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Nature:我国科学家王斯瑶博士最新发现辐射损伤会通过父亲遗传给后代

Nature:我国科学家王斯瑶博士最新发现辐射损伤会通过父亲遗传给后代

公众号新闻
众所周知,辐射(此文指电离辐射)所致的DNA损伤可以诱发诸如白血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然而辐射所致的DNA损伤是否可以传递给后代却一直是困扰科学界的一大未解之谜。尽管动物实验证明,辐射会导致后代出现更高的癌症风险和基因突变率,但是大量人类相关的结果却与之相悖。

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发现英国Sellafield核电站附近村庄里的儿童白血病患病率比其他地区升高了10倍,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Gardner博士由此提出假说:“父亲在受孕前6个月内的辐射暴露会增加后代儿童白血病和淋巴癌的患病率1”。然而之后开展的多项人类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研究却否定了这个假说。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英国环境辐射医学问题委员会(COMARE)在2017 年年度报告中得出结论:“父亲在受孕前期的辐射暴露并不会升高后代的患癌率2“。然而正如著名天文学家Carl Sagan教授所言:“Absence of Evidence does not mean Evidence of Absence”(没有证据支持一个事物的存在,并不能由此论证这个事物的不存在),由于针对人类的辐射相关研究往往受限于样本量和记录的严谨性,因此想要得出明确的结论必须借助模式动物来对辐射损伤的遗传机制进行系统且细致的研究。

近日,由来自德国科隆衰老及衰老相关性疾病研究所(CECAD)及老龄化疾病基因组稳定性研究所(IGSAD)的王斯瑶博士(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和Björn Schumacher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团队在12月21日发表于Nature的文章“Inheritance of paternal DNA damage by histone-mediated repair restriction”里,突破性地揭示了辐射所致DNA损伤的遗传机制,即辐射所致的父系DNA损伤通过组蛋白介导的修复抑制来遗传给后代。

作者使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作为模型发现辐照雄性线虫(P0)会导致第三代线虫(F2 代)出现极高的死亡率,而这一现象在雌性线虫中并不存在(图1)。作者进而证明出雄性线虫的成熟精子才是导致辐射损伤遗传的罪魁祸首。作者发现成熟精子内的DNA损伤不能被修复从而被传递给后代;而与之相反,辐照后的卵子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结局:要么准确地修复损伤,要么在损伤过于严重的情况下诱导细胞死亡,因此卵子的DNA损伤无法遗传下去。

那么为什么受精后的卵子无法修复受损的父系DNA呢?借助单线虫全基因组测序等技术,作者发现:当卵子与受损的精子结合后,卵子内的母体修复蛋白会使用了一种极易出错的修复机制(Theta-mediated end joining, TMEJ)将断裂的父系DNA片段随机融合;然而这些随机融合的片段却会改变染色体的原有结构,进而影响了第二代线虫(F1代)的基因组稳定性。

图1: 对雄性线虫的辐射损伤(Δm)造成第三代的高死亡率,而雌性线虫的辐射暴露(Δf)则不会

那么染色体的随机融合是如何导致第三代线虫(F2代)的先天缺陷呢?作者发现,随机融合后的染色体在F1代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里会反复发生断裂,这些不断受损的染色体会被致密的组蛋白H1紧紧包裹起来,从而屏蔽了正确的DNA修复机制(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HRR) (图2)。如果将包裹受损染色体的组蛋白H1或异染色质结合蛋白HPL-1移除,断裂的染色体就可以被正确的DNA修复蛋白所识别,继而产生健康的后代。鉴于组蛋白在物种之间的高度保守性,文中这一发现可以为人类的辐射损伤提供潜在的治疗方案。

图2: 辐照后第二代雌性(Δmf)和雄性(Δmm)的生殖细胞内出现了更多的异染色质结构 (绿色荧光显示了异染色质标记物H3K9me2,蓝色荧光为DNA)

父系DNA损伤也是导致生殖系统新发突变(de novo mutations, DNMs)的主要原因,来自父系的DNMs被认为与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相关联,同时也是维持遗传多样性和推动物种进化的主要动力。除了在线虫上的工作,作者通过对已发表的人类基因组数据库(1000 Genome Project)3进行分析后发现,在人类中检测到父系遗传的DNMs存在与线虫同样的TMEJ结构突变。这一发现意味着即便在没有受到辐射的人体内,人类精子的DNA损伤仍会使用与线虫同样的DNA修复方式。这样形成的突变虽可能是物种遗传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同时也可能是导致人类遗传病的元凶。

这一研究提示社会应加强对男性,尤其是对备孕期男性辐射安全的重视度。考虑到后代潜在的健康风险,成熟精子需要被特别保护以免受到辐射损伤,而受损的精子也应避免用于人工受孕。精子DNA损伤所导致的遗传风险可能出现于放化疗期间,尤其是在新生精子尚未取代受损精子的两至三个月之内。

该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均来自德国科隆衰老及衰老相关性疾病研究所(CECAD)及老龄化疾病基因组稳定性研究所(IGSAD)。本文并列通讯作者Björn Schumacher 教授目前是IGSAD研究所所长及德国DNA修复学会(DGDR)主席。本文第一作者兼并列通讯作者王斯瑶博士在IGSAD研究所新近成立课题组,主要专注于DNA损伤和表观遗传学相关研究。本团队欢迎博士生、博士后、访问学生/学者加入。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544-w

参考文献
1.Gardner, M. J. et al. Results of case-control study of leukaemia and lymphoma among young people near Sellafield nuclear plant in West Cumbria. BMJ 300, 423–429 (1990).
2.Wakeford, R. COMARE Seventeenth Report.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37, 319 (2017).
3.Byrska-Bishop, M. et al. High Coverage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of the Expanded 1000 Genomes Project Cohort Including 602 Trios. SSRN Journal (2021) doi:10.2139/ssrn.396767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Cell:我国科学家领衔解析出人类MCM2-7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有望开发出更安全的抗癌药物研究建议:结婚生娃要趁早!男性生育越晚,遗传给后代的基因突变可能就越多Nature:发现新冠病毒祖先的机会“几乎为零”2022 重返小树林·艺术生活节 Return To The Woods · Art In The NatureNature:中美科学家联手发现溶木聚糖拟杆菌通过降解肠道尼古丁降低脂肪肝发病率忙忙碌碌星期三午门城下的沈从文这一领域,我国科学家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最新发现!Nature:新冠特效药或已找到?针对所有变种,避免免疫逃逸!FastTrack Universität 2023莱比锡大学公立语言项目招生简章Nature:发现新冠病毒的致命弱点!奥密克戎已成强弩之末?第一次与香港资本家谈判(有关港英教科书出版)类器官立大功!我国科学家发表全球最大样本量研究,证实肺癌类器官药敏测试预测临床疗效总体准确率高达83.3%!Nature Medicine: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合作揭秘卵巢衰老遗传密码延长寿命,科学家首次发现给肠道“变性”有奇效;“穿越”成真?史上首个“虫洞”登Nature封面|本周论文推荐駕長車縱橫五萬邁,巡看美國好河山(完)专家:30%“阳康”会脱发!“或5年打一针疫苗就够了”,我国科学家发现病毒进化规律,设计新冠广谱疫苗,已获专利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2023跨年科学演讲:复兴路上的科学力量(205页)Nature:令科学家都震惊的减肥药出现了!每周一针连续16个月,有人减掉近一半体重工作焦虑?可能是无糖饮料导致的,还会遗传给后代,研究已登PNAS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吃了受感染食物后呕吐的神经通路Nature:重大发现!揭示一种修复神经元DNA损伤的新策略注定失败的红朝禅让制重大成果!我国科学家新发现挑战经典理论我国科学家成功创制多年生稻,种一次免耕收获3至4年亚马逊将裁员1.8万人,寒气传给美国科技巨头生了白眼狼!贪钱华男想要父亲遗产于是割喉亲妈Nature:2023年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张伯礼院士最新发声!这些热点问题,回应了!Nature子刊:国内流行BA.5对心肌细胞的损伤能力增强爸爸最容易把这6个基因遗传给宝宝!黑龙江一女子整理父亲遗物时,惊出冷汗!赶紧报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首篇Nature!Nature子刊 | 谭济民、夏波等提出基因组构象预测模型及高通量计算遗传筛选方法疫苗结构科学家王年爽:XBB是免疫逃逸最厉害的毒株,但我还是乐观的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