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社交能力会影响孩子成长吗?教你如何应对
一般说来,大家会认为,一提起社交能力就是交朋友。其实,社交能力包括很多方面,一个是专业的方面,社交圈的交流、和人谈判什么的;还有一个是个人成长方面的,包括交朋友和个人魅力。
如何从小系统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也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帮助孩子从容面对新的学习环境。
第一 家长是孩子社交的第一任老师
很多家长认为到学校之后的同伴交往才是社交,其实父母才是每个孩子最初的社会交往,孩子最早通过与父母的交往习得社会经验。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博士曾指出,孩子的同龄交往是他的亲子交往经验的延续。如果孩子日常社交场景中不爱说话,那么家长就要从自身行为做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说过,儿童的很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别人的做法,模仿学到的,家长其实就是孩子社交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长如果希望孩子有良好的社交能力,首先自己要对社交持开放的心态。
第二 有的孩子缺乏接话能力
当孩子在社交中有了表达的欲望,接下来就是要锻炼如何说,具有良好社交能力的孩子往往思维比较活跃,具有良好的即兴表达能力,这其实是孩子联想能力、词汇量和见识的综合体现。
为了锻炼孩子的接话能力,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例如故事接龙。激发孩子想象力,让孩子逐渐能领导故事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标志着孩子能够在聊天中即兴的发起和引导话题。如果孩子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即兴表演的能力,家长就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社交问题了。
第三 通过虚拟环境让孩子熟悉社交
当孩子面对一些特殊的社交场合,往往会出现“不敢说”的情况,在融入新集体、面对公众表达及与别人发生冲突三种社交场景,孩子往往会出现不敢说的情况。
心理学家有了一个观点:人类往往对未知环境感到恐惧,是因为人类进化过程中需要对身边的环境可控。
其实孩子也是一样,上面三类社交场合都是孩子很少遇到没有安全感,不知怎样应对,往往会出现不敢说话的情况。孩子一般会经过这样三个阶段,从未知场景的恐惧、已知场景的适应和熟悉场景的精通。所以针对孩子不敢说的社交难题,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解决。
1. 模拟社交场景,让孩子适应
大部分孩子面对人多的场合,都会流露出不敢表达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给孩子创造社交的场景,比如设置家庭演讲比赛,或在家召开生日party,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玩。这对性格有些内向的孩子来说更为重要,他可以通过这样社交场合锻炼表达的胆量和能力,同时结识自己的“小团体”,有助于获得社交的自信感。
2. 带孩子表演故事,模拟社交
融入一个新团体的技巧,比如巧妙运用赞美。但这些技巧如果不经过“演故事”式的场景模拟,孩子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在结束后对孩子进行赞美,但赞美不能太笼统,要具体并且提出要求,这样融入新集体的概率就会增加很多。在场景的演练中,家长可以通过设置难度,不断提高孩子面对各种场景的能力。
第四 没有人出生就是社交高手
在日常活动中会出现各种事情,比如针对简单的冲突、日常比较友善的玩伴,要用语言冷静的表达感受,说服对方。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形做出什么样的表达。
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就会习得面对这些复杂场景的能力,都是通过不断地演练,才成为解决这些社交问题的高手。
美国社会学教授 AnnetteLareau在《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曾采访了88个美国家庭,她发现美国的工人阶级倾向让孩子“自然生长”,美国的中产阶级更倾向于“协作培养“,协作培养包含从小带孩子参加一些团体以锻炼社交,参与种类繁多的课外活动。
中产的孩子因此从小受到的社交能力的培养,比如如何融入一个团体、如何要求公共机构提供更好服务。
我们必须要重视儿童社交问题带给孩子成长的困扰,社交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
而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追其根源,在于早期家长的引导和协作培养,故事在孩子早期社交力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