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又开始“跌”了,这场回撤究竟要继续到什么时候?
11月中旬,银行理财受债市波动影响,净值大跌,吓跑了一大堆人。
好不容易在11月下旬有点起色,却没想到,这只是“虚晃一枪”。
进入12月,银行理财直接给投资者表演了个“跌宕起伏~伏~伏~伏……”
根据第三方(choice数据)的统计,进入12月后,纳入汇总统计的33568只银行理财产品(非保本)中,有16858只净值发生回撤。
占比超过一半!
这一场回撤的背后原因究竟是啥?
本轮回撤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近日,有多位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购买的西部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出现明显亏损。
其中,一张由投资者提供的截图(下图)显示,该份名为“西银安心双周盈”产品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一度出现-33.5%的结果。
另一个名为“西银安心周周盈”产品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3.01%。
相关机构人士后续回应称,两只银行理财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系短期收益率折算“放大”所致,并已对此类“业绩展现形式”做出修改。
通过公开信息的最新查阅,我们可以发现,“西银安心双周盈”实际亏损率确实远远不到-30%。
但从11月28日的1.116249一路跌到了12月9日的1.106602,十多天时间把近半年的累计收益都跌掉了。
这样的跌幅,也算非常罕见。
十二月上旬的净值回撤冲击,似乎在大量银行理财产品里都有出现。
choice数据显示,进入12月以来,33568只存续的非保本银行理财产品中,有16858只净值发生回撤,占比超过50%。
发生亏损的产品主要为R1、R2级风险等级的产品。
其中,风险最低的R1级产品11只,风险较低的R2级11194只,。
而已披露净值的273只现金管理类产品中,有111只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附图:某银行理财单位净值走势图
在超预期的净值回撤下,投资者的反响相当强烈。
有投资者表示,自己买的某大行理财产品大半年,眼看快到期了,却跌到连本金都不保了。
也有网友表示,自己买的银行理财的感受,仿佛是被拿走了钱,还发了张卡。
下跌引发赎回“加持”
那么这次银行理财的第二轮回撤原因在哪里呢?
一些投资经理表示,一方面,近期债市开始调整,本身对净值造成了一定压力。
此外,由于部分理财产品遭遇了大额赎回,引发了部分债券的抛售;后者引发了另一些理财产品的净值下跌,更进一步引起了更多的投资者的警觉和离场。
就此有些负面的资金循环被启动。
与之相对应,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机构表示,旗下固收类的理财产品遭遇了赎回。
比如徽银理财就曾在11月20前后公告,旗下4只固收产品接连遭遇巨额赎回。
其中,规模相对较大的“安盈”固定收益类最低持有7天净值型理财产品,在11月17日-11月21日期间,每个交易日实际赎回申请份额均超11亿。每个交易日实际赎回申请份额均在前一日产品存续份额的15%以上。
类似,还有更多的大型银行理财机构开始向自己理财产品注入资金,展开申购,以此弥补流动性的阶段性不足。
如何止跌?
那么银行理财产品未来何时会停止收益率下降呢?
12月14日,北京一家大型理财机构发文称,信用债的(下跌)走势不仅受市场对疫情、地产政策放松所带来的强增长的未来预期等宏观因素影响;也受到公募基金、理财产品近期被频繁赎回,产品负债端不稳,导致市场形成抛售压力等机构行为因素有影响。
展望后市,只有理财产品赎回减少,信用债买盘增加,信用债估值稳定,债市才能真正阶段性企稳。
也有一些分析师认为,在度过市场阶段性的抛售后,相关产品的流动性紧张会缓解,而攀高的票息会支撑起来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并抵御二级价差的冲击。银行理财的“灰色”日子终将过去。
当然,这还需要一些时间。
来源:资事堂,作者陈圣洁 编辑袁畅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止跌还需要些时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