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专访|从武汉到上海和美国硅谷,一个普通女孩的「死磕」10年

专访|从武汉到上海和美国硅谷,一个普通女孩的「死磕」10年

生活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我们 



2022眼看就要过去了,你的一年过得怎么样?


疫情三年,带来生活节奏上的停滞,以及对未来无法感知的流动,催发了对个人的质询和叩问——


有人拒绝「内卷」,离开大城市回老家生活;


有人抗拒「躺平」,辞掉体制内的稳定饭碗。


有人问:「生活不易怎么办?」B站百万up主答:


那就好好活着、熬下去,熬之余疯狂试错,直到你的版本到来那一天。


今年33岁的曼曼,就等来了这么一天。


10年前,她从武汉来到上海,工作三年后选择裸辞。而后,做出更大胆的决定,放弃自己的原专业建筑学,在26岁这年转换赛道,赴美留学,攻读计算机的研究生。


10年后,她从单身到已婚,摆脱了母胎solo;


从建筑师到程序员,年薪翻了10倍;


从居无定所到硅谷买房,拥有属于自己的家……


本文受访者曼曼


推倒一切、从头来过,这样的选择是否太任性?重新学一门新专业,她又能否承受失败的后果?毕业工作已年近30岁,对一个普通女生而言,这几年的试错成本是否值得呢?


在和曼曼的采访中,我似乎找到了这些答案。


生活从来不是一片坦途,就是在和自己「死磕」的过程中,偶然遇见恰逢其时的光亮





2012年6月,曼曼从武汉大学毕业,怀揣着憧憬来到上海。此前23年,从出生到上学,她一直生活在江城,就想趁年轻到大城市看看。


当时,她拿着建筑学和工商管理双学位证书,很快入职张江高科的一家事务所。她还记得,公司坐落在一栋欧式小洋楼里,包住宿和提供午晚餐,每天通勤10分钟,工作氛围和谐,人际关系简单。


没想到好景不长,一年半过去,由于公司业务萧条、积压欠薪后,她不得不选择离开。


第二年,她又入职新的公司,位于淮海西路的红坊。这次,她从浦东搬到浦西,离市中心更近了点。


而工资的涨幅水平,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每个月到手四千八,去掉房租两千一,其余消费在饮食、交通等方面。加上年终奖被大幅压低,一年到头根本入不敷出。



工作经验逐年增长,但经济状况却不见好转,渐渐剥夺了她想在这座城市扎根的希望,也彻底击溃了她最后的心理防线,原来努力007也可能一无所获。


2015年夏天,她从上海裸辞,回到老家武汉。回想起沪漂3年的生活,她是带着失望离开,也夹杂着些许不舍:


离开上海的时候,我还是很喜欢这座城市,但是不配留在这里。


这一年,曼曼26岁了,一个单身失业的青年。她再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重新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这时候,她有两样选择:一份是本地设计院的工作,但似乎已能预见未来,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会让人失去动力和激情;另一个则是出国留学,继续攻读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


这意味着,她要放弃本科5年、工作3年的建筑专业,去学一门自己毫无基础、与原专业毫不相关的新专业。


受访者供图


对一个普通家庭而言,出国留学的经济压力并不小。好在曼曼的父母支持她的决定,先是找周围的亲戚支援,合力出具60万的存款证明,让她能顺利申请国外的院校。


但脱产备考过程的心理压力,只能靠自己排解。一方面是跨专业申请难度大,提交的申请书常被拒绝,而距离截止时间越来越近;


另一方面则是年龄上的焦虑,光想到自己一毕业就30岁,面对的仍是未知的将来,莫名的恐慌便袭卷而来。


那段时间状态很消极,因为感觉离目标有点遥远,只要有学校给我offer,我就很开心了。


从8月开始备考,直到次年3月,曼曼才收到院校的回复,是来自美国芝加哥的一所学校。


她没有犹豫,收拾好行李,就带着不安远赴异国,重新回归学生身份,从零开始学计算机。


出国前曼曼和父母的合照


出国前曼曼和爷爷奶奶的合照





然而,留学生活并不如想象般顺遂。


她来了后才发现,国外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宽进严出」。录取她的学校,是当时申请的一所保底院校,无论是学校或专业,都不算排名靠前的,但课程安排不划水,课业压力也并不小。


首先是语言障碍,老师讲课操着带口音的英文,加上语速又快,所以刚开始上课听不懂是常态。


还好多年来在应试考试上,曼曼自有一套方法论,通过复习课本和学习资料,最后取得的成绩都还不错。


但在实操方面,成了她最大的劣势。计算机要学习新的编程语言,作业要求是自己写出小程序代码。


对那时候的曼曼来说,是泡在图书馆里一整天,绞尽脑汁也没摸索明白的事。显然,那门课的成绩不太理想,也是她研究生涯中唯一一门得了B的课程。


第一学期,曼曼时刻处于崩溃的边缘,在极度焦虑中适应新的环境。


研究生时期,曼曼在图书馆门前合影


随之而来的是生活上的困窘,曼曼深知自己是花光家里积蓄来读书的,所以物质方面是能省则省。


读研两年,我就买了一件羽绒服,不吃早餐,一份盒饭,中午吃一半,晚上吃一半,偶尔吃吃速冻饺子加餐。

不过这让她更是一门心思扑在课业上,无暇兼顾课余丰富的休闲活动。

直到第二年,曼曼获得一个当助教的机会,一个月补贴1400美元,一学期三个月总共4200美元(折合人民币近一万)。对比她每个月生活费8000元,已经是一笔不少的数目了。

回忆起这段学生时光,曼曼表现得很知足:

当时不觉得生活多苦,全身心投入学习,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2017年学校春节联欢会上,展示旗袍的曼曼

本来只要两年的学习,曼曼主动申请延毕半年。校园对她来说,是暂时逃离现实的象牙塔,她还不敢轻易迈出那一步,总觉得自己还没做好准备。


最后一学期,曼曼无时不处在「精神内耗」的状态,她坦承自己是在「毕业即失业」的恐慌中惶惶度日。


除每周一节课外,其余时间她就躲在卧室里,白天读鸡汤为自己打气,晚上看综艺放松心情。她就这么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每天游走在颓丧和打鸡血中,至少这样能暂时不去考虑就业等压力。


一个人在国外,在家也没人管,每天昼夜颠倒,我的状态很差,没有人开导我,我就自己打气,但心里还是很焦躁。


要想留美工作,必须要在一定限期内找到工作。那段时间,孤独和焦虑贯穿生活的主线,但曼曼还是顶着压力坚持投简历。在期限内的第72天,她收到来自硅谷的offer。


或许,精神内耗看似消极,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找寻出口,而行动正是解决自我消耗的最佳方式。


也是在这段期间里,曼曼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独自走了这么久,以前忙工作,现在忙学业,从来没把恋爱这件事提上日程。


她在论坛里找房子的同时,也在浏览相亲类的帖子,有合适的对象就发邮件联系。于是,她认识了在硅谷工作的小明。


他们先是在网上聊天,会一起刷题、模拟面试,假装面试官一样互问互答。曼曼答不出问题来,就会发挥「社牛」特质,讲讲笑话活跃气氛。


一次视频通话时,小明问起了年纪,他在帖子里的择偶条件强调要找比自己小的女生。而曼曼刚好大他一岁,她本以为这段感情无果。小明似乎毫不在意,很自然地接过话题:「完全看不出来嘛。」


即使只能通过网络聊天,但两个同在异乡的中国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如同热恋期的小情侣一样,他们会分享每天的日常,彼此传递生活的能量;也会诉说对未来的迷茫,毫不掩饰自己脆弱的一面。


一个月后,曼曼搬到加州,小明来机场接她。这是他们第一次线下见面,曼曼坦承道:

自己头一回有了恋爱的感觉。

留学生涯的最后一段时光,曼曼不只找到了工作,也收获了一段姐弟恋,遇到携手相伴走下去的男朋友,从此摆脱了母胎solo的身份。

她突然觉得,生活似乎多了一份期待。

摄影师小明




此的曼曼,正沉浸在事业与爱情双丰收的喜悦中。当她以为生活逐步走上正轨,工作渐入佳境时,意外却总在不合时宜向她突袭。

2020年2月,她的OPT工作签证(美国政府给F-1学生的工作许可证明)即将到期,这预示着她不再有合法留美工作的权利。

提交Stem OPT(包括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s数学四大类专业申请后,将会自动延期180天,时间就顺延到了8月份。只要在这期间移民局审批通过,曼曼就能继续正常工作。

然而,直到8月,曼曼的申请状态仍显示处理中。到期前一个月里,她每天都很焦灼,不停刷新申请的网页,查看最新进展情况。

她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

像一只案板上的鱼,拼命扑腾,只能等待移民局给我的判决。

最终由于OPT到期,曼曼失去了合法的工作身份,被公司停薪留职。30岁这一年,她再次成为「无业游民」,好像先前的努力全白费了,一夜间回到了起点。

公司给了她两周的缓冲期,解决身份和工作的问题。短短两个星期内,曼曼没有放弃任何尝试——


想通过CPT(允许学生身份在校外合法打工,且工作必须和所学专业相关)边上学边工作,可公司明文规定不能接受;

也想过转H4(签发给赴美短期工作人员的家属,有效期为12个月,可以多次入境),但境内要花14-18个月,境外可能耗时更长;

还尝试和领导沟通,先安排到其他国家工作,再用L1
(对外国商人、专家到美长期工作的入境许可之一)直接回来,得到的回复是被拒绝。


与此同时,她还通过公司内部网站,看其他地区新放出的岗位。只要有合适的职位,她就主动发邮件联系,但多数都没有收到回复。好在有几个部门的人事愿意给她面试机会,最后她在公司内部成功转组,拿到温哥华分部的职位。


更让曼曼感动的是,在这段因身份问题而挣扎的时间里,小明没有顺势踢开她,反而开口向她求婚。于是,他们在相恋9个月后结婚了。

恰逢疫情期间,婚礼仓促而简单,到场的只有牧师和两个朋友。但对曼曼来说,这是最好的安排,因为有了坚强的后盾,她不再像从前那么容易焦虑了。


就在已经接受现实,准备启程前往温哥华,同时开始异国恋的时候,她又收到Stem OPT申请通过的消息。于是,她再次向公司提出申请,放弃加拿大的岗位,继续留美转到新的小组。

这一番折腾后,对曼曼的事业打击不小,加上工作经验有限,升职加薪遥遥无期,导致30多了还是入门级码农。而新来的项目经理,年龄和她差不多,职位却比她高两级。

不过这时候的曼曼,已能坦然接受各种差异,笑对生活:

没有人规定,哪个年龄要达到某个级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轴。

去年4月,她抽中H-1B工作签证(属于非移民签证的一种,持证者最长可在美国工作六年)同月,她和老公花了百来万刀,买下湾区的联排别墅,套内面积180平。

今年2月,他们两口子正式交房入住。到了11月,两人收到I-485获批(即绿卡身份,美国的永久居住权)的消息。至此,她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有了自己的小家,也不用再为身份到期而担忧。


尽管如此,曼曼看得很通透,她知道人生充满不确定性,往后还会出现新的挑战,而自己能做的极其有限,就是和生活「死磕」下去。

如美国神学家尼布尔的祷告文里所言:

对于不能改变的,请给我力量让我去接受;

对于可以改变的,给我勇气让我能够改变。

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家庭和出身,但也不能在消极中等着「天上掉馅饼」。从裸辞归家到出国定居,如今爱情和事业双丰收,或许现在看来,曼曼的经历里多了点幸运的成分。

不过,如果她没有这股「死磕」下去的勇气,踏实坚定地走过每一道关口,又怎么能遇见恰逢其时的光亮呢?

时代的洪流逼人而来,躺平不是办法,内卷不是出路。

死磕只是一种精神状态,是面对无序生活的不妥协。而这需要的是一种勇敢,从精神内耗里找到有序的希望。


本文图片源自受访者
小红书@路曼曼,经授权使用
采访/撰文:Erika57
校对:秋秋
主编:眠去
出品:麦子熟了工作室
 
- THE END -
 
 点击下方【视频号】关注麦子熟了 
每天三分钟,和你分享更多精彩生活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最会骂人的北大女硕士,成了所有普通女孩的互联网嘴替美国硅谷的以色列中东美味小红书里的普通女孩,为了变美有多野?一个普林斯顿女孩,研究了100个成功案例后,找到了自己的“爬藤”路秋游河溪-16里溪,狮子头公园美国驻上海和驻广州总领事夫妇双城再连线 祝大家兔年大吉!习家军的形成胃部开洞58年,一个普通人的痛苦如何成就消化系统生理学?欢笑变尖叫…尼泊尔坠机乘客「死亡直播」1分40秒锚定「制造业​」转型,百度智能云为何「死磕​」一线?专访|悄悄兴起的「陪诊师」,终结成年人的10级孤独一个普通人的“向死而生”实践笔记一个普通人真正的自我救赎:管好自己人生的意义|别忘了在市井生活的欲海中翻滚的每一个普通人穿越合成生物学「死亡谷」,蓝晶微生物新获近10亿元资金加持|36氪专访三姓家奴,一脸阴沉, 到时候下手最狠的恐怕就是他从武汉到上海和美国硅谷,一个普通女孩的「死磕」10年最新!海南航空计划2月17日起,恢复波士顿到北京以及上海和重庆的中美国际航班!211女孩的「废物」计划一个普通人怎么才能把《笑傲江湖》打通关清华硕士吐槽2万元月薪是践踏学历,结果被骂翻!他如果去美国硅谷是多少?从产业园到产业社区,“中国硅谷”的科技新地标来了!Potato salad【冯站长学堂】普通女生,如何靠掌握一项能力实现真正逆袭?加拿大制造业劳工短缺张颂文的「死穴」和王子文的「妊娠纹」…警惕你朋友圈的「梦男」,他们专偷女孩的照片做福利寒气蔓延!继美国硅谷,食品巨头们纷纷加入“裁员大军”把一个普通女人逼到绝境,真的很简单​一个普通人,凭什么自信?白衣执甲|既是白衣战士 也是一个普通人 多一份理解和包容日本普通女白领连续50天背爱马仕出门,效果竟然堪比整形?!专访|70岁上海阿姨「知识分子风」穿搭走红,退休生活​就该这么过!​CCTV硅谷报道员 | 专访加州大学硅谷校长杨磊:漂洋过海行银针 中医之风海外盛 |征集嘉宾-硅谷时报主编邀您上央视|详见内文普通女孩,为什么总是谈不好恋爱?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