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会取代人类吗?会让计划经济可行吗?
★ 关注备份号防失联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文丨漫天霾
最近ChatGPT火得一塌糊涂。这是一款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开发的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进行对话,还能根据上下文进行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比如做文案、写论文、写代码、搞策划、翻译,等等。
据说美国有八成以上的大学生都用它做作业,论文水平也很高。以至于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就提出了一种用于检测AI文本的全新算法DetectGPT,来反制大学生用ChatGPT做作业写论文的现象。
又酷又炫又强大的AI科技,赢得了用户的广泛欢迎,上线两个月用户破亿,令谷歌等大公司切实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Gmail创始人Paul buchheit则直接预言:ChatGPT将像搜索引擎杀死黄页一样摧毁谷歌。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诞生,都会引发许多人的普遍担忧,ChatGPT当然也不例外。
最令人惊恐的是,它无所不知,认知水平绝对超过绝大多数人。问它任何问题都能给出一个很“专业”的答案。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来理解人类的语意,随着它的不断“学习”,它能做的更多,而且会做得更好。看过《终结者》系列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
它甚至还有某种道德标准,对某些不怀好意的提问说不。
于是,包括一些技术大佬,例如埃隆马斯克都惊呼:完蛋,我们离危险的强大的人工智能不远了。
那意思是,AI毁灭人类、奴役人类,或者至少取代人类,将在不远的未来发生。
说它会毁灭人类、奴役人类,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和自相矛盾的假设。
为什么它要以毁灭和奴役人类为目标呢,这本身就需要被解释。
技术本身是中性的,用它来行善还是作恶,造福人类还是毁灭人类,完全取决于人类自己。
火药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用它来开山修路爆破甚至放鞭炮玩,都挺好;但是用它来造导弹杀人,就不好。这跟火药本身没有什么关系。用它来杀人,不能怪火药本身,只能怪人类黩武的意识形态。
所以能够毁灭人类的,是人类自己,而不是技术。
说这种假设自相矛盾,意思是说,既然它能够学习人类的思维方式,那么它的目标就必然不是毁灭和奴役人类。
人类是理性的智慧生物,他能够认识到,互不侵犯财产权,才最有利于自己的安全和福祉;他明白分工交换合作比起自给自足,更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他也明白,奴隶制之所以消亡,是因为自愿的合作比起奴役,更能够发挥人的创造力,生产力更高,因为奴隶只会将工作干到免于被惩罚的程度。
因此人类社会是一个庞大的合作机制,从来不以相互毁灭和奴役为目标,否则人类这一物种,在自然界生存中并不比野兽更加强大,怎么可能存续下来,并成为主宰地球的“万物之王”呢?
那既然它学习的是人类,怎么就光学习人类的侵略本能,却唯独就学习不了人类社会的合作共赢精神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那么只要人类还是人类,AI学习的对象也是人类而不是虎狼,那么它的“目标”,必然是促进而不是瓦解合作。
那它会不会超过并且取代人类呢?
我们完全可以同意,它的“理解”和“学习”能力超过人类。也完全可以相信,当你问他什么是相对论的时候,他能给你列出比爱因斯坦更全面更精准的公式;你问他任何问题,他都能给你专业级的回答。
机器超过人类,取代人类从事某种工作,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机械手臂就是比人类更有力量、更加精准且效率更高,挖掘机就比人类更会挖渠装车,洗衣机就比人类更会洗衣服,计算机就比人类更会存储和计算。
人类发明这些机器,就是为了让它们能够替代人类,去做更加艰苦和危险的工作,而且做得更好更有效率。人类经济进步的过程,不正是用先进的设备提升劳动生产率,让人类解放出来,享受更高水平的生活和更多的休闲吗?
技术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超过人类,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让机器变得更像个人,正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ChatGPT的应用前景绝对是广阔的,它可能会掀起又一场革命,然而它是取代不了人类的。
人类是懂得权衡取舍的生物,是把时间偏好作为基本的行为元范的生物,是面向未来的生物。只有人会行动,再先进的机器,都不会自主行动。
认为人类自己发明的东西能够取代人类,就像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荒谬。
人类面对的是一个存在稀缺的世界。欲望无穷,目的很多,然而实现目的的手段总是有限。因此人类行为必须做出选择,选择就是取舍,即实现一个较高价值排序的目标,舍弃一个价值排序较低的目标。
这种目标因人而异,同一个人也因时因地而异,是纯粹主观的;而且这种目标的价值只能排序,无法量化,也无法跨人际比较。我喜欢吃苹果胜于香蕉,他正好相反,你既不能我说吃苹果带来的快乐比吃香蕉多100个“快乐单位”,也不能说我喜欢苹果是他的2.5倍;我有两小时时间,选择去看电影而不是看书,你同样不能用数量关系来描述这种行为选择,而只能说,在那时那刻,我把看电影的价值排在了看书之上。
可是再先进的机器,都必然处理的是可量化的数据。一句话,就是客观的、有“标准答案”的东西。
我们可以相信,一流的AI技术已经达到这样的层次,就是它可以把各种选择的利弊“科学”、完整而准确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然而那又怎样?做出选择与取舍的决策的,还是有着主观偏好的、没有标准答案的、无法量化的人类。
一个企业家在创业的时候,在许多人看来就是疯子,若让计算机用各种参数分析起来,那简直不光是疯子,把计算机也能搞崩溃。例如乔布斯,人家诺基亚明明那么好,你搞什么幺蛾子智能手机呢?从任何数据分析上讲,这都是自杀。然而他就是做了,而且大获成功了。
再强大的AI,都不可能有企业家才能。它可能具备无所不知的知识,但是它没有智慧。
况且,即便机器能够发展到危言耸听的程度,那也是人类发明的。人类既然能发明出这种东西,你又怎么能断言人类就不能发明出遏制它的东西呢?这不合逻辑。
归根结底,机器没有自由意志。从这个根本的出发点思考,机器,是不可能取代人类的。
至于说,机器要取代人类,人类将大规模失业,这根本就不值一驳。这是“技术性失业”的古老迷信。
技术进步,不论从理论还是历史地看,都不可能造成失业。恰恰相反,技术进步会延长生产结构,创造更多的、更好的就业。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了这一切。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并没有让手工纺纱的工人失业,反而让他们以更高的工资率就业了,并且让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来到工厂,实现了经济和人格独立;汽车的出现,并没有让马车夫失业;电灯的出现,并没有让蜡烛生产商失业;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并没有让实体店失业。这些技术进步,创造了更多更好的就业。
道理很简单,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实现了低层次的愿望,还想实现更高层次的。技术进步让供给大大增加,价格降低,因此节约的资本和劳动被投入到了其他满足人类需求的生产过程中,进而安排了更多就业,并实现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改善。
况且,劳动是稀缺的要素,需要被节约地利用。能够在技术进步的支持下节约劳动,让人类在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同时享受更多的休闲,不正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吗?那些假装“劳动者代言人”的人,怎么能反对解放劳动力的技术进步呢,难道是要让劳动者终日劳作全年无休才满意?
还有说ChatGPT有某种道德标准,这更是一个伪命题。
道德是主观的,这个AI的所谓道德标准,不过是发明它的人赋予的。当发明者是一个白左,当你说不能给黑人和同性恋群体特权和福利,ChatGPT就会说你政治不正确;当发明者是一个国家主义者,你要谈美国政府就是一个有组织犯罪集团,ChatGPT就会说你不爱美国。
所以它哪里有什么道德啊,它的道德,是发明者所尊崇的意识形态的投射。
有了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计划经济就有可能了吗?
马云刘强东,在市场经济中殚精竭虑地服务消费者,既造福了他人,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然而他们却说,有了先进的科技,计划就是可能的。
我们要知道,在人类行动中,存在着大量的分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主观的、一时一地的、实践的、默会的、动态的、面向未来的。人类正是通过这些分散知识相互协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分工合作共赢的社会。
一个计划机构,哪怕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算力,也绝对不可能收集到一个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表达出来的知识;再强大的计算机,收集到的,也是历史的静态数据,却绝对不可能收集到人类面向未来的动态信息,它不可能自己行动和决策,去抓住之前未被注意到的利润机会;人类的企业家行为意味着他会根据时势调整自己灵活应对,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信息,那么一个还没有出现的信息,它又如何收集?
计算机只能将以前已经存储和学习到的信息应用到给定的状态中,然而这世界上并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独一无二。
计算机所能处理的,永远是可以量化的、可以言明的客观信息,然而在人的行动领域,价值、成本、利润都是主观的,无法量化和言明的,它又如何收集?
只有在一个计划的体制下,才更容易计划。因为那就是消灭了人的多样性,让所有人整齐划一。在一个市场体制下,技术进步恰恰让所有人的多样性充分展现,信息更加多元而难以收集。
我们可以设想,是改开以前更加容易计划,还是改开以后更容易计划呢?当然是前者。
所以与马云刘强东们的结论相反,技术的发展进步,不但不会使计划成为可能,恰恰相反,它会使计划更加难以实施。
但是以上从分散知识和信息角度的论证,却并未触及根本。
我们完全可以假定,有朝一日,计划机构拥有了一个超级AI,能够掌握所有人的偏好,收集到海量的信息,并且分析能力极其强大,就像有“读心术”一样知道所有人需要什么。
然而它仍然无法组织起有效的生产,必然造成巨大的混乱和浪费,导致经济崩溃。
原因就在于它无法进行经济计算。
经济计算就是货币价格的计算,它是一个心智工具。一个人的行动,必然涉及到权衡取舍,任何行动必有成本。衡量投入产出的办法,就必须通过价格计算的办法。一个人不可能将土地、资本品和劳动力等要素进行加总计算,更不可能把一斤铁与一斤棉花加总,只有能够与所有财货交换的货币价格,才能成为经济计算的共同公约数。
资源是稀缺的,必须被经济地利用。一种资源,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竞争性用途。那么这种资源到底应当用到哪里,也要根据价格去判断。价格机制让人们知道,某种商品人们最近需求迫切,因此价格上涨,必须被节约地利用;同时给企业家发出信号,将这种资源组织到生产过程中,将有利可图,并满足消费者最迫切的需求。
因此资源的有效配置、消费者迫切需求的满足,依靠的同样是自由市场的价格机制。
价格就是私有财产之间的交换比率。没有私产财产之间的交换,当然就没有了价格。
然而计划的最根本特征恰恰是,消灭私有财产,将一切资源由自己掌控。
所有财产都由一个人掌控的时候,就不存在交换问题,也就没有了价格,更没有成本的概念。我们甚至可以为了论证方便而假定,它就是知道人们需要什么,然而没有价格,它如何组织起经济地生产呢?
它必然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今天要造大炮了,就把所有资源集中过来造大炮;明天需要面包了,就把所有资源集中过来造面包。每个人的偏好都不同,因时因地也不同,没有价格,人的偏好根本就无法表达,实际上根本就不知道人们到底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更不知道资源应当如何被经济地利用,必然造成的是巨大的混乱和浪费。
所以再先进的AI,计划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基于上述理由,AI不可能毁灭人类、取代人类,也不可能使计划成为可能,我们作为消费者,没有反对技术进步的理由,我们热情地拥抱ChatGPT这样的技术,希望它能够快速发展,让消费者薅到更多的羊毛。
至于说谷歌也可能被ChatGPT毁灭,那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这正是市场经济的伟大之处,它尊重消费者主权,迎合消费者的偏好,哪怕强大如谷歌,哪怕它国务为消费者做出了多大贡献,只要有更好的产品,消费者淘汰他也毫不手软。
这也是对那些反大企业、反垄断的人的一记响亮的耳光。市场经济中再大的企业,只要自由竞争,必然服从消费者主权;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也从来不是简单地模仿。取代马车的,从来不是一辆更快的马车,而是汽车。
所以我们从不担心技术进步。我们唯一希望的是,人类观念的变革和进步。毕竟,决定技术如何使用的,永远是人类自己。
题图:Claude Monet
上一篇:污名化资本,只会带来大灾难!
一课经济一起学,科学普及你我他
学习一课经济学❶1-4 季课程单课、❷思维导图、❸名师经济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