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谁坑了硅谷?

谁坑了硅谷?

公众号新闻

 截至2022年11月中旬,美国科技行业今年已有超过6.7万名员工在大规模裁员中被解雇。尚未裁员的公司也纷纷停止招聘或缩减招聘规模


美国高科技行业持续了近20年的繁荣,在2022年突遭寒冬。企业业绩低迷,股价暴跌,猝不及防的大规模裁员潮在硅谷蔓延——公司裁员人数动辄数以千计乃至上万,裁员比例甚至高达两位数。
根据企业服务数据库公司Crunchbase统计,截至2022年11月中旬,美国科技行业今年已有超过6.7万名员工在大规模裁员中被解雇。尚未裁员的公司也纷纷停止招聘或缩减招聘规模。
在美国旧金山湾区,一名女子站在“元”标志牌前  吴晓凌摄/本刊
【科技巨头纷纷裁员】
亚马逊是最新宣布大幅裁员的科技巨头。公司负责设备和服务的高级副总裁戴夫·林普11月16日公布了亚马逊的裁员计划,主要涉及设备和服务团队。多家美国媒体此前报道,亚马逊裁员规模可能达到约1万人。
脸书母公司“元”公司上周宣布,为应对收益下滑及行业困境,将裁员1.1万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3%;埃隆·马斯克完成对社交媒体平台推特的收购后,于11月初启动裁员计划,裁员比例将近50%,约3700人,以求改善推特面临的亏损和债务问题;美国主要网约车企业利夫特也宣布裁员13%,解雇约700名员工,以应对不断恶化的经济状况。
此外,加密货币交易平台Coinbase解雇了1100人,占员工总数的18%,以抵御经济衰退和“加密冬季”;在线支付服务商Stripe公司宣布裁员14%,约1100名员工;“阅后即焚”应用程序的母公司Snap近期裁员20%,约1200名员工。
在此背景下,有投资者呼吁还未推出裁员计划的谷歌公司削减成本,裁员减薪。谷歌员工则在公司内部网站发布模因(MEMES),表达对裁员潮即将到来的忧虑。
【内外交困,市值“腰斩”】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高科技行业面临寒冬,扎堆裁员并非偶然,有其深刻的外部和内部原因。
经济形势不佳、能源价格上涨、美元急剧升值等,都是科技企业纷纷大规模裁员的外部原因。
电脑等个人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在下滑。据高德纳咨询公司数据,今年三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同比下降近20%,创20多年来的最大降幅
数字广告市场也不再顺风顺水。相关硬件公司,如苹果公司针对广告追踪功能推出限制措施,政府对获取用户隐私信息加强监管,经济低迷导致广告商削减开支等,都对以数字广告业务为主的互联网公司造成沉重打击。
目前的窘境也表明,美国科技公司缺乏规划和远见——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特定时期,对业绩和股价增长趋势估计过高,致使员工招聘规模超过了实际需求
“元”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的“坦白”很有代表性。他表示,在疫情之初,世界迅速向在线转变,电子商务激增带来公司收入大幅增长。“许多人预测,这将是一种永久性的加速。所以我决定大幅增加投资。不幸的是,并没有按照我的预期进行。电商回到此前的趋势,宏观经济下行、竞争加剧、广告业务下降导致收入比预期的要低很多。我错了,我对此负责。”
用户消费方式的转变打破了互联网企业的增长预期,致使股价崩盘。以解雇了2800名员工的健身器械和媒体公司派乐腾(Peloton)为例,其主要产品是联网的室内固定脚踏车和跑步机,用户远程参加付费课程。疫情缓解后,人们开始回归户外活动和线下消费,对家庭健身应用的需求下滑,派乐腾损失了90%以上的市值,从2021年的470亿美元暴跌至目前的37亿美元。
较之2021年高点,目前美国字母表公司市值下降了1/3;亚马逊市值下降了近50%;“元”公司市值更是仅剩下不到最高时的1/3。
【政策反噬逐渐显现】
高科技企业堪称美国经济的引擎和晴雨表。经济有其周期性,美国高科技企业历史上经历过数次起落。但此次集体“受伤”绝非偶然,美国政府不负责任的错误政策对该产业的打击不可忽视。
美国在全球煽风点火,不断搅局,造成地区动荡、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飙升,本国高科技行业深受其害。
这是 6 月 13 日行人走过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大楼的资料照片  郭克摄/本刊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尔辛格近日表示,能源成本高企和乌克兰危机导致欧洲经济备受震动,英特尔公司下调了全年销售前景。“在要步入下一年之际,我们仍要遭受经济逆风。”基尔辛格说。
美联储今年3月起连续6次加息,美元急剧升值,不仅在全球范围产生严重破坏性后果,也使本国高科技企业遭受反噬。试图收割全世界的镰刀最终割伤了自己。
字母表公司首席财务官露丝·波拉特表示,“美元升值的逆风正在加强,10月至12月影响将进一步扩大。”微软首席财务官埃米·胡德也称,“由于汇率波动,营收的增长率下降5个百分点。”该公司称,美元升值导致的收益减少将在10月至12月持续下去。
美国政府以行政手段无端制裁商业企业,试图阻隔高科技企业间正常的国际商业合作,更给美国企业带来深远而持续的负面影响。
【前途未卜】
随着互联网日趋成熟,大型科技公司的增长潜力不比从前。投资者更加关注科技公司的切实利润。互联网行业观察家斯科特·凯斯勒认为,科技企业面临寒冬,会使行业对在虚拟现实或无人驾驶汽车等短期内难以产生回报的高科技领域投入巨额资金越发谨慎,这将影响上述领域的发展。如果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未来将有更多公司加入裁员的行列,并将重塑整个科技行业。
乐观的投资者则认为,在困难时期,高科技行业员工享受的高工资和福利不可持续,调整将使行业盘整后更健康地发展。
风险投资家赛弥尔·沙表示,从长远来看,科技企业当前受到冲击是件好事。初创企业一直与大科技公司竞争人才,而因为高薪诱惑,传统的创业风气已相对淡薄。裁员会是新业务的开始,被大公司裁掉的员工可以加入或创建初创企业,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并产生新的行业发展引擎。他称,“这似乎是个令人讨厌的调整,但这可能是一件健康的事,尽管它很痛苦。”
还有文章指出,高科技公司裁员可能更有利于整体经济发展。因为在更广泛的经济领域,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一直短缺。“如果(他们)在中型零售商、制造公司或医院工作,实际上可能会为经济创造更多价值。”
扎克伯格表示,“宏观经济低迷”是裁员的原因之一。《华盛顿邮报》刊文称,高科技企业的裁员潮意味着牛市已确定结束。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20年,科技行业约占美国GDP的10%以上。如果衰退成为现实,其他产业会经历同样的景象。
该文章也指出,互联网公司此时的“崩盘”和“裁员”,与一些经济指标形成一定反差。美国10月份通胀低于分析师预期,引发美联储加息是否产生效果的争论。美国整体经济在10月份增加了26万个工作岗位,在全国范围内,计算机产业的工作岗位实际上有所增加。
经济到底将走向何方?连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也不知道答案。在最近一次加息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连说4次“不知道”。“避免经济衰退的几率有多大?”,他回答“很难说”;“利率会走多高?”,他回答“非常不确定” 。但鲍威尔承认,通过加息同时避免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道路已越来越狭窄。
《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也认为,如果未来几个月美联储继续加息,避免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

来源丨环球杂志微信公号,首发于《环球》第24期

记者丨吴晓凌


延伸阅读

☞ 这个冬天有点冷,美国“天价”天然气令欧洲很受伤

☞ 推特停止远程办公,马斯克警告“前路难行”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总监制丨史湘洲
监 制丨杨 越
编    辑丨唐朵朵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硅谷大佬们的装穷指南美国大学生“最后悔专业”出炉,你踩坑了吗?2022年,印度F1签证数量是中国两倍,他们还统治了硅谷……太坑了!安省女子买房恶梦:热水器和空调租约买断要付$17000!CCTV硅谷报道员 | 专访加州大学硅谷校长杨磊:漂洋过海行银针 中医之风海外盛 |征集嘉宾-硅谷时报主编邀您上央视|详见内文过去几年,是什么维持了硅谷码农的高工资?多少人购物时会把9.9元当成9元?算算你被坑了多少钱!经济不及预期和业务环境的压力,谷歌能否走出低谷?硅谷上市公司 Confluent 饶军:我能开公司,所有人都有机会 |S6E42 硅谷徐老师【八卦】一分钟帮资生堂卖了3亿 李佳琦却被品牌方坑了伊斯坦布爾轉機快閃遊小杨哥被爹坑了!杨爸不雅视频误发业主群,网友直呼辣眼睛专家怒了: 这8个误区, 坑了中老年人! 很多人还毫不知情…Woodbridge 秋会,Humber 河诺亚方舟2023降温了!但这些“取暖神器”不适合孩子用,可别再踩坑了!一天丢1.8万亿!今天全港人都被他坑了……每周工作40个小时拯救不了硅谷,但马斯克可以PTE中的Retell Lecture还在填词?不要再被坑了!日本人眼中的“低情商行为”都有哪些?看看自己踩坑了没?只有新房有甲醛?3 大误区别被坑了伊洛拉峡谷儿童玩具成"头发杀手"?! 小女孩头上缠50多个刺球,太坑了….2022华源HYSTA年会硅谷圆满落幕,多元化议题精彩总结【硅谷李师傅·漫谈十二】三个建议帮助你在职场中“更进一步”台科技厂风光尾牙羡煞硅谷!40%加薪,30个月年终奖,这边硅谷裁员无绝期完了被坑了。。。乐高550美金的漫威76210套装其实是反浩克装甲MK1(情报更新)师妹被网上的protocol坑了无数次,不如来看中科院博士30+实验超详细讲解【了不起的妈妈系列】Yan坑是避不过去的,否则就不是坑了我被入坑了,也给各位科普一下吧悉尼华人多次搬家后惊喜发现,这家宝藏搬运公司服务好有售后,再也不会担心踩坑了!硅谷高创会历届商务考察团精彩回顾 | 实地探访硅谷科技创新策源地,链接全球科技资源的顶级通道硅谷|除了YC和斯坦福StartX,硅谷还有这个神秘项目!VSP第三期全球招募啦!震惊!澳洲kmart价格里藏有猫腻!女子买个裤子后发现。。。这是被坑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