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四张稻米的照骗,你认识哪张是糯米、哪张是籼米、哪张是粳米么?
光用看的,大部分人不一定答对。但糯米吃到嘴里那一刻,黏糯的口感会让大部分人眼中立刻有光:“啊!这就是我们最爱的糯叽叽!“与通常意义上的稻米的“种类”不同,糯米并不是固定的某种种群,而是被人工筛选出来的,支链淀粉含量几乎达到100%的,粘性强的良种大米。粳糯,就是通常所说的圆糯米;籼糯,就是通常所说的长糯米。我们热爱“糯叽叽”,本质上,就是人为了口腹之欲,不断驯化稻米的结果。如《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第二集里的独白:稻米被人类驯化,也塑造了人。同样是米,糯米与普通粳米、籼米的餐桌地位却大为不同。在江浙,糯米是粢饭团、是糕点、是炊饭;在华北,糯米是金丝小枣粽、是江米条;在闽台,糯米是大肠包小肠、是猪肠胀糯米、是筒仔米糕;在珠三角,糯米是薄撑、是糯米鸡、是糯米糍、是粿;在湘鄂赣,糯米是三鲜豆皮、是烧梅、是粉蒸肉……而在广大的云贵少数民族聚居区,糯米则可以成为人们发酵鱼肉的腌料、酿制美酒的主材、染色祭祀祖先的贡品,以及蒸制腊味的底料……一个有趣的共性是,大家都说喜欢糯米,但几乎没有人以糯米作为主食,在中国人眼里,糯米似乎只配成为点心。稻米原产自中国,但今天我们吃的大米,事实上经过了多次外来种的“入侵”。这里面,包括了来自越南的占城米、来自朝鲜的赤毛米、来自日本的越光米、来自印尼的爪哇米……▲ 在今天的上海菜市场,能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稻米济济一堂,以不同的特点优势吸引着不同的食客(图|《风味人间第四季》 ©)
虽然今天在中国,很难找到“纯正血统”的这些外来者,但通过基因测序,它们事实上已经与中国古代的匈奴、鲜卑、回鹘、沙陀等民族一样,融入了主流的大河里。但糯米完全不同,它源自亚洲、成长于亚洲、发展于亚洲。这是除了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之外的全球几乎所有地区,都没有种植和食用糯米习惯的原因,也是中国人非常能适应、欣赏这种“糯叽叽”口味的底层逻辑。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糯米的记载,可以追溯到甲骨文之中,糯米在当时被称作“稌”(shǔ)。《春秋》中,中原鲁国和卫国的使臣仲孙蔑(孟献子)和卫孙林父(孙文子),与吴王在一个名叫“伊缓”的,种植糯米的地方会面。有趣的是,今天日语里把水稻称为“ィネ”,与古代吴语“伊缓”同音。而在汉代的《尔雅》中,则出现了“秔糯甚相类,黏不黏爲异”的记载,意思是,秔和糯两种植物非常类似,它们的区别是粘与不粘。秔,也许就是“粳”。而糯,则毫无疑问,就是今天的糯米。相比普通粳米和籼米,糯米蓄水量更大、种植条件更苛刻。但好处是,它的操作简单,不用研磨烘焙,直接煮就行;味道也很不错,松软化口,有天然的茉莉花香……在烹饪条件尚不成熟、燃料价值极高的时代,糯米有着巨大的食用价值。从灵长类动物的消化系统来看,支链淀粉能给予更强的饱腹感,被更快地吸收。舌头的选择是最不会骗人的,尤其是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面前。▲ 无论是日常还是特殊的节庆日子里,苏州人都喜欢排队买糯米做的糕点(图|《风味人间第四季》 ©)中原征服了江南,江南的糯稻却反向改造中原人的饮食。这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融合、饮食互通大历史的缩影。在中华文明核心区,黄河流域几千年来气候变化一直是向着干旱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气候的转旱,雨水减少,河流湖泊逐渐干涸,中原的环境对喜爱湿润土地的稻米越来越不友好。尤其是人工选种育种的糯稻,生长条件更加苛刻。相比之下,支链淀粉含量没那么高的其他水稻,就有了种群优势。尤其是宋代,产量高、种植周期短的占城稻传入后,人们以普通粳米、籼米作为主食的习惯开始养成。而难种、产量少的糯米,则越来越被视作需要认真对待的食材。
▲ 可能糯米自己也没想到,因为产量少反而得到了重用。人们开始用认真态度来对待每一份糯米食物。(图|《风味人间第四季》 ©)
不是糯米不配成为主食,而是只做主食,太浪费了糯米的美味。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回忆开封的城里各式各样的小麦面粉制成的点心,种类十分繁多,但是提到的糯米食品只有粽子、社糕、糍团、团子数种。可见北宋时期,糯米点心并不十分流行。而《梦粱录》里记载的,南宋首都临安(杭州)的糯米点心,琳琅滿目,有丰糖糕、乳糕、镜面糕、重阳糕、枣糕、拍花糕、糖蜜糕、裹蒸粽子、栗粽、巧粽、金铤裹蒸茭粽、蒸糍、元子、汤团……达到数十种之多。就在这不到百年的代差里,今天糯米倾向于做成小吃的风俗开始养成。▲ 乌米饭焦,糯米被反复精细加工后的另一种“小吃”形式(图|《风味人间第四季》 ©)
在《稻香阡陌里》这一集中,详细描述了苏州糕团师傅的镶粉技艺:镶,意为拼配。二八镶粉,意为二分粳米、八分糯米,它的质地软糯绵长,适合各种香软的年糕类点心;四六镶粉,则添加了40%以上的粳米,它更加蓬松,适合制作清爽的松糕。这种复杂的食材制作逻辑,毫无疑问,来自江浙地区富庶经济下,对食不厌精的终极追求,但更重要的,是对糯米的珍惜、爱护和物尽其用的思维主导。另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是,许多中国人心目中的节日,总不能缺少糯米的身影:春节要吃年糕,元宵节要吃汤圆,清明节要吃青粿,端午节要吃煎堆、打糕、粽子,七夕节要吃巧果,重阳节要吃重阳糕,冬至要吃麻糍、擂圆、糯糕……▲ 热气腾腾的糯米汤圆,聚合了每个团聚节日里黏糯糯的牵挂(图|《风味人间第四季》 ©)
这固然是农耕民族以稻作祭祀天地,敬飨祖先的习俗,但也从侧面表达了中国人对糯米的慎重,对糯叽叽的喜爱。
最后还有个“妈妈不让我多吃糯米”的常见提问:糯米到底益不益于消化?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支链淀粉的消化速度更快、升糖更快,其实比普通稻米更利于消化。唐代的医书《本草拾遗》中,说糯米“主消渴”。“消渴”是中医对糖尿病症状的描述。这条记载,模糊地指出了支链淀粉含量高的糯米,容易被人吸收,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会加重症状。
▲ 这什么都不加的圆滚滚软糯糯的糯米粉团,看起来已经很好吃(图|《风味人间第四季》 ©)
但随着糯米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点心的制作塑形,被做成可供祭祀的糕团之后,它的作用就离开了日常饮食,逐渐走入玄学。关于糯米祛邪、解毒的记载越来越多,五代医书《食性本草》说糯米“能行荣卫中血积,解芫菁毒。”▲ 祭祀台上的精美糯米糕团,让我们对糯米有了更深的爱(图|《风味人间第四季》 ©)
今天盗墓小说中,将糯米视作辟邪圣物的思想基础,由此而来。▲ 在不少南方稻米地区,糯米承担了祈福和驱邪的功能。(图|《风味人间第四季》 ©)
其后,由于点心小吃制作中,不可避免地加入了大量的油、糖,这些辅料都会加重身体负担,所以后世的人们,自然而然出现了“糯米不容易消化”的认知。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糯米的描述是:“糯米黏滞难化,小儿、病人最宜忌之。” 这与唐宋以前认为糯米“补养胃气,暖脾胃”的作用背道而驰。图|《风味人间第四季》 ©
糯米不好消化,主要是因为我们吃糯米的形式过于“隆重”和精细化,原本性温的糯米默默扛下了“糖油副作用“带来的所有。
但越不能多吃,越加深我们对糯米的喜欢。糯米可能终将无法取代普通稻米成为日常饭桌的主角,但它终究会是我们魂牵梦绕的那坨糯叽叽的白月光。▲ 不要拦着我,现在就出发去吃一份买乌米饭包油条!(图|《风味人间第四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