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特稿丨像收甘蔗一样收稻子

特稿丨像收甘蔗一样收稻子

科学


◎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走出傣家寨的竹影花丛,65岁的岩哈花,心同冬阳一样暖。


傣家寨边,他看到云南大学科技小院多年生稻试验田再次泛出绿意——那是农家人不断增长的希望。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曼拉村民小组,岩哈花和儿子流转了50亩稻田。半个月前,今年的二季稻颗粒归仓,加上夏季收成,每亩年产量早过了1000公斤。


“多亏了胡老师,多年生稻不用重复育秧、耙犁。”岩哈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一年两季,单是种子和人工费,每亩可以省六七百元。省下的,就是净赚的!”


岩哈花所说的“胡老师”,是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凤益。此刻,他正穿着雨靴,在田野里俯身查看一处处物联网装置,从地下管道“内窥”稻子收割后的根系变化。


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凤益教授向记者展示长雄野生稻的根系特点。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摄


12月16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胡凤益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榜单,成为今年中国唯一入选、也是农业类唯一入选的科学突破。


农家少年有个梦


胡凤益长在云南玉溪农村,从小参与四季劳作。看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他常想:有没有像甘蔗一样的庄稼,种一次就能年年收割?


一颗农业科技的种子,无声地落在少年心头。


高考那年,胡凤益填报的所有专业都带着“农”字。1991年从西南农大毕业后,他来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陶大云研究员团队一道,从事陆稻选育和推广的工作。


那时,团队获得了一种常规水稻与来自西非野生稻的杂交后代。这种野生稻雄蕊格外长,还具有强壮的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


带着这些材料,胡凤益前往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围绕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和多年生特性,他探寻着遗传生物学的一个个问号。


回国后,胡凤益继续盯着多年生稻遗传育种和应用研究不放。然而,早期培育的杂交稻,完全不像“作物”,根茎像竹子、折耳根一样,哪里适合就往哪里窜,结出的种子也几乎与杂草无异。


而他要选育的,是头季稻收割后,下一个生长季地下茎腋芽又能长出新苗,且每棵苗都有独立根系、可多次收割的品种。


“这种谷子可以直接留作种子!”


驯化、改良水稻,我们的祖先用了近万年。


胡凤益深知,把水稻从一年生培育成多年生,是“从0到1”的突破。“搞清生物学上的遗传规律,用杂交的办法,辅之以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把以地下茎为主多年生的性状,快速转到水稻里来,育成多年生稻!”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在云南孟连,“云大25”多年生稻已连续种植7年14季,产量稳定。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摄


最初,胡凤益和队友把研究基地放在海南三亚,租地搞研究。


他们初步明确了地下茎的遗传规律,走出创新的第一步。基于此选育出的很多后代群体,都保持了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多年生的性状。这项研究在2004年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但周围很多人,并不理解这关键一步的意义。看着野草一样乱长的“稻子”,当地村民更是疑惑:这不是在糟蹋田、糟蹋钱吗,种出的稻子都不够这几个人吃!


一年又一年,目标在前,但不见终点。最困难时,项目年经费不足3万元,有时出差都要自己贴钱。中途,胡凤益又被交换到昆明市农科部门任职,“官越做越大”,几乎要与一线科研失之交臂。


但工作之余,遥望东南,他心心念念的,还是年少时的那个梦。


2015年,是一个转折之年,胡凤益加盟云南大学农学院。他把研究基地搬回云南,用已经选育多年的材料,反复与常规水稻进行杂交,先后突破了控制野生稻地下茎“野蛮生长”、又保留多年生遗传属性的诸多关键技术,选育出一系列“长得像回事”的多年生稻品种。


2016年,大田试验开始,多年生稻的适应性、稳定性、丰产性和病虫害抗性等不断得到验证。


在云南新平、孟连、勐海等基地,连续7年的试验和测产数据表明,新选育的云大25、云大107等几个优势品种,每年6月至7月产收头一季稻谷,平均亩产超过600多公斤;当年10月再收一季,平均亩产超过400公斤,和当地一年生常规水稻品种产量相当。


“这种谷子可以直接留作种子!”像岩哈花一样,许多农民朋友奔走相告。


高产和“绿色”一个都不能少


现在,胡凤益团队选育的3个多年生稻品种,已获得云南省级审定,其中两个为优质稻品种。


看到多年生稻的优势,短短几年间,云南已有12个州市、76个县市区种植推广,面积达15万亩。


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区域,农业机械化作业难度大。随着劳动力成本增加,南方种植水稻收益下降,势必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有了多年生稻,再加上无人机植保技术和小型水稻收割机,包括梯田在内的小块稻田,都能较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云南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立新告诉记者。


如今,不仅是我国浙赣湘鄂等地,在“一带一路”沿线及非洲部分国家,试种多年生稻的好消息也在一波波传来。


奔走在元江、金沙江、澜沧江等干热河谷,胡凤益团队还开展了一系列有益试验:多年生稻可适应高温气候,免耕、免栽培可减少水资源消耗,降低劳动强度;多年生根系能锁牢单薄的土层,避免水土流失;诸多优良抗性,减少了农药、化肥施用量。


不久前,在云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上,胡凤益代表团队戴上大红花,摘得2021年度科技发明一等奖。


胡凤益教授(左二)和团队成员、学生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曼拉村多年生稻试验基地。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摄


“我们团队最大的优势是成员都很年轻!”团队骨干、博士后张玉娇骄傲地说。


无论在讲坛上还是实验室里,这些年轻人早已独当一面。眼下,团队正在加紧新品种选育,探究稻田碳氮磷钾迁移规律,培育更“绿色”的稻种;同时,与华大集团合作,推进多年生稻智慧农业试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令胡凤益倍感使命光荣。


站上实验基地的观察平台,远眺平畴,清风拂面。“以多年生稻为模式作物,我们基本掌握了禾本科多年生的遗传规律。”胡凤益对记者说,“下一步,培育多年生小麦、多年生玉米,还有多年生菜蔬,或许都不是梦!”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王程玥
审核:朱丽
终审:王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特稿丨从“汤变片”到“数字中药”特稿丨给三代核电戴上安全“头箍”特稿丨首台国产“争气机”诞生记特稿丨灰氢之后是绿氢特稿丨另辟“赛道”制乙醇笑坛名叟系列 – Wingreen过年这样收压岁钱,亲戚看到都懵了!日常生活的快乐瞬间~~~~~特稿丨为航天器安上明亮的“眼睛”特稿丨远缘杂交“创”新鱼IF 4.0专刊征稿丨重症肌无力的表型Ⅱ特稿丨这趟地铁,没有司机特稿丨300米深水立起“海基一号”IF 5+ 专刊征稿丨感染期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特稿丨“万花尺”,向城市地下深处掘进爱吃甘蔗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疫情三年:同样上网课,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局…有钱人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到底哪里不一样?iPhone 14 Pro将全系降价700元;12.4万保时捷首单买家发声;以色列总统使用ChatGPT写演讲稿丨邦早报过年回家行李这样收,空间直接翻倍!畅游法国(30)-蔚蓝的海岸小城味道线下药店,谁是未来王者|《财经》特稿特稿丨华西牛走出乌拉盖草原特稿|“重出江湖”背后:你所不知道的供销社三溪村样本:解码乡村振兴困局 | 《财经》特稿从扶助农工到毛泽东为人民服务IF 4.9 专刊征稿丨巨噬细胞在感染及其他疾病中的作用特稿丨“纠缠”量子20年,只为大国算力专访刘经南院士: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里,中国北斗最好 | 《财经》特稿发霉的甘蔗,真的很毒!老教师感叹:同样上网课,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局!小户型必看!60㎡照样收纳无敌,要啥有啥【装修干货】港股何以领涨全球?|《财经》特稿特稿丨太空中多了一颗“碳星”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