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夜袭徐州」事件后,河南最该上热搜的一群人,被忽视了……
作者:桌子先生
来源: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01
▼
先是徐州发布了一条公告:
“昨日凌晨,未经提前沟通,郑州市先后三批26辆大巴车载客抵达我市……”
“夜袭徐州”,一时间,热搜爆了。
这件事在网上引发轰动后,郑州方面的“知情人士”就回应:
第一,此事早在之前河南就已经与江苏沟通,只是沟通比较晚。
第二,送回来的有很多是江苏人的打工人,鉴于之前富士康员工走路回来的教训,这一次他们安排大巴车接送。
第三,这些来富士康打工的江苏老乡,虽然只工作了一周,但河南发放了1万元的补助,并安排专车送回家,河南无愧于心。
对于这件事,双方都各执一词,你一来我一去,在网上引发了巨大的讨论。
这个话题吸引了14.4亿人的累计阅读。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双方你拉我扯陷入僵持时,郑州又爆出了“奥特曼事件”。
有人在姓名一栏输入“奥特曼”虚拟人物姓名,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
一时间,河南郑州又被顶上了热搜第一。
现在的河南,可谓是站在风口浪尖上。
它吸引了大众的关注,引发了一大波人的站队和讨论,甚至还有一些网友在相互攻击和谩骂。
但我想说的是,这些官方之间沟通存在问题也好,还是APP有漏洞也罢,它们都很快得到重视并恢复正常。
而一些真正需要被看到的河南人,却被一直忽视。
在这些巨大的流量和关注之下,一些远方的哭声我们却听不到。
疫情之下我们都很难,但还有一些河南人比我们更难。
他们就是河南的种菜农民。
早在11月17日,家住河南汝州市的姚先生一直在网络上发布求助视频:
“我们这里今年蔬菜滞销的情况很严重,有些人家已经用机器把整片白菜地犁掉了,虽然不忍心,但也没办法。”
像姚先生这样通过发帖来自救的菜农不在少数。
打开视频网站,到处都是河南菜农求助的声音和片段。
有人十万多斤芹菜怕烂到地里,只要四毛钱一斤。
他说:这么好的菜卖不出去,心里哇凉哇凉的,一下子冰到根里了。
有人四万斤生菜还在地里,要是遇上冻害天气,这四万斤菜,就只能白白冻死,扔掉。
农民们起早贪黑,勤勤恳恳种下的菜,到最后以这样的方式处理,想想就心痛不已。
这些种菜的农民,他们一年的收入就靠这些蔬菜,一家老小读书看病的钱全指望这里,可是这些蔬菜却全部烂在地里。
一个河南菜农蔬菜滞销,心里窝火,面对妻子指责时崩溃大哭:
我不想多卖吗?你赖我干啥赖我?我这一早出去,才卖90块钱!
说完,这个年过半百的男子,哽咽着哭了起来。
这个寒冬,对于河南菜农来说,注定如此难过。
老家在河南省滑县的记者杨桐说:在他们老家,今年的萝卜、白菜降价到一两毛(每斤),也很少看到有客商来收,回乡的路上,扔的都是菠菜、香菜,当地人吃都吃不完。
一位商丘的菜农哭着对他说:几十亩萝卜,8分钱一斤都没人要。要烂在地里了!
眼看着要“上冻”了,为了给下一季的农作物腾地方,菜农们只能将长势良好的蔬菜,碾得粉碎。
这些“毁菜”的做法,即便是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那种悲伤和绝望。
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深知“土地”二字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多么厚重的情感。
几亩薄地,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生计,肩负着一对老人的后半生,也延续着无数孩子的希望。
若不是万不得已,谁会愿意亲手毁掉自己的成果?
这些滞销的菜农,有的来自河南汝州,有的来自河南商丘,有的来自河南南阳……
他们都是中原大地上,最朴实,最普通的那一个父辈的缩影。
他们的一生,辗转于农村和田园,被贫穷所桎梏,唯一的心愿,不过是老天能风调雨顺,地里长势喜人。
但,谁都不曾想到,今年没有天灾,没有虫害,却被疫情困死在这里。
疫情在全国各地爆发,致使各个地区不是“交通阻断”就是“封控小区”。
收菜的中间商出不来,种菜的农民进不去,再加上中间的重重关卡,蔬菜的流通,成了最大的困难。
然而,疫情之下,人能等能熬,菜不行。
蔬菜属于新鲜食品,不能长时间保存,一旦销不出去,就只能原地毁掉。
据了解,仅仅河南汝州,今年滞销的蔬菜就令人咂舌:
小葱滞销350.805万公斤,菠菜93.145万公斤,白菜19123万公斤……
蔬菜滞销,已经成为了当地最难过的一道坎儿。
原本有着“蔬菜之乡”美誉的河南汝州,今年成为了“绝望之乡”。
因为滞销蔬菜太多,河南甚至都惊动了央视。
央视用一整版报道蔬菜的物流梗阻问题,河南的相关部门也正在尽全力解决这个问题。
甚至河南的一些公益组织,也在爱心助农,帮这些农民把信息散布出去。
但即使做了这么多,对河南农民依然是杯水车薪。
他们的蔬菜和瓜果正在以分钟为时间烂在地里,欲哭无泪。
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河南,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
全省将近一亿的人口中,农民,就占了44.57%。
这些人,顶住了河南的半壁江山,但,他们却是全国农民中,最难,最委屈的那一群人。
为什么这么说?
河南将近上亿人口,但人均耕地面积仅1.12亩。
而河南,却一直承担着中国“菜园子”的职责。
仅汝州一个地方,往年只留10%的蔬菜供本地,另外的90%,销往山东,湖南,河北……
也就是说,河南菜农,用一己之力,在最少的耕地面积上,养活了全国人民的胃。
有人不解,他们没有别的出路吗?一定要种菜?
还真没有。
河南的定位是“农业大省”,这个称号,就注定了他们不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其他。
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必须要保障中华民族的生存问题,一旦爆发世界危机,土地要养活人民,河南人,责无旁贷。
它不仅要养活自己,更要在全国十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养活十分之一的人口。
一位河南的相关人士曾告诉一位自媒体人:
他们也想发展工业啊,也想发展一下工业用地。但是没办法,心思一动就被按下去。
他们是全国因为土地问题被罚得最多的省份。
不是不想发展,而是为了人民的温饱,它们不能。
大部分的河南农民,他们没有其他的生存技能,祖祖辈辈教会他们的,就是靠天吃饭,地里刨食。
眼前的这几亩薄地,就是他们一生,辛辛苦苦将地伺弄好,将菜种植好,就是功德圆满,却没想到碰到了疫情。
河南的农民,承受了中华民族一半的苦难。
2021年,河南发生了一场几十年不遇的水灾。
家园被冲,人畜被淹,蔬菜被毁。
这些悲剧故事里,首当其冲的,是河南的农民。
一场大雨,将他们这一季的辛苦打得七零八落。
大雨过后,菜农们在没过腰部的水中,将玉米粒一粒一粒捡起来。
有人疑惑:为啥去捡?再去买点不就得了?
你不懂。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庄稼就是他们的命。
也是那场大雨,河南濮阳一位农民,跪在泥泞的田地里捡花生。
她身上被泥水打湿,甚至连头上都是泥巴印子。
但她丝毫没有在意,只是专注地捡着自己种下的花生。
因为这仅剩不多的花生,是他们全部的希望。
这就是中国最辽阔的土地上,最残忍而真实的模样。
但遇到了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站出来的是他们。
武汉疫情爆发的那一年,光河南菜农捐的蔬菜总量,就排到了全国第二。
仅开封一地运往湖北的蔬菜,就占到河南全省总量的61%。
洛阳市竹园沟村,武汉疫情时,捐了十万斤大葱。
当时,因为疫情,没有机械进场。
村民们就起早贪黑,生生用手拔出了这十万斤。
要知道,这个村还是一个出名的贫困县。
但只要是支援自己的同胞,他们二话不说。
同样也是武汉疫情那一年,一个纷飞的雪夜,河南洛阳果农将50万吨果蔬送到了武汉。
他们从来都说不出天花乱坠的漂亮话,但那些质朴的,厚重的表达,他们从不吝啬。
今年4月,上海疫情严峻,无数人避之不及。
朴实的河南人,这一次又站出来了。
他们先后四次捐赠蔬菜,总计达1132吨。
为了减轻上海的分发压力,他们早在河南完成了配菜分拣和装箱,直接送到上海居民手中。
这就是河南的农民。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最原始一代人的样子。
他们从不多言,也从不抱怨,只默默地行动付出。
他们把苦难揉碎了,掰烂了,混在汗水里,扛下所有的一切。
白岩松说过:河南是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
而今,我想说:这几千万的河南农民,他们的血液里,一直流着这个民族最纯粹,最朴素的东西。
忘了热搜上那些唇枪舌战的事情吧;
忘了网上的那些谩骂、攻击和嘲讽吧;
多去关注这些他们。
如果有需求请尽快找他们购买,他们才是真正需要被看见的人。
以前,是他们每一次都在挺身而出。
抖音:@今视频 @河南广播电视台 @九派新闻 @大余发布 @洛阳网 @中国新闻周刊
👇👇👇
点个“在看”,一起为河南加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