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特稿丨这趟地铁,没有司机

特稿丨这趟地铁,没有司机

科技

◎ 科技日报记者 矫阳

每一天,武汉地铁5号线运营都十分繁忙。

从唤醒、自检、出库、发车启动,到加减速、停靠站、开关门、折返、冲洗、回库……开通10个月的武汉地铁5号线,在国内首次实现108个全自动场景应用,首次彻底取消司机驾驶室,是目前国内最“聪明”的地铁。

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开通运营。新华网发 张畅 摄

大部分日子,只要在武汉,中国铁建铁四院(以下简称铁四院)通信信号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郑生全都习惯搭乘5号线上班,其中一站就是“铁四院站”。郑生全尤其喜欢站在以往是司机驾驶室的“观景平台”里,与许多乘客一起,直观感受飞速远去的隧道。

为武汉地铁5号线设计中国“脑”的,正是郑生全带领的铁四院设计团队。

自己干,研究顶层设计标准

2016年,武汉启动地铁5号线建设。

“建中南地区首条全自动驾驶地铁”——这是建设方对负责设计的铁四院提出的要求。

参与过多条地铁通信、信号设计的郑生全十分清楚,当时,国内外自动驾驶地铁运营里程已有904公里,国内也已陆续开通了北京机场快轨、广州地铁APM线及上海地铁10号线等线路,设计一条类似的地铁线路并非难事。

然而,郑生全也十分清楚,国内已开通的全自动驾驶地铁线,除保留司机监控,关键技术均为进口,且与车辆、站台门及综合监控等系统的协同并不完美,全自动效率受到影响。

当时正在建设的北京燕房地铁线,是国内首条全自动示范工程项目。相关设计文件能否借鉴?观摩学习后,郑生全发现,燕房线是一边建设、一边探索编写应用场景,没有可参照的设计样板。

“自己干!在前人基础上,为地铁设计一个中国‘脑’。”2016年12月,铁四院地铁全自动运行规范编制组成立,郑生全被任命为负责人。他们的任务是,依托武汉地铁5号线设计,研究相关顶层设计和需求标准,为建设城市全自动地铁提供指导性文件。

三年,编出108个应用场景

全自动驾驶地铁的中国“脑”,需要储存什么应用场景?

铁四院设计团队深入地铁车辆段,调研地铁运营全流程。启动、运行、进站停车、开关门、故障处置……通过观察、记录一个又一个场景,再协同各专业商讨,设计对应的全自动解决方案。

“完成一个场景,平均费时3个月。”铁四院设计团队主要成员邹海平说。

邹海平遇到的一个核心系统场景,似乎无解:站台门开关属机械电路控制,若有故障,在完全无人情况下,开关必须交由信号列控系统,实施远程控制。

机械与信息,领域完全不同。一连数月,苦思无果。

一次现场调研,邹海平偶然发现,火车采用道岔变轨时,道岔与信号的方向,均由列控系统控制。看到这个信息集成机械的范例,邹海平直呼:“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很快,站台门控制被成功集成到列控系统,地铁全自动驾驶的一项关键集成技术突破了。

历时3年反复论证,铁四院设计团队终于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需求规范》。108个应用场景、1086条功能需求,合计数10万字,详尽描述了全自动运行所有场景和设计规范,赋予机器以人类智慧。

一个聪明的中国“脑”,由此诞生。

2018年,《需求规范》通过专家评审,被认为是“国内首创,对国内其他全自动运行项目建设具有积极示范作用”。

乘客在车头部位体验美景。新华网发 张畅 摄

提升“聪明”度,彻底取消驾驶室

传统轨道车辆设计,全是司乘分开。司机在驾驶室,监管安置于此的所有信号车载设备,衔接调度运营流程,处理紧急情况。

根据对地铁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判,铁四院设计团队大胆提出:彻底无人化,坚决去掉司机驾驶室,提升地铁的“聪明”度。

“对大运量地铁线路,彻底取消驾驶室,国内外没先例。”新的设计目标,引发了巨大争议。

运营方质疑:“完全无人,运营安全能否保证最大化?”

车辆制造企业尤其担心:“取消驾驶室,车辆制造改动太大,相关信号、通信、综合监控都要调整。”

通信设备供应方提出:“改变安置在驾驶室的信号设备,牵一发动全局。”

面对诸多意见,在建设方鼎力支持下,郑生全带领铁四院设计团队,以多年的技术积淀,通过反复、细致的技术探讨,最终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设计方案。

为确保无虞,郑生全先后两次专程去新加坡考察,观察车辆驾驶室每个细节;为协调各专业参建方达到设计要求,邹海平每天要处理上百个电话。

“那段时间,我的头发掉得特别厉害。”2017年,邹海平年仅35岁。

历经4年多艰辛努力,2020年5月31日,首列无驾驶室的全自动驾驶地铁列车下线,代表了国内先进智能列车的工业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没有驾驶室,列车运营更精准。在满足同等运力条件下,武汉地铁5号线共减少两列上线列车。”邹海平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擘画了蓝图,这令郑生全和铁四院设计团队信心倍增。现在,他们已经开始研究更“聪明”的地铁“大脑”。

“我们正在挑战互联互通技术,编制一张高智能的网络指挥网,改变目前地铁单线运行模式,实现网络化运营环境下跨线运行。”郑生全说。

到2023年,国内将启动建设19个地铁网络、共40条线,总长超过1200公里,均将以互联互通模式设计。

“聪明”地铁的标准是什么?未来地铁还会怎样“聪明”?中国的铁路工程技术人员,正在不断探索……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沈唯(实习)
审核:岳靓
终审:王婷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陈老湿用脑袋保证,这趟一定看到翠青蛇!在厦门坐过一次地铁,才知道什么是真生猛回锅肉与白菜炒虾之婚姻百态特稿丨远缘杂交“创”新鱼【探索】搭乘通往魔幻世界的地铁,来一场超现实主义之旅,“萨尔瓦多·达利——魔幻与现实”展览昨日开幕过去百年最值得尊敬的老太太,离开这个世界了88岁老爷子把车开上地铁,凭一己之力让波士顿绿线又停了…特稿丨华西牛走出乌拉盖草原IF 4.9 专刊征稿丨巨噬细胞在感染及其他疾病中的作用日复一日的地铁,就像人类命运的隐喻潜伏在北京地铁,抓色狼紧急寻人!乘坐过这趟高铁,请立即报备!10年地铁自由!一地买房可免费坐地铁,刷脸进站!专家:类似营销做法需要谨慎推进黑男尾随18岁女子上地铁,露出下身就要强行脱掉她的裤子性侵...特稿丨太空中多了一颗“碳星”特稿丨从“汤变片”到“数字中药”地铁上男子试图强奸18岁少女,网红搭地铁铁遇袭,纽约地铁还能有多危险...世界唯一被时间“遗忘”的人,与世隔离78年,没有电,没有手机,不知疫情爆发,政府送房也不要...纽约华社多数老人为了消遣搭上这趟车,游走在因赌败家的风口浪尖上...特稿丨为航天器安上明亮的“眼睛”我在新加坡生娃独立坐月子,只有老公帮忙,没有老人没有月嫂没有女佣特稿丨“万花尺”,向城市地下深处掘进伟大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时代特稿丨给三代核电戴上安全“头箍”坐过这趟车的人员立即报备,哈尔滨一地紧急寻人 ↘太惨!纽约2人摔下地铁,遭列车碾压身亡!其中1人疑似救人!【独家自住+投资】仅售$41万,Malden高级公寓2居室2车位,邻近地铁,配套泳池和健身房这趟航班上10例确诊!紧急暂停!在厦门坐过一次地铁,才知道什么是真生猛......特稿丨“宁京一号”诞生记特稿丨像收甘蔗一样收稻子好美|乘坐这趟“雪国列车”,探秘北国以北今天是九月九回不去的中秋,见不到的爹娘​特稿丨说服1000位病友捐献遗体后,他说,“我快没有时间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