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信息化建立在即,电子病历或成核心基础设施?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要在2025年初步建设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
政策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创新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卫生健康工作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窗口期。
为了实现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的最终目的,过程中的关键,是保证省市做好电子病历、居民电子档案信息库等承载、交互信息的系统,尤其是要实现全国各医疗机构医疗信息共享。
新的三年建设期,医疗IT企业们再度被推至风口浪尖。
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生态系统,电子病历或成核心基础设施?
回顾医疗信息化建设历年变革。从业务电子化变革的1.0时代迈向纵向业务信息贯通的2.0时代,医疗IT建设经历了一个野蛮生长的过程,自然也为医院留下了数据孤岛、应用不兼容等遗留问题,成为“全国各医疗机构医疗信息共享”下的层层阻碍。
2018年,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将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列为重点工作任务,将其作为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化电子病历在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深入推进有关工作”,并对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提出具体要求。
2021年,《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的通知》进一步将二级医院的电子病历考核加入其中,要求到2022年,全国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平均级别分别达到3级和4级。
分析历年医疗信息化政策趋势不难发现,贯穿整个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电子病历既是医疗信息化基础建设中的核心目标,又是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关键抓手。
三级医院电子病历评级加速推进
持续的政策引导和推进之下,近年来各级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医院信息系统整合、业务融合日益深入,进而推动了医疗服务能力和医院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要实现卫健委回复人大代表建议时所提出的全国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共享这一宏伟目标,单体医院的信息互联互通只是一个开端。
简单来说,实现全国各医疗机构医疗信息共享,需要从单个医院向区域进发,再由区域向全国进发,一步一步构成共享网络。正如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卫健委等四部委发布《“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加快数字健康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体系建设,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覆盖范围”,电子病历作为数字健康基础设施的关键一环,实现区域共享是必然趋势。
今天当许多信息化企业跟随云计算和大数据浪潮涌向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时候,江苏曼荼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先行者,已经在该领域积累超过10年。这家企业从构建单一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到探索区域电子病历共享平台,再到承建市级、省级区域医疗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不断破除数据共享壁垒,畅通数据共享通道,推进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它提供了一个产业侧基于对行业侧的基本认知,超前布局,在随后到来的政策红利期占得先机的典型研究样本。
全周期医疗健康管理,
逐层打通数据共享壁垒
2005年,成立不久的曼荼罗就将区域电子病历这一概念纳入产品体系中,尝试打造、推广跨越单个医院信息壁垒的区域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区域内各医疗机构医疗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从而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医疗健康服务。这一思路的最终目的,正是通过实现“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医疗信息共享”,打好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的基底。
然而,彼时医疗IT建设焦点正落足于面向人财物管理的HIS,曼荼罗的构想放在那时有些超前。2006年,曼荼罗抓住机会,成功获得了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统一建设区域电子病历的订单。两年后,曼荼罗实现无锡市市属医院的电子病历互联互通,之后又将电子病历共享网络逐步延伸至当地区属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
全国范围内,单体医院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已几近完成,下一步,信息化的建设朝向更高层次的互联互通奋进。2020年12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要加快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联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区域信息共享互认,推动医疗机构间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医学影像资料等医疗健康信息调阅共享,逐步实现覆盖省域的信息互认。政策之下,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开始朝着服务患者进行改变,区域医疗信息互联共享成为最迫切的需求。
“我们常说要从医、患两个角度建设医疗信息化,但过去在电子病历方面,行业很少能够顾及到患者的需求。”曼荼罗总经理叶凯告诉动脉网,“要想实现患者全方位全周期医疗健康服务,就必须构建患者全程的疾病数据链,但患者一生不可能只在一家医院就医,不完整不连续的病历数据是无法支撑全周期、连续的健康服务的。我们做区域化电子病历的初心,就是希望整合患者在区域内的散乱数据,帮助患者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医院提供患者和疾病管理的工具,也为医生提供临床科研的依据。”
在实际应用之中,患者不再需要每换一家医院就录入一遍基本信息,也不需要事无巨细地向医生描述病史。区域电子病历支持下,医生能够从区域电子病历资源库中直接调取患者的数据,从而可通过更为全面的数据做出诊治决策。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的出现推动了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设。防疫中心,患者都享受到了身份信息与电子健康信息连通带来的便利,如今强化医防结合、平战结合成为新型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向,电子病历的连通则将涌现更多价值。
具体而言,对于各级卫健委,疾控中心也能够依托区域电子病历,实现区域内医疗质量监管、疾病监测、区域科研统计分析等重要应用,实现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决策。
如今,曼荼罗开发的区域电子病历和区域医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选定部署方式。相关产品已被江苏、内蒙、重庆,以及合肥、长沙、昆明、青岛、石家庄等20多个地方的卫健委选中使用。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带来的医疗IT新机遇,曼荼罗早已先行一步。
技术支撑:
电子病历的“后结构化”
区域电子病历系统也好,区域医疗数据中心也罢,其核心终究仍是“病历的数字化应用”。
凭借创业团队的从医背景,曼荼罗早在2006就率先探索“电子病历后结构化”技术路线,尝试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决计算机对电子病历的语义识别和结构提取问题。如今,曼荼罗的电子病历系统已从单一电子病历系统框架演进为基于共性底座的电子病历/HIS一体化架构,但是对电子病历后结构化技术的研发迭代从未止步。
后结构化技术的特点在于不会改变医护人员的病历书写习惯,而是通过对病历元素和语义进行细致、专业的结构化处理,从而建立标准化结构化的病历资源库。这意味着医护人员的学习成本、培训成本和实施成本的大幅节约,病历录入效率的大幅提升,为门急诊、住院电子病历的快速推广打开了突破口。到目前为止,曼荼罗的电子病历系统已经入驻近千家医院,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医疗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而曼荼罗最新一代的电子病历系统则加入了机器学习技术,能够利用智能化算法从病历文本中更高效、更准确地抽取有效信息进行管理,大幅提高医疗数据应用的时效性和精准性。
用前沿技术赋能医疗IT,曼荼罗已打造出一套标准化、一体化、区域化的电子病历,为未来跨部门、跨区域、跨系统、跨业务的医疗信息化生态发展做好了准备。
保障数据安全,
健全医疗信息化标准体系
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注定了数据安全是一个离不开的话题。卫健委今年在回复人大代表提案中强调了要严格执行信息安全和健康医疗数据保密规定,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应用服务的信息防护等信息安全保障措施,阐明了主管部门对电子病历安全的重视态度。同时,《“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也将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纳入主要任务,优先进行数据安全能力提升系统。
对于“数据安全”一词,曼荼罗一直将其视作系统平台搭建的核心基础。毕竟,医疗IT系统不能保障数据安全,如何敢谈全民健康信息的安全互联互通?
“卫健委回复人大代表建议中提出要实现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资源共享,无论实现路径是什么,多场景、碎片化数据共享必然带来安全挑战。”叶凯认为,“作为基础设施的电子病历需要强健的安全体系保驾护航,尤其在互联网医疗环境下,医疗信息化企业更需要有底线思维和使命感,更需要加大投入,从系统框架和底层技术层面加强与相关法律法规相适配的安全设计。”
叶凯说到:“医疗信息化的本质是为医疗服务,要守的是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初心。”医疗信息化是一个慢行业,需要不厌其烦的耐心,需要认知真实的临床需求,要求经年累月的业务积累,要创新,也要敬畏。而医疗行业中的任何一位创业者,无论拥有多么好的资源和技术,都要依靠时间来沉淀、积累实力。叶凯最后表示,曼荼罗将始终秉持着对技术创新的不倦追求、对服务质量的执着信念,继续在医疗信息化道路上疾行。
*封面图片来源:123rf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扫描小程序码进入VB100人脉圈查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