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看一旅游博主的“非洲见闻”,他说在非洲旅行时,经常能看见当地的非洲大哥,穿着一些很熟悉的衣服。这让他很好奇,这些衣服是怎么漂洋过海抵达他们手上的。后来他了解,这背后,是近年来迅速成长起来的中非二手服装市场导致的。其实全球化的二手服装市场并不奇怪,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在全球很多地方都有。只不过,让公众比较不舒服的,是有些二手衣服商贩,明明在做生意,却喜欢打着公益、环保的旗号。可能很多人会有印象,在不少小区,都会有旧衣回收箱。这些旧衣回收箱有些是真的公益组织设立的,但也有大量的,其实是那些把生意做到非洲的二手衣服商贩们设立的。这种箱子也不贵,在某宝上几百块钱就能定制一个,而且“慈善总会”、“公益环保”、“爱心助学”等字样,可以随便印。甚至如果客户有需要,商家还能“帮忙套(用)别人的备案号印上”。打着公益旗号做生意,挺让人无语的,最大的问题,是造成了公众对公益二字产生误解。其实公益的范围何其宽广,从业者何止千万,而公益也绝不等同于生意。不过很遗憾,这些年来,除了某些二手衣服商贩们打着公益旗号做生意外,行业内也确有那么一撮人通过公益的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从而造成了更多人将公益与生意等同起来。比如,比较典型的是某些公益组织收取过高的“管理服务费”,还一些陷入“眼镜蛇效应”,将寻找救助对象变成“拉客户”,更有一些则把真实的求助者当敛财工具。这种事,在整个公益事业中当然只是少数,但对公众的公益心无疑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打击。公众的善心,为何最终会变成某些人的牟利工具?中国的公益组织千千万,整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带着种种疑问,今年8月以来,腾讯公益公开招募了100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公益真探”,前往全国各大公益机构实地探访。书单君有幸看了部分真探们带回来的报告和采访,说实话感觉非常震撼,中国公益真相神秘面纱似乎被揭开了一角,公众对中国公益组织比较关心的几大问题,也似乎有了答案。#01
把爱心账本
清清楚楚算明白
今年33岁的于智慧,多年来一直从事篮球青训及儿童运动教育,机缘巧合注意到腾讯公益的“公益真探计划”,并于今年夏天顺利成了一名真探。在众多公益项目中,他注意到一个叫“外婆的礼物”的公益项目,原因是,该项目不是传统的捐赠模式,而是采用了一种“以买代捐”的模式做公益。相对于传统的捐赠模式,这种新模式,显然会涉及更为复杂的财物路径,甚至稍不注意,就可能会被人质疑是一门生意,因此爱心账本算清楚整明白就显得尤为重要。“外婆的礼物”公益项目,源自创始人张新斌的个人经历。2013年,张新斌的外婆因病去世。外婆从小把他拉扯大,但外婆病危之际,她也未能赶上见她最后一面。回到阔别13年的故土,他发现熟悉的村子渐行渐远,由于青壮年不断出走,村子也显得破败萧条。正是从那时起,张新斌产生了为留守在大山里的“外婆们”做点事的念头。2016年,张新斌提出了“以买代捐”的模式做公益——通过爱心认购、募资,给山里老人买鸡苗,老人把鸡苗养大后,向捐赠者返还鸡蛋,从而实现不断“造血”,老人可以卖掉剩余的鸡蛋赚钱,而捐助者则获得绿色山货,实现双赢。
这个模式,后来获得不少捐赠人的青睐,项目也随之改名为“外婆的礼物”,影响力越来越大。● 张新斌与“外婆”们
再后来,张新斌成立了商业公司,对凡是参与创业养老计划的“外婆”,采取包销政策,保证老人收入。随着模式不断成熟,现在张新斌开始运用电商、直播渠道拓宽农产品销路。据悉,在陕西、重庆、福建和宁夏等地,一共有超过1400多户老人参与,并实现了年均人收入5000元以上的成绩。作为真探的于智慧,去的是该项目发源地陕西安康旬阳的山区。他最关心的事,是项目是否真如项目方所言,给当地老人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到了山区后,他特别询问了老人的收入,发现老人反映的情况,基本与项目方的说法是一致的,几户养鸡的老人,均表示年收入可达3000-5000元左右。有一80多岁的老奶奶,牙掉光了,膝下几个子女因为各种原因都不在了,与老伴抚养三个孙子孙女长大成人。三个孙子孙女也非常争气,全部考上了985大学。老奶奶参与“外婆的礼物”项目已经好几年。去年天气特别热,多年不舍得买空调的她,用项目赚的钱,给自己买了一台3000多元的格力空调。很显然,老人的生活确实有因为项目而改善。但于智慧也发现了,这个项目虽然从理念到外界的反馈都不错,但因为它中间有一个商业运作的过程,所以爱心账本是比较复杂的。各类捐赠资金,由于需要经过平台严格的审核流程,所以没有什么问题,比较麻烦的地方在于,爱心捐赠资金到账周期,很难与中间的商业周期对得上,所以一线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不得不先行垫付一部资金。以养鸡为例。鸡苗从出壳到长大,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一部是4月份给老人发送鸡苗和养鸡的粮食,到了9月份或者更晚的时间才能回收鸡蛋。这中间有一个很长的空档期,而善款需要卖掉鸡蛋后才能发放,所以公益机构一般要先行垫付购买鸡苗和养鸡粮食的钱。● 从鸡苗到鸡蛋售出形成善款,中间的空档期长达半年
于智慧8月份做的探访,那会,公益项目方的老师告诉她,光今年就已经先行垫资了几十万。那问题来了,捐赠人或向项目方提供捐赠款的平台,能不能先行预支一部分善款呢?原因是,作为捐赠人或平台方有理由担心,善款如果提前拨付了,公益组织可能给会出现乱花钱的情况,比如专门捡贵的买——这不是说不信任公益机构,只是这种可能性确实客观存在。除此外,对于“外婆的礼物”这个公益项目,其实还有几个财务问题也非常棘手:比如公益项目方4月份送出了鸡苗和养鸡的粮食,那这些粮食真的够用吗?还有,到了9月份回收时,协议里规定的采购价无论是180元还是100元,都会涉及价格是否合理的问题,因为市场价格是随时波动而不是固定的。
总之我们要求,公益组织的爱心账本越清楚越好,必须一笔一笔都算明白,但其实在执行过程中确实也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难题。比较可贵的一点是,“外婆的礼物”项目方,非常坦诚,账目也是公开透明的,没有向真探刻意隐瞒什么,并且看得出来,他们也非常乐意接受像于智慧这样的真探们的细致追问,从而帮自己发现问题,改进问题。#02
公益成效
请用事实说话
2021年春,一群野生亚洲象,自云南“出走”500公里,成了全球“网红”。随着媒体聚焦,一个叫“大象食堂”的公益项目,也受到许多媒体的关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得益于禁猎法规出台,云南野生亚洲象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达到约300头。但因为不可持续的集约农业,对大象栖息地和食物来源造成了破坏,导致大象群频频离开保护区,踏足人类的居住地,破坏庄稼,乃至踩死人——今年已经导致9人死亡,从而造成了人象冲突。为了缓解人象冲突,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设立公益项目,向大象保护区附近的村民租借土地,建立了“大象食堂”试点项目,为周边的大象种植它们喜欢吃的植物。应该说,“大象食堂”的理念是非常不错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产物。今年8月,正就读于Western University、22岁的李彦琪,报名参与了腾讯公益发起的“公益真探计划”,对位于西双版纳小田坝村和支龙村的“大象食堂”项目进行了一次实地探访。● 李彦琪正在探访周边环境
李彦琪在大学里念的是商科和地理,对公益一直比较热心,是公益项目的捐赠人,也曾多次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动保、人畜冲突等公益项目。进入西双版纳的“大象食堂”后,她没有被工作人员牵着鼻子走,反而一直追问一个核心问题,即该项目的成效几何?她认为,公益项目的成效必须用事实说话,而不能仅限于机构工作人员、当地村干部或村民的口头反馈,不能局限于“有效或无效”这样简单的回应,需要拿出切实可见的影像、数据。比较令人欣慰的,是面对如此犀利的追问,雨林基金会的负责人和项目人员倒也没有回避,反而非常热情接待了李彦琪的探访,而且坦诚地面对了尖锐的追问。其中陪同她实地探访“大象食堂”的项目主管的回答是:看的出来,李彦琪对这一回应是不甚满意的,所以后来在与基金会负责人张锡炎的对谈中,她再一次提到了这个问题。而这次张老师的回应是,“未来,我们会想办法统计探头记录下的大象光顾的频次,并向公众公布。”追问到这一步,其实双方已经完成了一次非常良性的互动。显然,基金会和项目方目前确实是没有及时掌握成效数据的,但他们也是非常坦诚与实事求是地面对问题,也耐心告知当前机构面临的难处与实情。
在资金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他们首先要先兑现对村民的承诺,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积极地参与保护大象的行动。未来,他们如果听取公益真探的建议,能掌握更加精确的成效数据,并据此向公众筹款,也会更有说服力。李彦琪代表公众、捐赠人,提出监督性质的问题,秉持的是一种科学理性主义的态度,她想要更精确更详细的数据,这点无可厚非。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包括“大象食堂”在内的国内大部分公益组织,多是行动导向,做的是参与式发展项目。换言之,项目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可见的数据上,更多体现于环保理念的普及和村民互动产生的大量本土知识上。比如,项目执行方在与村民的长期互动中,深度地普及了人象和谐共处这一关键性理念,通过与村民的沟通(不限于与他们喝酒、谈心),他们说服了不少村民将手中的土地贡献出来做“大象食堂”。这些成效,是不会因为没有办法进行数据量化而被否认的。另外,收集数据,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抽出大量的资金购买设备、招聘专门的人力进行统计,而反馈的过程也会出现效率问题。在资金和人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是一项比较大的负担。事实上,科学理性主义,在公益实践中也并非万能,这点也必须明了。
面对国内的公益组织,需要理性的心情,也需要感性的态度,去真正的共情。当然对于公益组织来说,对科学理性主义精神,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也是必须的,面对公众对成效的追问,拿出真诚的态度,需要尽可能用事实说话,公开坦诚地接受监督。-
29岁的张正,目前是就读于加拿大George Brown College的研究生。大学期间,她曾经担任过“大爱清尘”河南工作区的宣传部负责人,还曾经参与拍摄过两部关于尘肺病人的纪录片。今年8月,她利用暑期空档,申请了腾讯公益的“公益真探计划”,并成功当上了真探。此项目,是壹基金联合各省社会组织、志愿者、媒体、爱心企业和社会公众,针对欠发达地区儿童的过冬生活和心理关怀需求而设立的公益计划,主要是为困难孩子送上过冬的温暖包——一般由市场价值365元(寓意一天一块钱)的冬衣、学习用品和棉鞋等组成。
张正算是有比较丰富的公益经验的人,但由于个人特殊的经历,其实她一度对公益这事失去过信任。所以她一直说,公益也要分辨,“有人默默做事无人知晓,有些人打着公益的旗帜中饱私囊。”对公益产生信任危机,源自她高中的一段经历。当时河南宋庆龄基金会,每年都会定期到他们学校给一些困难学生提供奖学金。但她发现,多数时候,能获得奖学金的,都是班里的一些教师或官员子女。“公益真探”计划给了张正一个进一步探寻公益机构真伪的机会,所以她特别期待。她这次是随着长春市广益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去的,经过多日奔波,去了吉林省通化市之前走访了今年的受助对象并回访了往年的受助学生。“温暖吉林娃”项目,算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公益项目了,背后不仅有壹基金的支持,也有腾讯公益的配捐,所以从真实性上来说,是无需质疑的。而且张正发现,当地公益机构对她的探访,还是比较开放的,也非常乐意带她看见当地最真实的一面。只是一个公益机构是不是真的在做公益,不仅体现在项目资金或运转的稳定与否上,更重要的体现,是项目执行方有没有“用心”去做,没有“心”的公益,其实也是不值得信任的假公益的一种。在探访过程中,张正首先注意到公益机构发放的温暖包做得非常细节。这个温暖包里,有御寒的冲锋衣、帽子、围巾、袜子、棉鞋、书包和彩笔等物,其中冲锋衣的质量就很不错,代工商是波司登、报喜鸟等大品牌;张正还注意到,温暖包里的衣物,尺寸是普遍比较长比较宽大的,这是为适应正长身体的孩子,拿到衣物后,足够他们两三年之用;另外,温暖包中,项目方还特意贴心地准备了不具有实用价值的毛绒袋鼠“玩偶”,而恰是这个玩偶,是每个孩子最爱不释手的东西;● 充满贴心细节的温暖包
再有就是温暖包里的衣物,虽然是爱心人士捐赠的,但没有印刷任何特别的“捐赠”或“某某公益组织”之类的字样,这对保护小朋友自尊心非常关键,也是体现项目方人文关怀的贴心之举。张正非常注重观察这些细节。在她看来,真正诚心做公益,而不是敷衍了事,就应该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否则,以施舍者或以居高临下的怜悯心态去“送温暖”,是送不出真温暖的。她与工作人员一起探访了一所小学。该校的学生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学校校长非常负责,连学校后面的苹果树结了23个果子都记着,对于他领着去探访的几户困难家庭学生的情况也是了如指掌。大概也是因为他比较负责和上心,壹基金2021年度给他领导的学校发放了110多个温暖包,而整个学校学生的总人数也就500多名,而且学校里还配有壹基金捐赠的音乐教室。张正非常佩服该校长。不过她也注意到,校长可能没有意识到需要多关照小朋友的感受,在接待过程中,他要求小朋友给来访的公益机构的工作人员鞠躬致谢,让小朋友拍合照。小朋友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如果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家里的境况,或者知道他们家里有家长罹患精神疾病,多半会导致他们自卑。比较庆幸的是,公益机构的工作人员,倒没有发现类似忽略小朋友自尊心的情况。在张正看来,真正的公益,必须有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底色,必须去主动发现受助对象的细微特质,并带着敬畏之心去细心呵护,而不能简单粗暴以为给完钱物就能了事。在这次探访中,张正发现这些困难家庭的孩子,虽然家境都不好,有时候家里还有残疾或有精神障碍的长辈,但无一例外,都有饲养宠物的习惯,小猫、小兔子或小羊,不一而足。比如养小猫的小姑娘,家里连房子都没有,爸爸常年在外不着家,妈妈生下她后,哺乳期刚过就跑了,她跟着奶奶住在出租房里,但她却让小猫跟着她一起睡在家里的炕上,在炕上吃东西,一口一口给小猫喂水。由此可见,孩子们物质匮乏不假,但更需要心灵的慰藉,更需要公益人拿出真心,保护他们本已受伤的童年。所以张正说,真正的公益需要多一点人文关怀,而世界上任何微小而美好的改变,也都来自每一份对生活的热忱和善意。结尾
书单君一直很喜欢一句话:公益或慈善,是一门给予的艺术。公益的成功,大多时候不取决于个人的道德品质,而常常是由公益机构的理念、组织架构、和制度设计决定的。所以同样是拥有1000万元且都想捐出去做公益的富豪,有人捐出1000万造就出无数“等靠要”的懒汉,有人却能利用这1000万造就出大量像他本人一样有爱心且会赚钱的能人。给予人钱财、物件乃至精神力量,都是需要高超技巧的,并不是说你很有心或道德高尚,就一定能产生预期的良好效果。反之,一项公益事业,没能产生预期的良好效果,也不能推断出该事业的从业者道德低下,事实上,有时候道德感越强烈的人,反而越容易导致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公益这事很复杂,因此其真相,也就不能用黑白善恶这样的单线视角去看待。在书单君看来,腾讯公益发起的“公益真探”项目最大意义,就是它作为公众、公益组织、捐赠人之间的沟通桥梁,让更多人了解公益这事的复杂性,提醒我们用更包容、更多元、更理性、更客观的视角去认知公益和公益组织。所以所谓“公益真探”,看起来好像必须存在监督与被监督的对立,但其实它也是一项多赢的公益活动:对公众来说,公益真探,有利于他们认知公益组织真实的运转真相;对于公益组织来说,真探们的到访,有利于他们认识到自身不足、从而获得新的成长;而对于真探们而言,真探之旅同样有利于他们重构自我与社会认知。
总之,善恶或有彼岸,公益却永无止境,它是一门学不完的艺术,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生活方式,更是人性深处那点永不熄灭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