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身材走样,逃不开这四种“孕期体态”
大家都知道,妈妈的体态会在孕期会发生明显变化。
并且这种在孕期养成的体态,会持续影响到产后。
最常听到的是:“孕期会让妈妈的腰椎曲度变大,并且胸椎曲度也变大,变成驼背的样子”,就像下图这样:
但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或者只有这一种情况吗?
其实不然。
今天这篇将为大家分析:躯干体态在孕期发生的不同代偿模式。
首先,为什么孕期会发生体态变化?
体重大了?运动少了?还是受孕激素影响身体变软了?
上述都是体态变化的影响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
腹腔的重心前置了。
躯干体态,就是一场维持重心的游戏。
躯干体态的一切调整,都是为了能够使重心维持在脚中间,从而实现站立。
重心于脚中间
在孕期,妈妈们的肚子重心会越来越往前。
如果躯干体态不发生任何调整,整个人的重心就会跟着往前转移,身体需要额外发力才能站好。
躯干体态不变,重心前移
为了省力,身体会自动调节姿势,使重心后移回脚中间。
躯干体态改变,重心调节
要实现重心后移回正,显然不可能只有一种方式,毕竟人体有这么多关节。
于是,这场维持重心的游戏的不同玩法,就有了不同的躯干体态。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四种孕期可能出现的体态,它们的前提都是基于非疲惫的站姿状态。
第一种:挺胸式
“挺胸式”妈妈体态
在这种情况下,依赖胸椎段的后伸实现重心的后移,来调整重心。
胸椎后伸示意
这种情况下,腰椎以下没有明显变化,但是胸腰交界处会有比较明显的折角,胸椎会处于比较僵直的状态。
胸椎僵直
若此体态在孕后持续存在,会有明显的肋骨外翻。
由于这是一个挺胸的姿势,为了能实现目视前方,要么靠颈椎下段往前屈有明显的脖子前探,要么靠颈椎上段前屈,造成颈椎的僵直,或者两种颈椎代偿模式叠加在一起。
下颈椎的过度前屈会导致脖子前探和“富贵包”
第二种:顶髋式
“顶髋式”妈妈体态
我们全身有很多关节,不仅可以靠颈椎、胸椎段,还能靠髋关节的伸展。
做一个伸髋的动作,上半身便后仰,实现重心的调整。
这种情况下脊柱看似没有明显的问题,但臀部会持续处于绷紧状态,引发臀型、腿型的问题。
侧面较塌、背面上宽下窄且较紧缩的臀型
第三种:弯月式
“弯月式”妈妈体态
这一种,即第一、第二种的合体,同时伴随胸椎的后伸以及髋的后伸,并同时存在两者的体态问题。
第四种:摇摆背式
“摇摆背式”妈妈体态
这一种应该就是大众认知下的妈妈体态了,但实际上并不常见。
由于孕期站立行走变得困难,妈妈便会不自主养成“骨盆前移”的姿势。
“骨盆前移”姿势示意
此姿势下臀会处于紧绷的状态,且胸椎曲度加大看似驼背。
看似驼背的外观
上述就是各种不同的妈妈体态。
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让大家体会到:
调整躯干体态,是一场维持重心的游戏,理解游戏规则,比死记硬背不同体态有意义得多。
不管是上述哪种,都会让躯干“卡”在错误的位置,对产后的身材持续产生影响。
因此,产后修复不应仅限于盆底肌修复、腹直肌分离修复,更重要的是整体躯干体态的调整。
基于以上思路
并针对产后身体特质
考量妈妈们带娃的动作压力
根正派教学团队开发了
《产后纠正精练》课程
报名后主动联系【客服】发送已购截图进群
若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参加新课
可以扫码联系客服发图评估
很多学员,通过课程的学习,都收获了比孕前更好的身材。
比如腰腹紧致、核心加强:
躯干体态改善:
肩背手臂改善:
臀腿形态改善:
课程分为7个模块、26个训练计划,每个训练计划均在15分钟以内,充分考虑到每一位时间精力有限的带娃妈妈;
每次训练解决明确的身体问题,为产后妈妈们提供简单有效的修复及强化方案;
加入实际带娃的动作,避免进一步的体态崩溃。
课程内容设置
👇扫码直达课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