他在游历奇丽山川留下的千古佳作《望庐山瀑布》。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李白每一首诗所要抒发的情感,还能明白他遭遇了什么,为什么写以及为谁而写。
这样的内容体系,会帮助孩子建构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逻辑框架,有了这样流畅的脉络感,再去填充知识细节,会让孩子们学起来也更轻松、愉快!
很多时候,孩子们能不能接受一门课,老师很重要,因为书毕竟是死的,要把书说活,就得靠老师了。
沪江人文素养训练营的课不完全是姜天一老师一个人讲,还有其他毕业于北大、北师大等学府的教师参与,重点是,他们的知识储备量非常大,并且讲课特别风趣幽默。
比如这位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赵伯奇老师。
看完这节《豌豆上的公主》就会发现,赵伯奇老师的国外文学功底确实深厚,他结合了安徒生的生平进行剖析,不仅是给孩子们讲了故事,还带他们读懂了童话故事里的隐藏含义。
而这个沪江人文素养训练营,就是沪江网校倾力研发的课程,由姜天一、赵伯奇等老师精心打磨。
覆盖古今中外,致力于提升孩子的古文鉴赏、阅读理解、行文写作三人文素养核心能力。等不及的米粉们可以点击小程序报名,抢占名额!
如果说米粒最看重老师讲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那么米粒妈更看重的则是课的丰富性和深度、广度。
当我打开的课的目录时,我惊呆了!
这么说吧,它从诗经、先秦诸子到托尔斯泰、海明威、川端康成……
几乎串起了整个中外文学史,帮助孩子提升人文素养、由内而外地培养气质。
从先民歌唱的《诗经》,浪漫主义之大成《楚辞》,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散文: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鬼谷子……
到从东汉末期到魏晋南北朝的“建安风骨、魏晋风流”;无论是曹操,还是陶渊明的诗歌文章,都称得上情感朴素、明白流畅……
见证唐朝从鼎盛走向衰落,那一路上王勃、孟浩然、李白、杜甫、李商隐等赫赫有名的诗人、词人的趣闻轶事;再感受一番婉约派的柔婉、豪放派的气魄……
还可以赏析元明清、近现代优秀作家们的作品。
中国文学之外,也体现了世界文学的发展脉络:世界文明起源,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北欧,它们的文明、文学、神话、史诗、悲剧,都得以一一展现。
这样丰富的资源库,足以称得上是一座文学图书馆了!
沪江人文素养训练营内容设置(上下滑动查看)
一段时间下来,米粒妈感觉收获很多,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整个学习和思考的体系,真的受益匪浅。
我找到品牌方的负责人聊了一下,发现他们非常有情怀,他们开设这个训练营的用意,就是希望帮孩子们用古文打好国学基础,用阅读构建对文学史的认知,用创意表达将渊博的积累与丰富的情感体验落诸笔端,最终实现孩子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课上,孩子可以学习历史、地理、政治、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构建庞大的文学知识体系;
课后,还有助教老师贴心指导,帮助孩子巩固知识点、拓展兴趣。
录播课的形式可以反复观看,孩子们听着故事就掌握了一个又一个的知识体系,学习也可以这样津津有味。
这么好的课,米粒妈真心想推荐给大家尝试一下。
米粒妈跟品牌方磨来了14节体验课,每天一个学习主题,老师不定时分享文学知识点,7天时间免费畅听!但名额只有300个,赶快点击小程序报名先抢位!手慢真的补不到了!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