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逸尘11月月初,鄂尔多斯一则“人性化防疫通告”刷屏,温暖了无数人。防疫的前提,是看见每一个具体的人,是看见他们的悲欢。像是“首尾呼应”一般,11月月末,鄂尔多斯再度成为一股清流。28日晚,鄂尔多斯深夜发布通告:寒潮来袭,停做核酸!此次寒潮比冰箱还冷,鄂尔多斯的通告却比春天还暖和。无他,有人情味,就能看见顶着大风雪冒着被冻坏的风险,以及感染病毒的风险排队做核酸的荒诞。否则,为了做核酸而做核酸,为了阴性“证明”因噎废食,便意识不到问题出在哪。鄂尔多斯这次,又给全国各地打了个样,指出了一条“新思路”:楼上瘫痪二十年的老大爷,被热心自愿者每天抬下楼做核酸,经过20多天的不懈努力,大爷终于确诊了。这是一种缺乏逻辑的、廉价的自我感动,看似充满了“温度”,实则好心办坏事。但“绿码”是死的,人是活的,过度依赖的结果我们都看到了。还有更离谱的新闻:出生仅26天的宝宝在家很安全,没有感染新冠的可能,却被连续两天做核酸。魔怔背后透露的“不自信”,抹去了常识,夺去了人的判断力。“你们现在做核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还是为了拿到24/48/72小时的阴性证明?或者两者都有?”人毕竟不是食物,用“保质期”衡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未免失之严谨。打一个比方,当蚊香卖上千块一盒时,就有人专门养蚊子了。这不,核酸检测几乎遭到了垄断,核子华曦成了“呼风唤雨”的龙王。这几天“站”在舆论中心的张核子,关联了89家公司,“战绩”十分突出:累计核酸检测超7亿人次。当然,全网追问的张姗姗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核酸成了资本逐利的工具,“‘钱’景无限”不再是口号,而是赤裸裸的现实:讽刺的是,见识到核子华曦的“实力”,是因为其违规超10次没被公诉,多次被罚仍中标核酸检测项目......如此“神通广大”,是时候好好查查了,收了这“乱赋阴阳”的“神通”。“核酸乱象不止,疫情永无宁日,已经到了非重典不能止乱的时候了!”鄂尔多斯式的温暖,核子华曦的冷血,类似的对比不胜枚举。他们只会重新定义什么叫“普通家庭”,什么叫“清者自清”。彻查的同时,一座“实力不允许低调”的城市上了热搜。网友纷纷求证,柳州是不是唯一不使用核酸机构测核酸的城市?柳州卫健委发布的城区社会面核酸检测采样点也证实了网友的说法。原来,没有“龙王”垄断“阴阳”的地方,本土新增可以控制为0,没有大规模的疫情爆发,长时间的封控。很快,柳州有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称号:病毒绕着走的城市。甚至还有人杞人忧天地问,如果都去医院做核酸,不就不够用了?说着说着,可能还摆出特朗普在2020年5月那段被群嘲的采访:“当你检测,就会有病例。当你检测,就会发现人出了问题。如果我们不做任何检测,病例就会非常少。”事实证明,柳州就是这么做的,而且成功跻身“防疫优等生”,把“第二名”甩得很远。“各地不要继续大规模建方舱医院了,如果建那些方舱医院的目的包括收治全部无症状感染者,尤其要把那部分需求排除掉,或者打个大折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评估新冠的危害,明白了居家隔离自愈是更好的选择。胡锡进建议,“把停止或压缩建方舱省下来的钱用于增加正规医院的床位特别是重症监护的床位,还要加强医疗物资储备。”重症毕竟是少数,比起感染病毒,大多数人更关心的其实是,被“停摆”的生活能否重新“开张”。“疫情防控是为了防住病毒,不是为了防住人......不管采取什么样的防控措施,都应该是为了让社会能够回归正常,让生活尽快回归正轨......”广州七个区允许长期居家老人、每日网课学生、居家办公者等无社会面活动人员,如果没有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全员核酸筛查。不仅如此,广州还为返乡人员准备了300元购物卡,把“人情味”贯彻到底。重庆明确“无疫小区”“无疫社区”不参与全员核酸检测。一些地区尝试核酸自采。
这一波波操作,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别再让核酸检测机构“控制”普通人的生活了。
如今的防疫,更应该侧重心理“防疫”。
这不是核酸检测层面上的“阳性”,但“杀伤力”更大、更广。
11月29日,国家疾控局表示:
“长期封控不仅极大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还容易造成焦虑情绪,引发生活困难,这种情况必须予以纠偏和避免。”
换句话说,重视人的心理健康,无形中,也增加了普通人抗疫的“免疫力”。
是时候重新认识新冠,为新冠“祛魅”了。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谭晓东说:
“奥密克戎变异株5.2系列传播力很强,对健康的危害有限。而且在健康的危害有限当中,从我们现在所收集到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来看,主要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以无症状感染者为多。”
“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绝大多数都是轻症或是无症状,临床症状也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所幸,很多人意识到了这点,不再污名化确诊患者,而是用同理心接纳对方,共同抵御病毒的“侵袭”。前两天,一段发生在北京慧谷阳光的视频在朋友圈刷屏,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化成一股暖流“补充”为勇气。视频中,2岁儿童核酸阳性,父母为了不拖累邻居,决定带孩子去方舱。“我给您提个建议,您先回家里,把所有的信息都确定好了,再做决定。”
邻居们迅速形成统一的共识:带孩子去方舱还不如待在家里,有什么事大家可以一起想办法。事情的结局颇有胜利的意味,邻居的挽留起了决定性作用,他们一一弯腰签字认可,留住了小朋友一家。阳性不可怕,可怕的是遭遇简单粗暴的对待,加以心理上的“隔离”。断绝了人与人之间纯粹的爱,疫情就会长出獠牙,恐慌的情绪笼罩人心。政策上有温度,再加上人间的真情做“防护”,“里应外合”之下,战胜疫情便是可以预见的事。
↓ 往期文章 点击阅读 ↓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