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超6成居民偏爱存钱,“超额储蓄”能否支撑报复性消费?

超6成居民偏爱存钱,“超额储蓄”能否支撑报复性消费?

公众号新闻

28.12.2022

本文字数:1809,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导读: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已从第一季度的54.7%上升到了第四季度的61.8%。


作者 | 第一财经 杜川


人们似乎更爱存钱了。

中国人民银行12月27日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上,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央行已发布四个季度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与此前数据相比,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已从第一季度的54.7%上升到了第四季度的61.8%,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占比分别为58.3%、58.1%。

居民储蓄意愿攀升

这份央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下季房价,14.0%的居民预期“上涨”,53.7%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8.5%的居民预期“下降”,13.8%的居民“看不准”。

对下季度,物价预期指数为62.8%,比上季上升1.8个百分点。其中,31.2%的居民预期下季物价将“上升”,48.1%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8.7%的居民预期“下降”,12.1%的居民“看不准”。

收入感受指数上,报告显示,本季收入感受指数为43.8%,比上季下降3.2个百分点。其中,10.8%的居民认为收入“增加”,比上季减少1.3个百分点,65.9%的居民认为收入“基本不变”,比上季减少3.8个百分点,23.3%的居民认为收入“减少”,比上季增加5.2个百分点。收入信心指数为44.4%。

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上来看,国民更爱储蓄。

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2.8%,与上季基本持平;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5.5%,比上季减少3.7个百分点。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44.1%、20.4%和14.7%。

疫情反复下,居民存款大增,居民部门只存不贷现象越发突出,这从央行发布的数据中即可得到印证。

央行数据显示,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95万亿元,去年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14万亿元,同比多增1.8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25万亿元,同比去年多增1.52万亿元。

与存款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少增596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2627亿元。

超额储蓄能否支撑报复性消费

市场有分析认为,居民部门只存不贷现象越发突出,一是由于疫情影响下,生产、投资和消费均受到较大扰动;此外,也与居民持币观望、楼市低迷不振等因素相关。防疫政策转弯后,“超额储蓄”或将支撑报复性消费。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表示,防疫政策大转弯有助于消费的温和修复,三年疫情所积累的“超额储蓄”与所压抑的消费意愿、所关闭的消费场景、所限制的就业市场景气等因素将共同支撑消费需求的明显修复。

在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看来,超额储蓄支撑2023年报复性消费的推论不无道理,但也需要谨慎对待。

陆挺日前在署名文章中分析称,首先,每年净增加的储蓄存款应该大致和当年名义GDP匹配,如果以疫情前的2019年作为基准,以同期名义GDP增速作为居民新增存款理应上升的幅度,在2020~2022年的三年内,居民的额外新增储蓄存款只有2.6万亿元左右。

其次,这部分额外增加的居民存款可能主要来自购房的减少。以中国居民的习惯,这部分省下来的存款不大可能会被用来消费,而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被逐步用来作为房地产投资;再次,由于债券利率下行和其他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且风险上升,居民将部分理财产品转为银行定期存款;最后,银行存款的上升在居民中间是高度不均等的,一些中高收入家庭的存款确实因为消费渠道受限而上升较快,这部分积压的存款可能在疫后也确实会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费掉,但很有可能被用到境外而非境内,拉动的是海外的经济而非国内的经济。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上升从短期因素看,主要是疫情带来的冲击,居民工作和收入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长期因素看,与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有关,使得居民预防意识和储蓄意愿明显增强。

“制约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因素如果没有改变,不会出现报复性消费。”董希淼强调,居民存款大幅度增长、储蓄意愿增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因素。应正视这一现象,并采取措施合理引导居民预期,提升居民消费和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将居民存款转化为长期资金,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参差的2023,我看到富人都在报复性消费,普通人却在报复性存钱……黄文涛:地产还是资本市场?—超额储蓄流向何方?从人均2000滑落到人均200,报复性消费结束了好物分享:Chef Moussa-体验“报复性”存钱?可能是对年轻人最大的误读10个月堆出天量存款,“报复性消费” 何时到来?男子和公鸡在高速路上打斗,网友:“有人堵车路上被年货打了”......春节旅游数据出炉,报复性消费来了吗?春节档总票房超67亿元春节“报复性消费”来势汹汹,2023机会大吗?报复性消费没有来Is the US going to crush China?“超额储蓄”引发讨论,为何人们更爱存钱了?防控优化后,万众期待的报复性消费会来吗?来三亚过年:不是报复性消费,是报复性收费!不解决恐慌性抢购,何来报复性消费?——提振信心,当务之急报复性消费热潮:第一波「阳康」拯救哪些行业?“超额储蓄”能否变为“超额消费”?何怀宏|并不完美的人性能否支持一个美好的人生?郑州一商场一天涌进十万人,报复性消费来了?A股餐饮旅游板块多股涨停只属于少数人的报复性消费90后报复性存钱了以为转「阴」就没事了?超6成人有这个“后遗症”!只有一种“药”能治美国怕中国'新'领导人什么?塔林~老时光乌苏啤酒开烧烤首店,“借肉卖酒”能否拉动消费?实拍北京:餐厅爆满!超市人山人海!报复性消费来了?“超额储蓄”创新高,修复信心急不得规模逾7万亿,“超额储蓄”如何释放?2023想搞钱?我劝你先报复性存钱,这个机会别错过26万亿!报复性消费没来,报复性存钱挤爆银行...报复性消费!一组短诗26万亿!报复消费没来,报复存钱却先到…专家都急了90后也报复性存钱,专家急了比炫耀性消费更炫耀的,是非炫耀性消费 | 说书2023第一波报复性消费,杀到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