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数字经济向“实”而生

数字经济向“实”而生

公众号新闻


当下中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不断走深向实,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升。
作者 | 刘远举
来源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上个月发布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随后,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作了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这可以看作对过去的回顾,以及对大会政策的落实。

大会之后第三天就发布这个报告,这或许是日程巧合,但也反映了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实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报告特别提到了数实融合的一系列趋势:当下中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不断走深向实,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升。

截至2022年7月底,“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形成一系列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全国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个,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9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助力制造业降本增效。智能制造工程深入实施,通过智能化改造,1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2%,资源综合利用率平均提升22%,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运营成本平均下降19%,产品不良率平均下降24%。

当下数实融合已经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11月9日,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9.8%,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数字经济以基础设施的方式,融合进了实体经济,产业创新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报告数据显示,仅仅在2021年,“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就超过1800个,覆盖钢铁、电力等20多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

数字经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

在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案例层出不穷,远程医疗、线上办公、人机交互、智慧粮仓等展示引人注目,不少服务已进入高频应用阶段。


其实,出现这个局面,一方面是政策促进,同时,也是规律使然。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是服从对立统一规律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相互转换的关系。“数实融合”不但是数字技术服务实体经济,某种程度上,它本身就是实体经济。


在经济循环中,随着服务内容的演进,技术也在不断进化,进化自然会找到自己新的出路。


以NVIDIA为例,它最初是做游戏显卡芯片GPU,随着游戏的发展,GPU越来越强大,如此强大的芯片,如果只是作为显卡就太浪费了,于是,2006年NVIDIA发布新一代显示芯片GPU G80,正式推出通用计算单元概念(CUDA)。


所谓通用计算,指GPU芯片不但可以处理游戏图形,也可以处理一些原本由CPU处理的计算。


当时的一家IT媒体评价:G80远不止一个新的GPU那么简单。但那个时候,没人会想到如今CUDA有如此广泛而重要的用途,涵盖了区块链、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规模并行运算等多个方面。现在,NVDIA也成为人工智能、数据运算、自动驾驶的底层芯片提供商。


本质上,图形芯片不断发展的运算能力,全部源于消费者为更精美的游戏画面支付的意愿,所以,某种程度上,NVIDIA正是在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才发展出了能够服务实体经济的“硬核”技术,促进了自身发展。


数字经济本身是生产关系的新的组织形式,在这种组织形式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催生新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某种程度上,谷歌在做量子计算机,亚马逊在做载人航天,Meta做元宇宙头盔,皆出于这样的规律。


数字技术是全球实体产业竞争的重要一环


这种相互转化,现在变得越来越快,不再像NVIDIA那样,需要几十年才转向人工智能、通用计算。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成熟,普遍开始进入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实”的阶段。


制造业的本质是改变物质的形态、结构,这就涉及到能量、信息两个维度——能量在信息的指导下改变物质,比如一张加工图纸,本质就是指导能量改变物质的信息。


在工业革命阶段,是热机、电机等机器弥补了人类肌肉能力的不足,从而提升了人类改变物质的能力。但人类改变物质的能力,还需更进一步的精细化,这就需要更精密、精确、庞大的信息。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信息技术广泛使用,提升了人类在数据存储、信息处理分析等能力,本质上是人类改变物质的信息能力的提升。这是从基础层面改变制造业。


比如,瑞泰马钢和腾讯云落地了全国高温耐火材料行业第一家“透明工厂”,利用数字孪生、动态3D大数据可视化、AI数据应用分析等新技术,帮助工厂提升生产效能、降低故障率,同时,大幅降低生产能耗,有效实现节能减排。


通过数字工厂,专家、工程师可在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直接监控、操控物理世界的产线和设备,推动产线生产管理实现故障回溯、实时监控、工艺改进,实现远程高危作业、设备检修。这些技术,都是当下的热门技术,非常快地就应用到实体经济中去了。这反映了当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正在越来越快、越来越紧密地结合。


这也正是数字经济的最大特点,它并非单独的、孤立的产业,而是一个可以叠加在其他产业之上、帮助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所以,数字技术对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未来全球竞争的重要维度。


数实融合是规律也是机遇


既然是规律,那么就会有普遍性。目前,数字科技企业响应政策,顺应新形势,尊重技术发展的规律,切换盈利模式,发挥数字科技优势、赋能实体经济,已经是一个普遍趋势。


近年来,腾讯加大拥抱产业互联网,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积极推进“数实融合”。目前,腾讯输出超过400种产品及解决方案,从底层操作系统,到前端SaaS应用,以及智慧农业、智慧工业等各行业实体经济解决方案,联合超过9000家合作伙伴,助力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增效提质。


阿里巴巴也正在加速推动数实融合。在北京冬奥会期间,阿里巴巴利用沉淀23年的数字技术服务百年奥运数字化,阿里云支撑赛事运营所需的核心系统100%上云。阿里巴巴计划利用阿里云的自研技术产品优势,针对新能源汽车、金融、医疗等对算力、对智能有极大需求的高潜力行业,推出相应解决方案。


京东也表现出了类似趋势。过去三年来,京东累计用于商品采购、基础设施、技术研发、物流履约、员工薪酬福利、品牌商家扶持等实体经济相关投入总额超过2万亿元。


数字经济在助力实体经济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自己的发展。以腾讯为例,用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引擎驱动,实现收入结构向“实”跃迁,其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显示,代表数实经济的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同比增长4%,营收占比达到32%,再超网络游戏板块,成为腾讯发展的关键引擎。


应该看到的是,我国数字经济还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等问题。突出表现在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相对较慢、数字鸿沟亟待弥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还需完善四个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企业,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正如中央领导人所指出的那样,“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在助力社会中发展自身。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公众号“秦朔朋友圈”。本微信号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您认为此文涉及侵权或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非媒:中非数字经济合作助力非洲脱贫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海波: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以新型工业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港媒:中马数字经济领域合作潜力巨大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福田)招聘:几何约束计算算法工程师、图形学算法研究员、研发项目经理等获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云天畅想为数字经济提供稀缺高端算力推荐全文 | 赛迪: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报告疫情放开后,经济复苏还有多远?【数·未】论坛助力中国数字经济砥砺绽芳华 奋进正当时——UCMT秋季系列毕业典礼暨数字经济主题论坛(深圳场)圆满落幕第二届琴澳数字经济论坛成功举办,延展数字经济热门领域探讨转型升级专题:解读中国经济新动向系列直播之数字经济篇湖北:擘画新蓝图,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活着(五)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有“换道超车”的机会 | 行业观察专访东旭集团执行总裁宋亚滨:向“光”前行,向“上”发力向“阳”而生?写在感染峰值到来之前脚踏转型“实”地,仰望数字星空2022的九月琐碎:在路上新华网:2022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报告关于毛主席遗体的处置意见经济向左!政策向右!下一阶段将全力稳增长规模30亿,武汉长江数字经济产业基金设立联商2023新年献词:心有美好,向“阳”而生老照片:80年代的纽约直播预告 | 新动能、新机遇:深度洞察数字经济娄岩一周诗词四首社论:用包容之心让经济向阳而生我校签约成为“上海法院数字经济司法研究及实践(嘉定)基地”战略合作单位 校长叶青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新闻第39期 | 数字经济时代反垄断立法的创举——从《数字市场法》看欧盟平台经济规制新思路宁波保税区金融科技(区块链)产业园:乘“数”而上,构建场景化的数字生态圈2022全球数字经济峰会首届数字技术悉尼大会盛大召开走进中国数字经济“24小时”马斯克接手第一周推特用户增长创新高;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占 GDP 比重为 39.8%;学而思发布“学家优品”……关于数字经济,习近平在G20会议上如是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有“换道超车”的机会数字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