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教过两万大学生的资深美国教授:大学新生应该知道的“象牙塔潜规则”

教过两万大学生的资深美国教授:大学新生应该知道的“象牙塔潜规则”

公众号新闻

作者:吴玉莹

转载:外滩教育


美国顶尖高校早申发榜告一段落。希望第一时间获悉今年美本招生概况和录取案例的读者,敬请预约本周末视角&翠鹿早申系列讲座:



看点


很多“新手”大学生,都会对大学生活充满迷茫;对于留美大学生来说,还要经受“大学文化冲击”带来的挑战。该如何充分利用大学生活?努力学习、获得好成绩,就够了吗?毕业于哈佛大学,现分别任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查普曼大学的两位教授,向我们揭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象牙塔潜规则”,带我们重新思考大学生活的可能性,从而找到人生的发展路径。


大学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在The Secret Syllabus一书中,两位作者Terry Burnham教授和Jay Phelan教授指出:大学有独属于自己的文化,一种完全不同于高中和社会的文化。


正因为其特殊,初入大学的人会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大学的“文化冲击”,作者借用了这个人类学概念,来表示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和文化时,最初遭遇的不适、迷茫、困惑,甚至挫折。


The Secret Syllabus


回顾自己的大学经历,Terry曾经换过三个专业才最终确定了自己的志业,他本科读生物物理学,第一个硕士读计算机科学,第二个硕士专业为金融,一直读到金融专业的博士,才进入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


在未来充满不确定的时候,Terry在餐馆端过盘子,去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也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工作过,直到成为大学教授研究金融,他才明白,曾经走了那么多弯路,自己的人生发展路径才最终明朗起来。


和Terry成长期的困惑相似,Jay在UCLA读本科的第一年对课堂、教授完全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隔离”状态,导致有几门课拿了F(Fail),虽然后来他学会及时调整人生状态,读了耶鲁大学的硕士以及哈佛大学的博士,但Jay坦言,在大学有许多“应该做”的事他没有做,许多时间和机会被浪费了。


两位教授年轻时经历了大学文化的冲击,学会了如何在大学中取得成功,但在近三十年的执教生涯中,他们在UCLA、MIT、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查普曼大学教过超过两万名本科生,发现大多数学生依然会陷入和他们当年相似的困境,这使他们迫切想要把自己的经验告诉更多人,让他们顺利适应大学文化,了解隐形的大学规则,并获得成功。


Terry Burnham教授和Jay Phelan教授


可见,即使作为美国人,适应美国大学文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国际学生的中国孩子,去美国求学,其处境将更为艰难。

为此,外滩君采访了两位教授,一起探讨留美中国学生的“文化冲击”以及有效的应对策略。


01

中国学生学习刻苦、成绩好,

但在另一方面欠缺很多


无论是Jay任职的UCLA,还是Terry任职的查普曼大学(加州地区顶尖私校),在他们执教近三十年的经历中,两位教授遇见过很多中国学生。提起中国学生的特点,排前三的是:学习刻苦、学习成绩好、有礼貌。


这些当然不是缺点,但在隐秘的大学文化中,中国学生的特点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实现读大学的目标吗?


读大学要获得什么?Terry总结道,第一毋庸置疑是成绩,尽可能是好成绩;第二,是学习到知识,最好能升华成智慧;第三,就是来自教授的帮助,不仅涉及到学业,更是关涉学生的人生。


中国学生在第一项中表现优异,但在后面两项,尤其是最后一项中的收获相对来说就少了。因为它涉及到与教授沟通交流、建立关系的能力。



美国大学提供了非常多的师生交流机会,最常见的是Office Hour。在今年查普曼大学开学演讲上,Terry曾问新生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在授课以外和教授第一次交谈在什么时候比较好?95%的学生都回答:应该在开学一周后尽早跟教授沟通、交流,但实际上没有人来。


在教授看来,在课堂上单向的信息交流是低效的,如果在课堂之外学生没有跟教授建立起有效的交流和良好的关系,学生将会错失许多宝贵的机会。


采访中,Terry提到,他多次邀请任职知名企业的校友来和学生一起午餐,“有一次我给70个学生发了午餐邀请,猜猜最终来了几个?”


“7个。”


参加的学生有的得到了实习机会,有的得到了工作机会,这就是来自教授的帮助,但它不会写在课程大纲里。


“您觉得其余的学生为什么没来参加呢?”


“因为他们读大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学习,为了获得好成绩,而午餐看上去跟好成绩无关。”



知识和成绩可以从书本获得,但来自教授人生经验而得出的智慧和及时帮助,必须要学生主动与教授沟通交流、建立关系才能获得的,是超越了课堂教学之外的那部分。


“在Office Hour,学生可以跟教授聊生活,体育运动,宠物,餐厅等等,第一次见面可能有点陌生和奇怪,但随着次数越来越多,教授会越来越了解学生,从教授自身经验得来的,比如如何做研究,如何生活,如何面试研究生院,如何面试找工作。


除了课本上的知识,他们还知道世界是如何运行的,这些内容都不会出现在教学大纲里,但对学生来说都非常宝贵。”


建立在良好沟通交流基础之上的师生关系,会带来额外的好处,比如在申请研究生或工作的推荐信中,教授所展现的学生的品质、能力、强项,比千篇一律、泛泛而谈的推荐信有价值得多,这样的推荐信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的,但只关注学习,必然达不成这个目标。



02

大学教授不是「教科书」,

而是随时准备去帮学生的人


在Jay看来,面对美国文化和美国大学文化的双重冲击,中国学生还没有很好地被美国大学文化所接纳,他们在另外两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显示了他们对教授身份的「误解」。


Jay在课堂上的语速非常快,而且经常涉及到非常美式的表达和内容,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想要完全理解是很困难的事。


“但很少有人告诉我他们遇到了语言上的困难,中国学生可能是出于礼貌而不想或不敢寻求教授的帮助。但课堂上如果出现误解内容,对他们学习是一件非常不利的事。”


适时地让教授知道学生正在经历困难是很正常的,中国学生可能是出于礼貌,也可能和大部分学生一样不想让教授觉得失望,给教授留下不好的印象。


学生不敢向教授“暴露”不好的一面,和学生面对考试的态度也非常像,都反映出学生对教授的「误解」。



在学生时代,曾经被挂科的Jay以为,教授就是要找到那些不够聪明的人挂掉他们。可能今天依然会有许多学生这样认为,但那些在头脑中出现关于教授态度的想象:让教授失望,打扰教授,让教授觉得自己不够聪明,给教授留下不好的印象等等,都是多余的担心。


相反,“教授之所以成为教授,正是因为他们想要帮助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人生其他事宜。”这是等到Jay从学生时代毕业,成为教授之后的感想。


与「帮助者」这样一种能动的、人的身份相反的,是大学生把教授当成不变的、物化的「教科书」。


在学生看来,教授是知识的化身,他们通过考试考察学生是否掌握这些知识,因此学生也只问教授具体的学科问题。



但Jay和Terry强调,教授是人,是知识和经验的结合体。比起具体的学科知识,Jay更希望自己的学生会问:


你是怎么学习的?


你是怎么在经济学、生物学和新闻专业三个专业中做选择的?


你是如何找到自己志业的?

Terry也指出,“学生把老师当作机器,就好像老师只会上课、读论文,如果他们以这样的方式对待教授,那么教授也只能以机械的方式回复他们,”教授认真地说,“但老师也是人呀,我期待他们除了问我知识,还可以到办公室分享几个笑话。”


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中,学生和老师是单向度的知识传授关系,但在美国教授看来,美国大学文化的特点就在于它提供了非常多的可供利用的帮助资源,和教授的双向交流便是其中之一,和教授的Office Hour,和教授一起午餐,把教授看作自己在学业、生活、人生选择等方面的「帮助者」,才能超越学科教学和成绩,完成大学时期多维度的人生获得。



03

   用有效的策略,

找到自己的人生发展路径


在大学中,探索自己的人生发展路径是每个学生的必经之路,但Jay和Terry都发现,今天一代的大学生们依然没有找到正确的建议去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同时他们比上几代人还面临更大的压力,这需要他们策略性地解决很多问题。


首先,这些压力大多源自父母的焦虑,在压力之下大学生们不得不尽快选定专业、选好研究生学校、确定好工作,和二十年前那代大学生相比,今天大学生的不确定性少了,同时探索也少了。


“而父母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他们想要避免自己的孩子在人生中出现不好的结果,而不是去探索最好的结果。”



这显示的是非常矛盾的亲子关系,父母一边说着爱孩子,为他们感到自豪,一方面又不信任孩子让他们自己做选择。这在中式亲子关系中更典型和常见,父母过多卷入、控制孩子的教育选择,会让作为个体的孩子无法选择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让父母相信自己做选择的能力,并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最合适的,是自我发展路径的必经之地,而这需要建立跟父母积极正面的沟通,以及建立起信任关系。


其次,在大学中要想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学生还要学会一些重要的策略和技巧。


Jay的大学经历有一种「滞后感」。最初进入大学的时候,他感觉格格不入,坐在最后一排,不知道老师讲的内容和自己的人生到底有什么关系,因为最开始没适应,所以成绩单上有了F;等到下定决心申请研究生,又发现很多应该「提前做」的事情没有做,比如没有提前准备GRE,没有提前找教授帮忙写推荐信,没有提前积累学术经验等等。



虽然在非常不利的条件下开始申请,最终如愿拿到了耶鲁大学研究生院的offer,但这样的经历恰恰显示,在大学生活中,提前做规划,以及尽最大能力达成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两点,之所以很多人没有做,是因为这其中涉及到策略和技巧。


「规划」为例,两位教授所提出的,并不是类似传统的“我要成为一名科学家”的既定目标,而是一种收集决策信息、认识自我的动态过程(It’s not the plan, but the planning)。


因此,两位教授建议大学生们尽情探索大学带来的各种可能性、深挖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在此基础之上,将长远目标拆解成可操作的具体行动:从规划四年计划,到规划年度计划,再到每学年计划,让行动填满规划。


比如以四年为期的规划,教授建议重点考量以下三点:


暑假:参加夏校结识更多的人;找一份实习工作,了解自己期待的职业;或者规划旅行,多了解世界等等。


参加非学术类活动:如体育运动、艺术活动、公益活动等等都是非常好的方式融入到大学环境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做好学期和学期之间的连接规划:是否要出国交换;养成固定的学习习惯;记录自己的时间规划并定期检视是否做到……

有了不同阶段的规划,大学生才有可能做到「在大学开始之前就要考虑到大学的结局(think about the end of college before the start)。」


但很多时候即使有了规划,也可能在中途出现变数,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在失败和错误中反弹,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当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许多人会告诉你:要坚韧(be resilient),但如果没有具体的行动,这就是一句口号。


两位教授指出应对失败最重要的策略,是去「解构失败」,“也就是用各种方式分析失败,就好像是给失败做「尸检」”。


为什么会失败?


能做什么补救?


最初设定的目标是合理的吗?


……

失败一经分析便会发现,对失败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远超之前的想象,因此只有通过诸如此类的分析,才可能改变以后的行为,从而影响未来的结果。“我们经常忘记失败是和成功联系在一起,人生很有多经验只能从失败中获得。”


除此之外,书中还指出了许多「找到自己的人生发展路径」的实践方法,两位教授在采访中强调,这是一个「探索、尝试、失败、反弹」的过程。


他们建议所有的大学生,当他们想弄清楚自己最想做什么时,必须要像侦探一样去探索,和更多有经验的人聊天,去观摩自己理想的职业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向身边的人学习,每一个不经意的机会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


“要记住,你永远是你人生的学生。”


直播预告:美本早申录取案例分享


过去5年,翠鹿升学榜收集了六万余条海外名校录取数据,信息准确、渠道可靠!所有数据来自于120余所学校、500余位家长、以及200余家机构顾问。所有offer数据在收集过程中均进行交叉核对,无误后实时更新

翠鹿升学榜仅收录中国学生(包括国内高中所有国籍学生,以及海高中国籍学生)offer,按人进行统计所收录offer100%有年份和高中信息,90%T30美本offer有轮次信息,70%T30美本offer有性别信息。我们也收录学生的教育经历、考试成绩、活动奖项以及文书资料,详细勾勒学生的成长经历与升学路径,为留学家庭提供有价值、可参考的升学信息。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首次启动美本系列发榜直播。邀请业内顶级专家,偕同本号直播美本早申录取状况。除了解读高校整体录取信息、中国学生录取数据以外,还将分享今年早申成功上岸学生的详细案例。有兴趣的读者可扫描以下海报二维码预约围观全网最权威的早申录取直播:


欢迎大家预约👇

为了答谢各位读者的支持,我们为直播观众准备了双重好礼!


第一重福利:2022年美国顶尖大学录取数据详解



在翠鹿升学榜发布权威数据基础上,我们联合编制一份详尽的大数据报告作为讲座福利赠送给大家。这份报告一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介绍2022年录取概况,分析美国顶尖院校录取大趋势,其次介绍哈耶普斯麻、藤校+T10、综合T30及文理T10高校录取情况,内容翔实,来源准确,值得有目标校的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五部分介绍中国学生录取情况,并披露地域、性别、标化等重点数据统计,最后一部分则分析北上广深宁汉六地的录取情况。希望这份报告能助各位读者一臂之力。


第二重福利:《2023美本及多国留学申请工具书》



美本申请千头万绪,第一次接触美本申请的家长很容易被标化、文书、推荐信、课外活动这些弄得晕头转向,甚至被直接“劝退”。本书由十余家业内顶级顾问公司和本号倾力打造,十万字干货内容,一百七十页精美图文。有助大家了解美本申请的底层逻辑、掌握申请的核心要义,解决你留学路上99%的困惑(详细内容介绍请点击以上工具书封面图片)!


相关阅读:

抑郁的中国留学生,困在“代写骗局”里

美本放榜季的隐痛背面,那些心理问题学生,耶鲁也只能抛弃逃避?

中国留学生对美国大学的四大误解



作者:吴玉莹,转载:外滩教育。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关于美国中期选举,你应该知道的美国入境档案--邵洵美,钱天鹤,颜鹤鸣养育女孩,父母应该知道的10个秘密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你应该知道的6件事!和教过两万名大学生的美国教授聊过后才发现,要是早知道这些“象牙塔潜规则”该多好​每个购物者需知道的6条Costco“潜规则”美国所有车主都应该知道的Lemon Law,问题车退退退!2980元一盒的新冠药,你应该知道的事实2023加拿大新移民贷款安家,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Woolies员工分享降价“潜规则”!找准时间去,就能买到便宜货万字长文解析!复现和使用GPT-3/ChatGPT,你所应该知道的堪称“现代书法第一人”的郭沫若,书法水平饱受争议走出象牙塔,普华永道带高中生沉浸式体验商业世界!成人世界的8条社交“潜规则”!别花冤枉钱!在Costco购物应该知道的6条“潜规则”!张维迎:现代人应该知道的10大经济学原理阳了之后又阳?关于2023年,普通人应该知道的事01月19号:To B生意的私域流量,你应该知道的10件事辉瑞新冠神药Paxlovid,应该知道的几个事实颜宁清华演讲:象牙塔里的波澜壮阔更让人刻骨铭心关于卫生棉条,男女生都应该知道的10件事关于当前防疫,你应该知道的50条科学信息关注丨关于当前防疫,你应该知道的50条科学信息美国核能高官机场偷行李!性别优势成拜登职场“潜规则”?原型设计,有哪些高段位的“潜规则”?Oliver Wyman 2023 暑期实习网申倒计时6天!招聘“潜规则”大曝光…追星“追进”Top10大学?她的早申故事,透露出美本录取的重要“潜规则”...2980元/盒的新冠药Paxlovid,应该知道的事实关于苏纳克的家庭背景以及如何看印度裔当英国首相退休老同学聚会现场北美所有车主都应该知道的Lemon Law,问题车退退退!加拿大新移民贷款安家,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纽约人都应该知道的六条Costco“潜规则”!让你省省省!这两项是最受欢迎的省钱福利!节假日到了!我们应该向老板和同事送礼物吗?胡锦涛看走眼,纵容小人得志关于辉瑞Paxlovid,你应该知道的几个事实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