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年扒飞机从昆明飞到重庆,极寒缺氧1.5小时,空中遭遇让人后怕
几年前,一位14岁男孩扒着飞机从昆明飞到了重庆,引起全国轰动。
他在零下40℃低温且缺氧的高空中,抱住起落架硬生生坚持了1个多小时后,奇迹生还!
尽管良好的肌体和顽强的意志力,帮他撑过了极端条件下的高空之旅,但他的身体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损伤。
这个叫梁攀龙的男孩为什么要扒飞机?
这背后,实则是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
1990年出生于湖南怀化的梁攀龙,原本是个成绩优异、乖巧懂事的孩子。
可自从升入初中,接触到网吧后,他便迷上了打游戏,一发不可收拾。
他开始逃学逃课,把母亲给的早餐钱用来充网费,有时候泡在网吧彻夜不归,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梁攀龙的父母又气又急,无数个夜晚偷偷抹泪。
为了挽救孩子,他们开始对儿子严防死守,不让他有机会去网吧。
本以为只要严加管教,儿子就能变回当初那个乖巧听话的好孩子,没想到梁攀龙却变本加厉,动不动就摔东西,还闹过两次离家出走。
最远一次他逃到了贵阳,还是父母登了报,才将他寻了回来。
可梁攀龙并未因此消停下来,相反,在父亲的训斥下,他变得越来越叛逆,甚至策划着如何彻底远离父母,远离家乡。
于是,梁攀龙在一次逃学后,偷偷爬上了一辆火车。
年少无知的梁攀龙,以为这样就能摆脱父母的管控,却没想自己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要为这一行为承担后果。
随着火车的缓缓行驶,梁攀龙来到了离家千里之外的昆明,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又有着相同境遇的少年束清。
一天,两个少年跑到昆明国际机场附近闲逛,看着起起落落的飞机,他们萌生了去飞机上看一看的想法。
二人借着瘦小的身体,翻过围栏钻进了机场停机坪,并偷偷地溜到了客机A320型飞机边上。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两人攀上飞机轮胎,然后进入了飞机起落舱里,玩得不亦乐乎。
此时的他们,并不知道危险正在悄悄降临。
早上8:10,这架由昆明飞往重庆的3U8670飞机在跑道上缓缓爬行,然后开始加速。
梁攀龙与束清这才回过神来,可剧烈的震动,以及发动机巨大的轰鸣,令他们慌张得不得了,根本没想过要赶紧跳下飞机。
等他们意识到,自己极有可能从起落舱掉下去的时候,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狂风从舱口灌入,吹得人无法呼吸,梁攀龙运气好,抓住了身边的一根金属杆才没被卷出舱外。
可束清就没这么好运了,他什么也没有抓住,随着飞机剧烈地一震,他一下站立不稳就消失在了遥远的天际。
梁攀龙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吓得几乎哭出来,但他顾不得悲伤,只能死死抱住金属杆,争取活下去。
飞机升上高空后,起落架开始往舱内回收,梁攀龙趁机爬回了起落舱内的安全位置。
可这只是高空历险的第一个环节,万米高空零下几十度的低温环境,才是梁攀龙接下来真正要经历的艰难过程。
飞机航行在高空中,穿着单薄的梁攀龙冻得直打寒颤,稀薄的空气让他渐渐觉得呼吸困难,他的身体开始麻木,意识也逐渐恍惚。
生死关头,幸运之神再一次眷顾了他。此时的飞机已经飞临重庆,飞机开始下降,舱内温度逐渐回升,缺氧状态也有所好转。
飞机落地后,梁攀龙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这次“高空之旅”也让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的身体遭受了巨大的损伤!
他患上了严重的航空性中耳炎,视力急剧下降,腿脚在晚上睡觉时还会出现抽筋现象。
鬼门关走过一遭后,梁攀龙开始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他下定决心再也不碰电子游戏,做回从前那个乖巧听话的孩子,经过一番努力,他还考上了重庆工艺美术学院。
扒飞机事件被报道后,梁攀龙的名字震惊中外,有人把他的叛逆,归咎于网瘾。
然而,孩子沉迷游戏只是表象,在冰山一角下隐藏的真相,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去发现和解决的。
《少年说》中有一期,小学生叶子健站在高台上,流着泪对父母控诉:
“你们大人总是这样,为了图一时的安静,用手机稳住我们。等我们长大了,沉迷于手机,你们又会觉得,是手机耽误了我们。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在小的时候,是谁把手机塞到我的手里?又是谁,放弃了对我的关爱和陪伴?”
原来,真正对孩子有害的不是手机,而是差劲的亲子关系。
网瘾不等于“孩子+网络”,而等于“(孩子+网络)*环境”。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就曾经做过一个调研:亲子关系对孩子网络游戏成瘾有很大程度影响,亲子关系越差的家庭,越易导致孩子形成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
综艺节目《老师请回答》里,有一个喜欢玩游戏的15岁少年浩浩,他每天至少玩游戏16个小时,吃饭也只是匆匆扒拉几口。
高中上了一年学以后就辍学在家里打游戏,梦想成为一名电竞选手。
做父母的,自然是不会同意孩子选择这样一条路。
他们用各种极端的方法阻止浩浩,断网、没收电脑和手机,没想到得到的结果却是更激烈的反抗,浩浩将家里的电脑、电视都砸了。
然而,老师在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这个叛逆倔强的少年内心多么孤独。
浩浩父母关系一直不好,小学四年级就离了婚,虽然后来复婚,但家庭气氛还是冷冰冰的,一家人很少在一桌吃饭。
后来,浩浩被送去寄宿学校。他曾经因为太想家,偷偷从学校溜走,跑几里路回来找妈妈。
而爸爸呢,不但脾气急躁,而且极少陪他玩耍聊天,张口就是指令、否定、说教。
浩浩并不是一开始就对游戏有很大兴趣,在他开始喜欢游戏的那段时间,正是父母感情不和、闹离婚的时候。
游戏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成为他的宣泄,也被他用做逃避现实中不想面对的事情的工具。
因此,与其说浩浩沉迷游戏,不如说他在寻觅家庭亏欠的满足感。
真正的洪水猛兽,从来不是电子游戏,真正摧毁孩子的,往往是不懂教育的父母。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主动选择了手机,而是大人把孩子推向了手机。
有人说,沉迷手机的孩子就像活在气泡里的孩子,里面的孩子不想出来,外面的大人进不去。
而如果家长把手机当成敌人,孩子也把家长当成了敌人。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对网络过度依赖的孩子,对父母都有着很强的敌对情绪,而这种情绪在孩子沉迷之前就已经出现。
邻居丹姐一向对孩子的管理非常严格,在孩子玩手机这件事上,更是严加管控,从不让孩子碰手机一下。
孩子偶尔提出想用下手机,她都严厉拒绝,甚至会斥责孩子一番。
她甚至学网上的家长,在家里安装了一个摄像头,监督孩子学习,让孩子对他又怕又恨。
在这种密不透风的控制,换来的是孩子更为严重的叛逆。
孩子上高中后,在学校住宿,不到半学期,成绩便下降得厉害。
后来老师打电话向她反映,说孩子上课玩手机。
她大为震惊,孩子哪来的手机?
后来才发现,孩子受同龄人影响,对游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便用自己存了多年的零花钱偷偷买了一部手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而原本乖巧的孩子也像变了个人似的,面对母亲的责问一脸冷漠,甚至差点对母亲动手。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说:不论什么时候,当我们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事情,就会导致权力之争。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禁果效应”,是说人们在好奇和逆反心理的作用下,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而越是被禁止的东西,越想尝试。
当家长不问青红皂白一味禁止孩子玩手机时,往往会陷入“他偏要玩你非不许”的权力争执,
比起玩手机的诱惑,这时的孩子可能更不想屈服于你的管制。
美国儿科学会就曾建议:“与其让孩子偷偷摸摸玩手机,不如让他在管理下大大方方地好好使用手机。”
至于如何管理孩子玩手机,就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了。
为此,尹建莉父母学堂经过精心研发,推出了【孩子玩手机不爱学习怎么办?】1天训练营。
掌握和孩子协商手机问题的诀窍。
掌握日常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的方法。
不再被错误的育儿方式引入教养误区。
培养一个自主自律管理手机、热爱学习的孩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