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以房车代替租房”的人这几年频繁上热搜,他们之中有出于缩短通勤考虑的上班族,也有梦想“诗和远方”的旅居者。这种随时能够迁徙的自由让人羡慕,但真正实践“以房车代替租房”的人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记者 | 卡生
一线城市打工人最难的是住房问题。张希和媛媛2021年来到深圳,有限的生活预算让选择变得艰难:住在公司附近,贵;住在房租便宜的地方,远。迫于现实,他们把租房的地方定在一处叫龙华元芬的城中村,2500元/月的租金换来一间9平方米的公寓开间。房子内部是房东留下的简单家具,1.8米的双人床、单人书桌、简易衣柜以及一台洗衣机。入住时房东交代张希,房子里所有的东西都不能动,即使要敲一颗钉子最后也会从押金里扣除。和所有初到深圳的打工者一样,他们按照房东严苛的要求签下了合同,出租房只作为他们下班回家的歇脚地,谈不上有什么归属感。张希和媛媛曾是一对异地恋的情侣,张希生活在湖北,媛媛在海南,后来媛媛为了张希来到了他的老家十堰。小城市的生活很安逸,但也索然无味,每个人月收入四五千块,不用太费劲去考虑未来。媛媛说,小城市里的生活很有规律,下班之后朋友们没事会聚一聚,但自从来了深圳,下班回到家通常已经晚上8点,即使有心练一个瑜伽,整个人已经累得不想动。龙华元芬靠近工厂区,混居着在附近工作的工人和福田区CBD写字楼里的上班族。一大早,上班族们穿着西装套装挤上地铁从龙华到福田上班,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出租房,这一幕总是很壮观。出租房空间狭小之外,最糟心的还是通勤的时长。张希的互联网公司较近,媛媛的金融公司则需要换乘三次地铁和一趟公交,来回在路上要花掉2个多小时。媛媛要化妆,所以他们的起床时间是早晨6:20,路上还得加紧赶路,8:30之后打卡就算迟到。住在出租房、坐地铁通勤的几个月里,早上起床的时候可能太阳还没升起,等下班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两点一线的生活让她几乎看不到深圳的太阳。“感觉防晒霜都省了。”媛媛开玩笑地说。媛媛在住房车前,每天通勤要花两个多小时。而现在,房车生活让她每天从容、轻松,10分钟步行到公司(赵炎雄 摄)
媛媛描述的大城市通勤,很有代表性,其实她的很多同事也过着类似的生活,大家对此都已经习以为常。为了打发超长的通勤时间,只能学会找乐子,上班高峰期地铁里挤满了人,很难安静看书,所以戴上耳机看提前下载好的电影,或者玩一些不需要联网的游戏,比如扫雷或者消消乐,能让时间过得快一些。初到深圳的两人即使做好了心理准备,依然觉得倦怠感充斥着每一天。到了周末就算想去深圳周边逛逛,但一想到通勤,两人就放弃了,宁愿在出租房里躺着吹吹空调,点个外卖,顺便刷剧,也不想走出房门一步。张希在网上刷到一些房车生活的视频,很羡慕那种自由,有的房车视频他甚至看了20多遍。一个想法冒了出来——“我们要不要也住房车?”虽然有了这个想法,但张希是个谨慎的人,毕竟两人到深圳不久,积蓄有限,房车价格动辄几十万元,这可不是普通上班族能承担的数字。工作之余,他开始在二手房车里寻找机会,他发现,二手房车市场上有很多刚刚跑了几个月的房车就在出售,卖家是因为寻求“诗和远方”的自由感而买房车的冲动型消费者。而且二手房车折旧率很夸张,一辆新车开一段时间,几乎就有50%~70%的折旧率。张希为了搞清楚是否能“以房车代替租房”,开始在网上寻找那些有过长期住房车经历的人。没想到,他还真找到了两位。其中一位是程序员,疫情期间花了35万元买了一辆价格不菲的房车,出去转了一圈,开了差不多2000~3000公里,回来发现房车成了鸡肋,因为家里有孩子,住在房车成了一种奢望,夫妻之间不断吵架,程序员最终把房车低价处理了。还有一位和张希、媛媛的情况比较类似,他家住惠州,同样也已经结婚生子,但周一到周五他一个人在深圳工作,所以房车于他而言既是通勤工具也是一个临时的居所,毕竟一个人住在房车里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媛媛在参观这位车友的房车时,心中涌起了很温暖的感觉,“他虽然一个人住在房车里,但是在设计上他给孩子们安排了玩耍的空间,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张希和媛媛在房车中的日常生活(赵炎雄 摄)
张希是个理性的人,他得在购买房车之前搞清楚住房车的优缺点。张希算过一笔账,如果贷款购买一辆二手房车,加上改装,不会超过20万元。虽然同样是每个月还几千元的贷款,但五年之后,至少还有一辆车是自己的。又比如,可以把车停在公司附近,大大缩短了通勤时间,到了周末还能开车跑跑城市周边,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打造属于自己风格的小家,不需要担心在墙上敲了一颗钉子而被扣押金这种事情。张希从房车玩家那儿听到的住房车缺点也不少,比如隔音效果有限,如果住在城市里,那晚上噪声会很大。又比如,住房车太冷太热都不行,车载空调耗电量惊人,所以充电、补水也是一个难题。城市驻车也让人操心,最麻烦的当属如何找到离公司近的免费驻车点。“如果真的要住房车,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不是能接受房车的麻烦。”张希说。经过深思熟虑,张希开始寻找合适的房车。张希的经验是,最好直接和卖家对接,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预算。他在网上寻找直接的卖家,通过沟通,找到了一个正在卖一辆五菱房车的湖北老乡。价格也很合适,长5.99米、高顶长轴的二手房车只需要13万元,这个价格在房车二手市场很难买到。巧合的是,张希与媛媛的城中村公寓是9平方米,这辆房车的面积和它大小一样。在国外,居住在房车(Rolling Home)其实并不是一件多么新鲜的事情。很多关于房车生活的电影让人联想到漂泊的吉卜赛人、复古嬉皮士,包括已经成为青年亚文化的vanlife改造生活,房车一直给人关于“浪漫”与“自由”的想象。但2020年,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导演的赵婷以故事片《无依之地》,从另一个层面讲述了居住房车者的无奈,影片里有一段对房车生活的评价,“这种生活方式自由美好,与天地连接。代价是,你需要学会,自己搞定自己的大便(生活)”。在这里稍微普及一下可以改造的房车类型。目前,房车分为A型、B型、C型和拖挂式。前三种车型各有利弊。A型其实就是大巴车,价格动辄百万元以上,普通消费者可以忽略。C型房车,空间较大,城市通行会有限高问题,但对于户外生活来说很合适。B型房车是张希改装的这种房车,空间较小,比较适合在城市里代步、居住。这B型和C型房车只需要C照驾驶本就能驾驶。还有一种是拖挂式房车,比较适合驻扎露营地,前面是一台越野,后面拖挂了一个家,虽然空间大,但移动起来有技术难度,并且需要重新考C6驾照。张希改造房车之前参看了很多小红书上房车博主的设计格局。他的五菱B型车没有中门,开启的是前门,这样,至少在设计上能多出1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对长期生活在房车的人来说,这一平方米显得格外重要。张希和媛媛并没有立马花钱改房车,而是先在房车里住了几个月,“体验房车生活,以便在改造中更加理解自己的需求,避免浪费”。在网上,做定制VANLIFE的房车厂家很多,但报价都非常高,8万~20万元不等,改造费用甚至超过二手车的价格。如果说是这样的预算,那么就失去了它“以房车代替租房”的意义。张希再次做了严密的计算,如果自己改车,整个预算可以控制在3万块左右,这听上去有些像天方夜谭。张希一边学习一边改造,张希的经验是,房车改造和家庭装修是一样的,专业的水电改造和木工需要请师傅,专业人力是最大的开销,其他内部装修亲力亲为最省钱。那段时间,媛媛特别心疼张希,她下班回到改装厂已经晚上8点,张希还在改车。对于门外汉而言,改车的工序是复杂的,每一个尺寸都得精确,要不网上订购的家电就放不进去而需返工。张希也走过弯路,花时间改尺寸的事情没少干。媛媛对于改造只有一个要求,“女孩子都需要一个能挂衣服的衣柜”,这可让张希感到头疼,哪里才能给媛媛挤出一个30厘米宽的衣柜来呢?最后他们在厕所和座椅之间找到了一个空当。据媛媛说,现在,这个小衣柜是平时使用次数最多的地方,他们在里面就装了两根棍子,一根挂上了宜家的那种可折叠式的收纳盒,另外一根专门挂衬衫,即使住房车,西装也不会有褶皱。历经两个月的改造,房车焕然一新。张希选择以白色和原木色为主,浅色系可以让整个“家”看起来更大一些。房车内部结构的设计动线非常合理,车尾部是一张双人床,卫生间、厨房灶台、衣柜、对坐卡座、工作台一应俱全。当媛媛在中间的过道练瑜伽时,张希就会坐在床上打开自己的小桌板工作。因为有了三个月的住房车体验,张希选择了符合两人生活需求的改造。房车上添置了燃气灶、抽油烟机、家用空调和洗衣烘干机,唯独没冰箱。“没有冰箱意味着每次买菜做饭要拿捏好量,不会吃隔夜剩菜。”为了不污染房车,他们的烹饪方式以水煮、蒸、炖为主,基本告别了大火大油的爆炒。媛媛在张希的硬装基础上又给房车增添了不少软装装饰。她说:“我们在深圳终于有家了。”他们开始了正式的房车生活后,正是深圳的夏天,酷暑难耐。媛媛知道房车的保温隔热差,之前也做过攻略,但没想到能差成那个样子。如果是把车驻扎在城市里,锁上门去上班,这个空间几乎养不了什么活物。媛媛把之前买的仙人掌搬进房车,第二天下班回来,仙人掌竟然被热死了。他们上班的时间,如果不开窗户和换气扇,房车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好在这个时间他们基本都在上班,下班之后回到了房车里,打开车窗对流后,温度还能忍受。“这是住在南方的优势,夏天只需要挺过最难熬的七、八月。冬天反而是舒服的。”“除了天气,我们住房车的幸福系数和两个事情挂钩,停车位和水电。”张希说。最开始运气不错,他们找到了一个停车场,停车费每月只要400块钱,包水电和WI-FI,后来因为疫情,这个驻车点被封控了,他们不得不把车挪到了媛媛公司楼下的停车场里,虽然免费,但每次加水加电都要开出来,而且隐私性不好,试想一下,每天在房车里出入没准就会碰上同事,这多少有点尴尬。现在,张希和媛媛的驻车点在福田保税区,这个地方离香港比较近,相比住在空气不流通的高楼大厦之间,这里的夜风一吹,房车里很快能凉下来。张希和媛媛以房车替代租房已经7个月。在9平米的房车里,他们说找到了家的感觉(赵炎雄 摄)城市里充电其实比郊外充电要方便得多,只需用地图搜索一下充电桩就可以,但麻烦是很多有保安看守的充电桩不让房车充电,因为他们的房车必须使用转接插头,把快充直流电转为慢充的交流电。所以,在使用转换插头时,有的保安觉得这样充电不安全,就不让他们充。后来,一次偶然,张希发现路边有一种汽车充电桩和路灯结合的充电补给点,可以直接充电,也没有任何限制,电的问题也算是解决了。加水相对简单一些,适度给周边小卖部一些钱就能加水。张希在改车时由于经费限制,只选择了5度电的电池,并且没有安装太阳能板,所以用电需要节约。如果只使用正常照明和洗澡热水器,充一次电可以使用一周左右,如果有开大功率的电器,那2~3天就得充一次电。空调开一晚上,第二天就得充电。在住进房车之前,对于节约水电,以及日常物品的断舍离,媛媛其实没有什么概念,逛淘宝的时候喜欢什么就会直接下单,一来二去,东西越积越多,“我是一个连手机壳都有好几个的人,不同的手机壳搭配不同的衣服”。住出租房时,他们会把不用的东西往床底下塞;住进房车,“断舍离”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必然要践行的生活方式。张希告诉媛媛,咱们以后买东西,没有复合型功能的不买,不符合这个家风格的也不买。养成了习惯之后,媛媛说,消费的过程变理性了。住房车和租房相比,当然有许多的不便。那些现实生活里需要解决的鸡毛蒜皮有增无减,找水、找电、挪车、洗车。在狭小的移动空间里,他们需要一起做很多决定,也需要为了更好的生活需要一起动手解决。媛媛说:“在狭小的空间里我们也会有忍不住吵架的时候,但也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小空间里我们越发依靠彼此,相互帮助。我们的关系是恋人,是伙伴,也是家人。”作为普通上班族的一份子,张希觉得,深圳压力很大,同事们都很卷。因为住房车,他和媛媛过上了一种社畜的“双面生活”。“我和媛媛住在出租房里的时候,周一到周五朝九晚六,我们和所有的打工人一样到了周末只会在家里躺平,刷剧、喝奶茶。但有了房车后却有了远行的驱动力。”一到周五的晚上,媛媛就开始激动,“咱们这周去哪里逛逛吧?”张希说,一听能开着车出门,媛媛就两眼放光,完全不像一个情绪低迷的社畜。到了周末,两人开上自己的“小家”到深圳周边转转,选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睡一晚,第二天再回城。相比张希的理智,媛媛是一个感性的姑娘,她向我描述了很多个在房车生活的美妙时刻。有一次他们开车到了深圳海边,那天的天空和海水都很蓝,她在海边一个玻璃屋咖啡馆里坐了一下午。还有一次,他们开车进了一个深圳附近的森林,那里没有路灯,到了晚上,树林里全是萤火虫,他们把房车里的灯都关掉,只见萤火虫点亮了整片树林。到了小长假,两人一脚油门把车开到了汕头,在那里他们吃遍了各种美食。张希和媛媛还在抖音和小红书上记录着房车生活,取名叫“深漂房车日记”。我问媛媛,现在是不是会有很多人给他们的小红书留言,问是不是真的可以用房车替代租房。媛媛说,其实在自媒体上大家大多会展示生活美好的一面,我们会担心,大家觉得房车生活美好而冲动去买房车。我的真实体验是,房车生活有它具有仪式感的美好,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本质上说,它并不能真正节约多少钱,但却是一种有趣的生活体验,如果决定要住房车,可以考虑先租一个房车试试。从真正开始房车生活到现在,已经半年了,这个小家虽然不大,但他们感到很温馨,周末炖一锅排骨汤,来一杯桂花口味的咖啡,张希给媛媛洗头,这些生活小事带来的仪式感无疑是这两位年轻人在深圳生活最大的安慰。关于未来,张希说,房车生活只是他们生活的过渡,等有了孩子,他们的生活也许会改变。谁知道呢?畅想未来不如过好当下每一天的房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