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儿子和学生送进哈佛、耶鲁、斯坦福,她却讲了一个“聪明孩子”被高分毁掉的故事…
在我认识的那么多人当中,陈昕是最牛的老妈,也是最牛的老师之一——
她家一双儿女,全进了哈佛。不光如此,当年MIT、斯坦福等多所美国名校,也都给她的孩子发来了offer。
2022年只招了20来个孩子,结果就收获了1个哈佛、3个耶鲁、8个MIT、2个斯坦福,和其他若干名校的offer。一个人培养出的名校生,比有些名牌高中还多。
我问陈昕:“怎样把孩子培养成特别厉害的优等生?”
陈昕说:“不如我来给你讲讲天才男孩见光死的故事吧……其实咱们很多人都有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怎么才能不把孩子给养残了,这真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参加顶级夏令营,
却被名校全拒的小天才
世界顶尖的夏令营,比如RSI、SSP、SUMAC,其录取率甚至比哈佛和斯坦福还低。那么很多父母就想当然地以为:如果能够申请进入这些夏令营,就相当于两只脚都迈进了世界顶级名校。
但其实,每年都有孩子在这样的顶尖夏令营中“见光死”。
几年前,美国的RSI在中国只招了两个孩子。其中被录取的一个男孩小A非常“天才”,从小就是顶尖牛娃,不光学啥会啥,而且几乎是打什么理科竞赛都能拿奖,数学、计算机……奖杯奖牌拿到手软。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既然能被RSI录取,那么小A将来进入藤校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因为这所夏校会给其中的孩子提供一项超级优厚的“大礼”——
孩子可以选择4所大学,由RSI给它们单独发送推荐信,并且这封推荐信还不会占到孩子大学申请推荐信的名额。
一般情况下,学生们都会选择4所“大藤”来发送RSI的推荐信,而藤校在看到推荐信后,也会对这些孩子青睐有加。
但是,小A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却发生了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所有收到RSI推荐信的大学,全都干净利落地拒绝了小A。
与此同时,所有需要进行面试的大学,也全部拒绝了小A。
原来,小A当初来到RSI之后,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就经常在下面睡觉。
为什么态度会这样不端正呢?
一方面,夏令营是线下的,小A从中国来到美国,确实存在时差问题。但时差并不是一个无法克服的困难,换作其他负责任的孩子,总会想方设法地解决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小A是一个典型的“体制内聪明娃”,早就被灌输了太多的“成绩就是特权和正义”的观念。从小到大,他也确实是被父母和太多的老师给“捧杀”和“惯坏”了。
RSI给小A的推荐信里,应该并没有说他什么“坏话”,但是其中的内容,如果拿出来和其他孩子相比较,“天上地下”的差距立刻就显现出来了。
一个不够自律、不够成熟的孩子,藤校肯定是会拒绝他的。
小A后来进入了一所文理学院,因为文理学院不需要面试。但即使是被录取了,小A身上的根本问题也并没有得到解决……结果一年以后,小A在文理学院也混不下去了,只能休学回家。
“不靠谱”三个字,
足以毁掉“学霸基因”
作为我们华人爸妈,其实很多人都是,如果看到一个特别棒的孩子,先会去打听一下这个孩子爸妈的情况。
所谓“龙生龙、凤生凤”,在我们固有的观念里:基因强大的孩子,肯定会有极大的先天优势。
但那么多年看下来,还真的不一定。我就见过很多孩子,拥有强大的学霸基因,最后却因为情商低、不成熟,耽误了大好前程。
我认识一个小男孩B,他的学霸基因简直爆表——孩子的爸爸是当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国家队队员,后来不仅拿到了奥赛金牌,而且还是满分金牌!
拥有如此强大的基因,同时还拥有如此强大,随时随地能给予指点的“现成教练”(他爸爸)……按理来说,男孩B,应该是妥妥地赢在起跑线上了吧。
事实却是,B在初中的时候,数学成绩的确很好,当时还是州里的数学竞赛第一名。可等上了高中之后,他尽管水平仍然不错,却慢慢丢掉了小时候的光芒。
在我看来,导致B成绩快速下滑的,并不是“智商”,也不是“学习资源”,而是他性格上的“不靠谱”。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年,B所在州的数学队去外州参加比赛。教练通知过,比赛结束之后,会有一场非常正规的晚宴,要求男孩穿西服,女孩穿礼服出席。
结果第一天集合,B就姗姗来迟,最后一个抵达会场。而且他只背了一个小小的双肩包,里面什么正式的衣服都没有。
当时教练就疯了,现场到处求支援,问其他孩子“有没有多余的衣服可以借用的”……后来实在借不到衣服,教练只好撇下其他事情,抽空亲自带着小B出门去买西服。
11年级的时候,小B因为数学成绩很好,就担任了高中数学队的队长。结果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个队长基本形同虚设——组队训练,他不参与;安排比赛,他也放手不管。
一般来说,队长平时还要负责给队友讲课答疑,高中部的队长要帮助教练,一起辅导初中部的孩子……但是小B这位“队长”,只知道一心一意地思考自己的数学题目,别的事情一概不参与,也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沟通。
事实上,按照小B的学术成绩和竞赛成绩,虽然可能没法进入MIT这样的学校,但只要他稍微靠谱一点,进入杜克大学,并且拿个全奖,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可是正因为小B太不靠谱,明明是数学队的队长,教练却也没有给他提供评价很高的推荐信。后来小B只得到了一所州立大学的录取。
科技牛娃,却输在了“拼爹”上
再来讲个“输在了拼爹”上的小C的故事。
男孩小C,有一年入选参加了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简称ISEF)。
ISEF非常有名,是全球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面向9-12年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它被誉为“小诺贝尔奖”/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的“世界杯”。
获奖选手的特权就是,将有机会受邀参加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以及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
ISEF的参赛门槛很高,每年全球有数以万计的学生参加比赛,通过前期的附加赛筛选,最终只有大约1800名学生得以晋级决赛。
而小C,就是入选了全球1800分之一的一位牛娃。
小C入围以后,对获奖这件事儿,几乎是信心满满,志在必得的,这是因为——
首先,孩子的妈妈是位社会资源丰富的女强人,她给孩子匹配的都是国内最顶尖的科研资源。科研项目是在国内条件最好的实验室里完成的,不仅设备和材料是顶配,就连实验导师也有两位科研大牛;
另外,为了准备比赛,妈妈还找到了一家在国内专门做科研项目的机构,给孩子组了一个“参赛指导”保障小组。
参赛指导给孩子的建议是:
最后,孩子的项目成果也的确闪闪发光,就连看过项目的专业人士都表示:
万万没想到,比赛的结果却给了小C和妈妈沉重打击——颗粒无收。反而是一些看上去远没有小C作品好的项目获了奖。
小C妈感觉很委屈,母子俩专门通过各种门路,找到一位当初担任了比赛评委的教授,想要知道自己的作品“到底死在哪里?”
教授的答复很诚恳,也很委婉,总结起来有下面三个意思:
如果你没有功利心,进行科学研究单纯只是因为热爱研究,那就不会计较比赛的结果;
如果你热爱研究,就会热情洋溢,拥有想要和其他人分享研究过程的热情。但我们只看到了你的项目水平很高,却并没有看见你的热情,也没有看见你“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
这个项目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原创性”是来自学生本人呢?
这里有个插曲,就是在比赛答辩的过程中,评审们发现项目的水平极高,有些“超乎正常高中生应有的水准”,所以他们就问孩子:
孩子一报出实验室和指导老师的名头,评审们立刻就明白了——项目原创性不够,它之所以出色,多半是靠“拼爹”“拼妈”拼出来的。
说实话,小C是个学术能力很强的孩子,如果他能够沉下心来,踏踏实实自己去做一些东西,可能反而会得到竞赛评审们的青睐。
比赛失利、吃亏掉坑……都不用害怕,这是人成长的一部分。最怕就是——掉到坑里以后,你还不明白是为什么掉下去的,那你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倾尽所有资源,把孩子包装成无所不能的小超人……这是许多国内家长都容易犯的错误。
对美国名校来说,一个孩子在高中干的那点事儿,根本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孩子在做事过程当中,展现出来的素质和潜力,才是他们最想要考察的东西。
遇到晚熟的孩子怎么办
我们很多家庭,都会有一个“晚熟”的孩子。比如前面提到的男孩小A和小B。
有些孩子晚熟是天生的,尤其男孩;
而有些孩子晚熟,和家长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孩子的家长往往喜欢大包大揽,把什么事情都替孩子给做掉,结果耽误了孩子的正常发展。
作为家长,肯定是希望孩子尽早成熟起来,但如果就是遇到了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我有下面几点建议:
如果孩子是长得慢一点,那你就不要急着去赶着他往前走。比如在美国,你可以考虑让他晚一年上学。心智成长速度不够快,就用时间来补足,要给他时间。
不成熟的孩子,尤其是很多小男生,他们的脑子特别简单,很难理解人的复杂感情。你几乎需要像训练小狗的条件反射那样去训练他。遇到这种孩子,爸妈不妨就去给他们“编个程序”——这种情况下,你应该说什么样的话才合适;那种情况下,第一步你要做什么,第二步你要做什么……每一步给他讲清楚。
其实不要说是孩子了,很多被称为“理工直男”的成年人,你让他去观察别人的喜怒哀乐,他都感觉难度很大、压力很大。
和这样的人相处,你最好把有些东西“翻译成”流程性的东西,他才能够顺利执行。
“不成熟的孩子”,最能让他得到成长的,其实是父母随时的陪伴和教育。父母既要以身作则,又要把你的做法解释给他听。
比如我儿子,小时候就不太成熟,我为了培养他的责任心,想了很多的办法。
举个例子,我家离学校很远,那么开学之前,我会提前和他熟悉一遍路线。我不能说“很远”这样抽象的词汇,这样说他不会往心里去。
我告诉他具体的数据:“你看,我们开车到学校需要差不多40多分钟,那么你应该几点出门,几点到家?”
儿子计算了一下,回答说:“7点半上课,我们6点45要从小区出发,这样的话,6点30分必须起床。”
我说:“好的,你自己负责把闹钟设一下。”
我们和邻居四五家合作,每天一位家长,轮流送几个孩子上学。我对儿子说:“是你自己选择的学校,这所学校比较远,当然我们支持你去,但起床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担负起属于自己的一部分责任。”
儿子问:“那我万一起不来怎么办?”
我说:“大家都要赶时间,不能等你,其他家长开车到咱家的时候,你如果没有准备好,他们只能先走。轮到妈妈送你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准备好,我只能去送别的孩子,你那天就不能上学。”
有一次,儿子真的起晚了,我也就真的请假在家陪了他一天。不过,自从那次以后,他就再也没有迟到过。
其实,晚熟的小男孩是可以成长的,但是爸妈要多花很多心思,最重要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这也就是我常常说的:
“女孩要有脑,男孩要有心。”
本周日,“爸爸真棒”第一时间特邀8位行业顶尖顾问,重磅推出线上海外名校升学节——美本早申翠鹿「哈耶普斯麻」顶尖顾问&牛娃来了!
联合几乎拿下藤校&顶尖大学录取最多的顾问,力求为大家带来一场最新鲜最有价值的分享,绝对重磅!直播间当天还有多重福利等你来领取。
即可0门槛报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