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场戏,他被拉下神坛,冤吗电影2022-12-02 16:12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近几年,一些经典电影风评反转。很多人怀念的《泰坦尼克号》,成了一部「三观不正的出轨片」。去年重映的史诗巨作《指环王》,在大批一星差评里被骂「又臭又长」。就连一部四十年前上映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也不例外。主人公是影响世界的圣雄。现如今却被不少人拉下神坛,甚至贬得分文不值。舆论愈发撕裂、激烈,让人看不懂。但也恰恰是这样的魔幻现实,让鱼叔觉得有必要重温这部电影。四十年过去,我们依然需要——《甘地传》Gandhi甘地,教科书里的人物。他是带领人民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国父。为他拍摄传记片,自然是兴师动众。光是群演就多达30万名,超越《战争与和平》成为影史之最。片中人山人海,共同簇拥着甘地,十分壮观。《甘地传》被公认为最成功的传记片之一。斩获8项奥斯卡大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主演本·金斯利,也凭神还原的演技获封影帝。左为现实,右为角色然而,几十年过去,甘地在国内遭遇大量恶评。「圣雄」变「圣熊」。连带电影也平添了不少讨伐的声音。原因正是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的观念。这与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有相似之处。十几年前有一部国产片曾经试图拍出这一思想。可惜仅仅触及皮毛。《墨攻》而《甘地传》则尽力做到了不加评判的深度还原。电影里有两场戏,也因此引来巨大争议。第一场,抵制盐厂。当时,英国政府垄断了印度的盐业,不断提高盐的价格。这让民众苦不堪言。在甘地的领导下,许多印度人民到盐厂抗议。他们排成长队,向前推进。面对棍棒不退缩,也不反击。一排人被打倒了,就立马扶到一旁救治,换下一排顶上。如此这般前赴后继,从白天一直持续到晚上。沉默中,鲜血已横流。而更残酷的是第二场戏,阿姆利则惨案。当时,虽然法律规定不准集会,但许多民众们都被甘地打动,自行举行集会和抗议活动。同时,他们都谨记甘地的教诲,不去反击。但可惜的是,这样的行为并没有唤起当权者的良知。阿姆利则集会上,上千名群众成了英军机枪下的活靶子。许多人无路可逃,跳入深井。积聚在一角的惊慌群众,被赶尽杀绝。妇女小孩也没有幸免于难。最终,1516人受伤死亡,震惊世界。而甘地自己,也多次被暴打、入狱。十几次绝食抗议,直至没了人形,奄奄一息。甘地生命中最后一次绝食抗议,刚刚告一段落之际。他就被异见者一枪杀死。一生反暴力,却死于暴力,看上去不免讽刺。而如此触目惊心的代价,只为践行「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这真的有必要吗?真的值得吗?就像很多人吐槽的,甘地的思想现在看起来很不现实。甚至难以理解。不少人也因此批评他愚蠢、像个疯子。而印度人民对他的拥护,似乎只能往宗教式的精神感召力方向解读。可真是这样吗?其实,当我们跟随电影回到甘地的时代。便会发现,甘地的所想所为并没那么天马行空。当时,他面对的是一个近乎「疯狂」的现实。他的尊严、权利,被肆意践踏。连自己的家都不能称作是家了。警察可以任意进入并且要求查看住在里面的任何人的证件,而且并不违法。有色人种仿佛低人一等,要随身携带通行证才敢走在街上。路上的白人小混混都对甘地出口成脏。小混混扮演者是丹尼尔·戴-刘易斯而在这样的环境下,甘地只是遵从理性,做了他认为正确的选择。意识到不公,并试着去改变。当然,仅仅靠玄之又玄的信仰,绝不可能实现他的目标。首先,甘地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律师的职业背景,令甘地的觉醒来得很早。二十几岁时,他去南非处理案件。明明买了头等舱的车票,但却被白人乘客和乘务员出言侮辱,觉得他不配座头等舱。尽管他极力证明自己的律师身份,出示了自己的名片。但还是被狼狈地赶下了火车。或许正是这个崩溃的一瞬间,让甘地下了决心。他熟悉法律,懂得法律的界线在哪。非暴力,实则也是保证自己处于法理上正义的一方。因而,不同于其他人通过暴力反抗,杀警察的观点。他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式——「我也愿意为此牺牲,但我不会为任何理想杀人。」于是,他发表演讲,号召大家一起烧掉通行证。全程冷静、理性,摆事实,讲道理。其次,甘地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他认为,真正的反抗应该要先看到大多数人的苦难。「除非,我们和那些顶着烈日做苦工的多数同胞同甘共苦,否则我们就不代表印度,也不能以国家之名,对抗英国。」因此,甘地走遍印度,真正体验老百姓的生活,看到印度的疴疾——「贫穷是最糟糕的暴力。」英国政府和地主们沆瀣一气,通过垄断,控制市场,低买高卖。同时,还逼迫民众工作却不给薪水,甚至连水都不给。这导致民众连饭都吃不上。于是,他号召民众通过罢工、抵制英货来达到威胁英国政府的目的。这相比暴力反抗更容易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也更能给英国政府造成影响。最直接的是罢工之后,英国政府的官员们也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不得不派军队接管电报局。同时,甘地带头织布制衣,由此让女性也能参与到行动中来。而在当时,女性地位低下,被认为不应该插手公共事务。甘地心系民众。而他不只看到了人民,更看到了敌人,觉得敌人和自己有一样的良知和弱点。因此,他反对用暴力争取权益的同时,也坚决反对施加给敌人的暴力。在被捕时,他总是泰然处之,呼吁民众不要因此发起暴乱。一次,在印度人民群情激愤,甚至杀死警察的时候。他觉得非常内疚。即便可能导致甘地所在的政党再也无法获得支持,但依然选择通过绝食来反对暴乱,忏悔自己挑动起了这种情绪。只靠喝一些柠檬水度日。直到他听到民众们开始上街帮英国警察戴上花环的时候才停止。最后,甘地非常擅长「造势」。为了抵制英国政府垄断食盐,他发起了一场「食盐长征」。徒步几百公里到海边,用海水制盐。这样的大型行为艺术,见证者越多,影响力越大。甘地深谙媒体的作用。「食盐长征」道路两旁就有许多记者。电影甚至用不短的篇幅,刻画甘地和《LIFE》杂志摄影记者的一段深度交流。甘地「愚蠢」吗,他拥有的仅仅是精神感召力吗?看到这里,答案已经显而易见。数十年过去,时代变了,但人性没变。现如今,甘地「面对」的疯狂恐怕不输从前。非暴力思想遭曲解后,成了群嘲的对象。甘地随之被扣上了躺平摆烂、误国误民的帽子。甚至,因为留学英国的经历,被质疑立场有问题,背叛印度人民。这一幕幕舆论围剿,多么熟悉又荒诞。诚然,任何历史人物都有其局限性。后世大可以史为鉴,评判其得失。而非简单粗暴地仅仅因为不认同其思想,就要杀人诛心。其实,这不是甘地第一次遇到反对声了。而每一次,他都用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给出了回应。今天再看,或许也可给我们一些启示。早年,他当着英国政府的面,烧毁通行证以示反抗。旁观的民众一脸的难以置信,没有人能理解他的做法。而甘地没有说什么。只是趴在地上,一张接一张地将证件扔进火盆。无视警察的警告,被打倒在地,头破血流。始终不作回击。当他的努力受到质疑,被评价为不自量力时。甘地也仅仅说了一句:「就算你是唯一反抗的人,真理也永远是真理。」后来,甘地坐火车调研印度民情时,还曾遇到一些推崇暴力反抗的群众。他们让火车脱轨,杀死了一个英国士兵。这看似是一起大快人心的反抗,但在反抗的民众中,有三人死亡,一人重伤。更为重要的是,这起反抗是徒劳无功的,根本没有激起当权者的任何震动和反思。剩余的英国士兵依然对老百姓肆意挥舞着棍棒。这样的反抗正是印度的一个缩影。老百姓们陷入用暴力反抗暴力的狂热之中。没有目标,只顾发泄,结果伤害落到自己的头上。就如甘地那句名言:以眼还眼只会令世界盲目。这个道理很多人明白,但又有几人敢于开口,并且以身作则呢。而甘地做到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也没有逾越自己的非暴力原则。终结于枪下的,只是肉体。兑现了他一早就立下的豪言壮语:「他们可以折磨我,打断我的骨头,甚至杀了我,但他们得到的只是一具尸体,而不是我的屈服。」比起书本里的宏大叙事。这部电影更具象化地塑造了一个作为人而非神的甘地。从中未必不能撷取一些超越时代的精神。甘地之于当下的意义,或许正像豆瓣评论中所说:「甘地最伟大之处,是他带领人们走出疯狂。」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症结。而真理就在那里,问题在于人们是否还愿意相信。甘地所做的,就是让人们去相信。相信在一个疯狂的时代,人依然可以不被裹挟。选择做对的事。选择与真理站在一起。因为人们需要的,不止是此时此刻的胜利。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