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印度F1签证数量是中国两倍,他们还统治了硅谷……
在高科技公司云集的美国硅谷,同时生活着很多精英华人和印度人。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华裔大部分是普通的“上班族码农”,而印度裔CEO却比比皆是。
印度裔CEO多到什么地步呢?
——几乎“占领”了硅谷大部分的跨国科技互联网公司。
一张图见分晓:
他们当中不乏经常登上头版头条的一些名人,如——
谷歌及其母公司Alphabet 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
推特CEO:帕拉格·阿格拉瓦尔(Parag Agrawal)
NetApp CEO:乔治·库里安(George Kurian George Kurian)
Adobe CEO:山塔努·纳拉延(Shantanu Narayen)
以上这些鼎鼎大名的美国科技巨头公司CEO,均为出生在印度的第一代移民。
还有摩托罗拉、诺基亚、软银、SanDisk、百事可乐、联合利华、万事达卡、标准普尔、派拓网络等等知名公司的CEO,都是印度裔。
中国人为何做到中层就几乎是天花板级别,很少有能再继续升职的?
身在硅谷的中国人真的不少。
在硅谷,光是清华校友就有一万多人,另外还有北大、复旦等多所名校校友。
有人统计过,有近10万中国名牌大学毕业的精英华人在硅谷就职和长期生活。
但印度精英却在硅谷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功。
去年底,Stripe总裁科里森发推特提到了印度裔:
印裔在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功令人刮目相看,同时要牢记是移民政策为美国招揽了人才。
马斯克回应了这条推特称:有天分的印裔移民为美国贡献良多。
印度裔移民是美国移民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群体,79%的25岁及以上的印度裔美国人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而美国出生的人口的同一比例为33%。
76%的海外印度人从事管理、商业、高技术和艺术职业,17%的印度人从事服务或销售行业,7%的印度人是蓝领。
到处都是印度裔的硅谷
据统计,十四年前(2008年)在硅谷工作的工程师有1/3是印度裔,当年硅谷高科技公司中有7%的CEO是印度裔,印度裔创建的工程和科技公司比英国人、华人和日本人所创建的总和还要多。
近日,在全美500强企业中,外籍CEO有75人。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印度裔(籍)10人。英国裔(籍)排在第二,有9人。这些CEO中没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华裔(籍),只有一人是来自中国港台地区的华裔。
而踏上留美之路的印度留学生,近年来也越来越多。
受持续肆虐的新冠疫情和这些年中美关系等因素影响,2022年来自中国的赴美留学生人数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出现了大幅下滑。
但是印度赴美留学生却在今年超越了中国,人数大幅上升了。
近十年来,中国一直是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
但美国国务院截至7月发放的非移民签证分析显示,
今年前7个月,印度人获得的学生签证数量几乎是中国人的两倍。
根据美国国务院网站的签证数据统计,
在2022年的前7个月内,美国共向印度籍学生签发77796份F1学生签证。
同一时间范围内,美国向中国籍学生签发的F1学生签证数量仅为46145份。
于是,多家印度媒体开始用《印度获得美国学生签证数量是中国的两倍》等类似标题宣扬此事。
图源:Indian Express
一些领先的国内留学咨询服务机构也推测,前往美国留学的印度学生人数会激增。
从2007年到2017年这十年间,美国h1b签证的数量有绝大多数都发给了印度人。
2017年,印度占获批h1b签证总人数的75%,获得申请数量达到25万份。
第二名是中国,3万多份占总人数的11%,可以说印度在人数方面完全碾压中国。
这是将近7倍的人数差距。
而且,近年来随着美国整个社会对中国裔产生的警惕,中国移民取得的成绩已经很好了。
我国在90年代以前,是几乎没有几个人能留学英美的。
90年代以后,中国赴美留学就业的人才多了起来,但印度在这个数字上面一直位居第一。
往年,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比印度学生多,但两国之间的竞争一直很激烈。
2021年,共有99431名中国留学生赴美,而印度紧随其后,有87258名学生赴美。
那么,是什么引发了学生签证数量几乎翻倍的巨大飞跃呢?
后疫情时代
由于签证限制和严格的边境管制,新冠病毒大流行导致全球国际旅行大幅减少。
但随着疫情的缓解,对全球公民流动的限制被取消,留学再次成为世界各地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只是这一次,与中国学生相比,美国向印度学生提供了更多的F1签证。
这首先是因为中国学生进行国际旅行比较困难。
由于新冠清零政策,中国仍在实施全世界最严格的出入境限制措施。
STEM OPT延期
2021年,美国公民和移民服务局(USCIS)宣布,获得STEM领域学位的持有美国F1签证学生,在12个月OPT后可申请为期24个月的OPT延期。
该项目为获得STEM领域合格学位的学生延长至36个月,受到了印度学生的衷心欢迎。
印度政府鼓励
受疫情影响,近三年来各国学生出国留学申请签证受阻。
但印度当局十分鼓励国民出国留学,该国政府多次与欧美国家交涉,尽量保证印度学生能够按时成行。
就业
据彭博社报道,即使在全球各地的人们失去工作的疫情环境下,美国的工资仍在2021年增长了不少。
对印度学生来说,毕业后能留在当地工作并找到高薪工作是很重要的决定因素,而美国继续满足了学生的期望。
其实这很容易让人想起90年代初的中国留学生。
那个年代的很多中国留学生,是为了改善生活、留在当地就业、为了挣更多的钱所以出国。
近年来,印度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面临着经济问题,来自低收入农村家庭的学生也正在尽可能多地筹集资金,并向欧美大学递交申请。
萨钦是一名19岁的学生,他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谈到了自己的未来。
“我的梦想是在国外定居,因为我在印度看不到未来”他说。
萨钦的父亲从银行取出了全部存款,还获得了一笔贷款,这样他的儿子就可以获得学生签证去北美上大学。
他们将这笔超过2.5万美元的钱交给了一家名为“西方海外”(Western Overseas)的机构,该机构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并获得留学许可。
萨钦计划去北美进行为期两年的商业学习。
他希望,一旦他到了那里,商学学位将帮助他找到一份工作和工作签证。
有数不清的印度学生和萨钦的想法不尽相同。
在2022年上半年,大约有100万印度学生正在海外留学。
这一数字是新冠肺炎大流行限制国际旅行之前的两倍,而且还在持续增加。
教育专家认为,欧美的大学对印度学生比以往更感兴趣了。
那么,为什么留在印度工作的留学生在美国会这么强?
相信留过学的小伙伴们都对“印度口音”有着后怕。
北美几乎所有的银行卡客服、电脑维修电话客服都讲着满口的印度、孟加拉口音,一开口就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与这些刻板印象不同的是,大部分读完本科、甚至研究生才投身美国科技公司的印度精英,几乎都是高种姓族群,出身非常优越,说的英语相对比较地道。
比如推特CEO“帕哥”,父亲是印度原子能部门高级官员,母亲是一所科技学院教经济学的老师。
帕哥从小就读于原子能部子弟小学,身边的同学们家境相仿。
桑达尔·皮查伊
还有谷歌CEO“劈柴”桑达尔·皮查伊,出身印度种性等级里最高级的“婆罗门”,在印度属于人上人,即便不是出身富翁家庭,能接受到的顶级教育也可见一斑。
美国一些媒体曾报道过,印度裔之所以能够在科技巨头的CEO竞争中登上金字塔的顶端,关键就在于他们“强大的专业技能,出色的沟通和管理技能,良好的适应性,还有勤奋”。
印度曾被英国殖民统治长达190年的时间。
所以,英语和印地语这两种语言均为印度官方语言。
尽管印度人说英语口音较重,但这种口音从来不影响他们表达自己。
他们既敢说,也善于使用西方人和英语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如果想在印度本地的学校里当上社团领袖,就必须首先拥有能说动他人的优秀口才。
因为在那里所有的社团负责人都是通过演讲比赛之类评选产生的。
印度学生从小到大,通过这些活动养成了比较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对一名普通的码农来说,口语是否流利并不重要。
但要想担任跨国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语言和沟通能力的优势就变得极其重要。
在美国的印度裔移民通常喜欢住在朋友附近,有时同一个社区、同一栋公寓大部分住户都是印度人。
在工作场所也不例外。
20年代80年代初,第一批在硅谷创业成功的印度移民深感第一代移民的种种艰辛,所以就开始帮助一批又一批来自印度的同胞。
硅谷的印度节日活动
他们建立了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协会,为刚来美国的印度移民提供非常重要的服务,如拓展人脉、创业孵化和资金支持等服务。
比如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联合创始人、有全球“技术领域”投资之王称号的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他本人就是出生在印度的硅谷第一代印度移民企业家。
科斯拉为很多初来乍到的青年人提供了人生导师一般的提携和帮助。
从80年代初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0年的时间。好几代印度移民企业家,使硅谷出现了成熟的印度圈生态。
印度移民的人脉关系网,已经渗透各行各业。
如今的印度,还不够现代化。
如今的印度
高科技人员如果留在印度本国,是几乎不可能有什么大展宏图的可能的。
于是,印度精英的最佳选项和唯一希望,就是移民到硅谷。
可对许许多多的华人顶级精英来说,除了兢兢业业工作十几年成为董事会任命的CEO外,还有一个选择:创业。
在美国创业和回国创业。
比如zoom老板袁征,身家百亿美元的华裔第一代企业家。
比如大佬李彦宏曾在硅谷著名的搜索公司上班,而那时候的李彦宏是工程师。
他敏锐地发现中国没有自己的搜索引擎,果断地怀揣硅谷风投资金回国创业。
比如大佬张朝阳本来是个物理天才,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赴美国MIT攻读博士,拿着导师的风险投资回国创建搜狐,是将互联网带进中国的人。
张朝阳曾说,他认为自己只有回到国内才能做出更大的事情。
在2022年的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中国蝉联榜首,占榜单145家企业。
而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却屈居第二,有124家企业上榜。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有我们自己的APP和产品。包括我们每天使用的社交软件,好用的搜索引擎,云服务等。
但印度呢?
他们还在用着别人做出的产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