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得新冠后,有这几种表现一定要赶紧去医院 | 5位医生的救命忠告

得新冠后,有这几种表现一定要赶紧去医院 | 5位医生的救命忠告

健康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阿静值班。


防疫措施调整后,大家普遍担心的一是重症病人、患有基础疾病、以及孕妇幼儿的就医问题;二是高传染率对于医护人员的冲击,以致医疗系统难以负荷。


这几天时常有新闻及消息传出,说各地医院的发热门诊排起了长队,就医困难,医护人员负荷大……这似乎已经带来了医疗挤兑的信号。


我们(第十一诊室)邀请了几位不同科室的医生,聊聊所在的医院及科室的现状是怎样的。


本次访谈包括以下5个方面:


  • 防疫措施调整前后有感受到什么不同吗?

  • 现在的工作状态如何?所处科室的情况是怎样的?

  • 作为医护人员您目前会有哪些担忧?

  • 医院对于阳性患者的救治措施当前是怎样的?

  • 各科室医生给读者的建议


@ 妇产科 六层妖塔

(坐标:北京,三甲,主治医师)


目前我最直观的感受有三点。


1、急诊病人以及发热门诊病人数量激增。防疫措施调整之前,其实我们妇产科全天的急诊(包括发热门诊)数量最多也就50左右,而且是极其偶尔能达到这个数字,但调整之后的最起码近一周内,每天的急诊(包括发热门诊)数量日均维持在60甚至70。


2、门诊病人数量锐减。调整之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越来越多,大家防护意识反而增强,能不来医院就不来医院,妇科门诊少了很多例如查体等非疾患类号源,产科门诊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有的人是担心患病,有的人是因为患病而未能就诊) 。


3、药物紧缺。随着感染数量增加,大家疯狂囤药,原本作为医务人员,去门诊开药总会选人流量少的时候去,现在什么时间去都会有很多人排队,而且我们也同样一药难求。


政策调整之后,大量医务人员也陆续感染,我幸运又「不幸」,一直没检测出🐏,也没发烧,但一直咳嗽。🐏且发烧的同志陆续都倒下了,我得以一直在岗。不过,幸亏大家是分批次倒下,让我的夜班也从原来的5天一个变成4天一个,而且夜班工作量加倍了。


随着感染人数增加,被感染的孕产妇也急剧增加,很多孕妇发热来院,妈妈发烧的话宝宝在宫内也会不舒服,有时候就会表现出胎监异常,甚至可能造成胎儿宫内窘迫,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急诊剖宫产率,也就会让夜班更加忙碌。


产科基本还算正常运行,但妇科基本处于停摆状态,幸存的医护力量全部支援产科,妇科仅能留守极少部分力量应对急诊情况。


我最担忧的其实是这一波并不是结束,不知道后续还会不会有第二波甚至第三波。


目前我们医院对于阳性患者的救治措施是应治尽治,应收尽收。


给读者的建议

1、对于产科,有不舒服的情况或者感觉宝宝有异常,该去医院还是必须去的,一定要做好防护。无论多少孕周,如果体温>38.5℃,甚至更高,退烧药该用也要用,因为你的状况是根本,你体温过高,对孩子可能会有影响;


2、对于妇科恶性肿瘤的病人,加强营养,尽量避免感染,不然等到医院通知你住院手术或者化疗的时候,你正感染,会耽误救治时间;


3、对于妇科择期手术等待床位的病人,等医院的通知吧,医生不是把你忘了,只是医院现在确实没有能力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4、不要孩子的朋友们,请你们一定做好避孕!不要在这个医疗资源紧缺的时候给自己找麻烦。


@ 皮肤科 林艳

(坐标:合肥,三甲,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疫情放开以来比较大的感受是,放开以后,患者的防护意识反而更强了一些


刚刚开始放开的时候,门诊的病人一下子少了很多,因为大部分人都居家不出门了,还有医院要求48小时抗原或者核酸才能就诊,整个门诊都空荡荡的,来看病的装备几乎都是N95口罩,而且有一些还戴着一次性手套和护目镜。


随着疫情爆发进入白热化阶段,现在基本上来的患者都感染新冠了,门诊也不限制了,门诊患者数量明显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内科系统


目前最担心的还是医护人员的短缺、医疗资源的挤兑、医疗系统的瘫痪。


离疫情最近的医护感染率非常高,突然集中的疾病爆发导致人手短缺,甚至呼吸科同事发热还继续工作。现在病房基本上是满员的状态,呼吸内科基本上加床都很难加进去了,各个科室阳性患者都很多,急诊也是时时处于排队排很长的状态


我们医院的发热门诊一周差不多接待了6k名患者。我们科室的医护基本上都感染了,但好在大家都是前后感染的,除高烧实在无法来上班的,大家都还是轮流来工作的。


刚放开那会儿,因为有不少过度囤药的患者,即使后来限制了每个人购买药物的数量,也还是出现了药品短缺的现象,尤其是孕妇和小月龄宝宝需要的对乙酰氨基酚


即使是在医院,我们门诊医生也基本上开不到退热之类的药物(最近几天有所缓解),只有急诊和发热门诊可以开,最难的时候,退热药是几粒几粒拆盒开的。


还有因为疫情的不确定性太多,现在线上又有很多不太靠谱的信息,医疗资源非常容易挤兑,很多不严重的来就诊,严重的反而进不来。


此外,感染高峰期以后,重症的高峰期会到来,各大医院包括我们医院都已经成立了重症储备团,有很多其他科室的同事被抽调到了急诊、发热门诊等缺人的岗位。


现在一些边缘科室,比如口腔、耳鼻喉、皮肤科、眼科等,相对门诊患者并不是特别多,可能看病没有那么困难,但是因为整个医院医护人员不够,这些科室医生也可能会被抽调至急诊、发热门诊、ICU等科室。


给读者的建议

1、如果没有特别的情况,尽量不去医院,不急的可以选择线上就诊(但注意甄别,一定要选择靠谱的线上问诊);


2、如果在发热期间或者退热以后身上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疹子,不用过于担心,可能很多都是新冠相关的;


3、目前遇到的新冠相关皮疹中,比较常见的包括病毒疹样表现,表现是全身突然出现弥漫分布的红疹或者局部散在分布的紫癜样皮疹,压之褪色,这种一般不需要处理,后面会自行消退;以及荨麻疹,可能是病毒感染诱发,也有可能是跟非甾体抗炎药有关(比如布洛芬),这种可以自行购买抗组胺药物口服,比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确实效果不好再去医院就诊;


4. 有部分患者,既往有皮肤病病史,也有可能在感染新冠期间,疾病再发或加重,加重可以去医院检查治疗。


@ 儿科 六夕夕

(坐标:北京,三甲,儿科副主任医师)


自防疫政策调整之后,有三个方面我感受比较突出。


第一个就是患者增多和家属们普遍有焦虑情绪。小朋友们感染新冠比较多,然后因为新冠的高传播性,家庭成员同时感染的几率很高。这个感染会导致孩子们高热、上呼吸道的症状比较明显,家属们本身对这个疾病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又加上自身可能也处在感染状态,所以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痛叠加家属自身的病痛和恐惧,导致焦虑情绪是弥漫的。


第二个就是医疗系统压力大。因为病人一时间增加得太多,导致医疗挤兑的情况还是比较突出。然后我们医护人员也是有相当的一部分都存在同期感染的情况。能接诊的医生人数骤减,工作量剧增的情况下,医院里每个人的压力都更大了。


另外第三个,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住院部接诊流程简化了很多,不再查验核酸,等待核酸结果,整个流程变得更简洁,让患者可以及时住院去进行治疗,这块的简化其实是有利于患者的。


现在的工作状态是,病房的整体工作量是和防疫措施调整之前差不多的。初期病人数量有减少,但目前恢复到差不多的阶段。


门诊的工作量,在刚放开的时候有一个直线的上升,就是平时工作量的三倍左右,然后那段时间就是超负荷的工作状态。现在已经回落到比开放之前更少了,工作强度明显降低。


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主要担忧的就是,新的毒株的爆发或流行、不同毒株之间无交叉免疫、复阳等问题。因为新冠病毒的传播性很强,后期如果还是出现这种集体的、快速的传播感染的话,还是会出现医疗挤兑,医疗系统的压力骤增,没有足够的医护人员去维持临床工作的展开。


还有就是感染后的重症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出现,例如最常见的「大白肺」和极其凶险的「心肌炎」等等。重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棘手,严重危害新冠患者的生命安全。


我们在开放初期时,对阳性病人的救治是单间收治,然后三级防护去做临床的救治,但随着患者及医护人员绝大部分均已感染并康复,现在已经降为二级防护了。


给读者的建议

1、如果小朋友出现新冠的感染,主要关注的还是体温和呼吸的问题;


2、如果出现重症,比如说高热>3,有呼吸急促或者喘息发作的情况,以及一些有基础疾病的孩子,还有退烧后依然精神差、喂养困难的,像这些都需要警惕,孩子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建议要及早就诊;


3、如果孩子感染新冠,但体温和呼吸都是可控的,口服药物和物理降温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居家观察。非必要不要去门诊,因为去了儿科门诊估计也是等待好几个小时,对于患儿来说反而是一个不良刺激;


4、备好药物。


  • 退烧药。布洛芬以及对乙酰氨基酚建议都备齐;

  • 止咳化痰药。6岁以下不建议自行使用镇咳药物,如果实在不清楚和担心孩子状况,建议线上问诊或线下就诊。

  • 鼻塞。建议大一点的小朋友的话,可以尝试做鼻冲洗,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用海盐水做一个鼻部的清洗,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 内科 六大内

(坐标:苏州,三甲,内科副主任医师)


上周开始团灭,医生护士倒下了8成以上,科室目前无法收择期手术病人,只收急诊病人,其实医院目前最灾难的地方就是急诊和ICU,同样医生护士几乎团灭的情况下,病人数量激增,医生护士包括病人和家属,都几近崩溃。


内科门诊现在的挂号量是平时20分之一,普遍患者能不来医院的都不来了,加上医生团灭,门诊已经瘫痪,大都已经停诊。


说到担忧的话,其实没什么担忧,因为再担忧也是现实,而且目前随着医护人员转阴到岗工作,医疗系统的运转可能会慢慢恢复。(但感染高峰过后,随之而来的重症高峰也是迫在眉睫。)


对了,尽量白天去医院看病,现在我们急诊夜间的患者就诊数量激增,可能大家有个误区,觉得晚上来的人少,结果都在晚上来了。所以建议能白天来的还是尽量白天来。


给读者的建议

1、家有高危人群的朋友,请务必做好防护,以及帮助他们做好防护,这个节点去急诊的体验,我希望你永远不用体会到(患者、家属和医生都会感到崩溃);


2、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吃退烧药要注意,可能会诱发出血,实在要吃就选对乙酰氨基酚;


3、血氧仪如果能买到就备一个;


4、轻症患者就尽量不要去医院了(一是排队时间长,二是无特效药,医生也就是开退烧止疼药),也别打120,将医疗资源留给重症患者吧;


5、常见的发烧疼痛咳嗽都是轻症,重症指器官功能受累可能危机生命的,比如说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或者退烧之后仍然心率持续升高超过100次/分(≥3天),退烧后仍然精神萎靡严重乏力的,这个可能提示心肺功能有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6、本身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一旦感染,也需要及时就医,比如本身有慢阻肺(COPD)、心衰、免疫缺陷疾病、中晚期肿瘤长期要放化疗的、高血压、糖尿病严重控制不佳的、严重肥胖的,另外高龄患者以及3个月以内的婴儿如果出现发热,也是危险因素,这些都容易转为重症,有条件还是应该及时就医;


7、高热超过3天不退,一周没有明显缓解的,也是有必要去医院检查的。


@ 普外科 六普外

(坐标:广州,三甲,普外科主治医师)


防疫措施调整后,我个人工作、生活上都有了很大不同。


工作上,每天进出门不用查核酸了,方便点,而且也不用隔三岔五出去采核酸,自己也不用做核酸了。另一方面每天都有同事不见了,心里会发慌,什么时候轮到我?


生活上,以前管控期间,国家保护了大家,没阳性的人,还是该干嘛干嘛,现在的话,想吃夜宵只能一个人坐在大排档里包场撸个串。想叫其他人出来也不太可能了,毕竟别人上有老下有小,不太敢。


科室里的情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调整前:科室54张病床住院54人。全员工作,每天抽调三五个去外面援助采核酸,总工作量和以前差别不大。而且好像工作上其实和疫情前相比没啥变化,就是天天多戴了个口罩。


调整后:科室54张病床住院21人。只有三分之一的医护工作,其他的全阳了。病房里咳嗽声此起彼伏,一半的病人是阳性,好在阳了不用安排手术,让病人回家去等阴性了再过来,相对来说会减少点工作量,但工作更不好安排,随时会有改变。


现在医院急诊可谓是人满为患,压力非常大,毕竟医护人员也陆续感染,人手不足,患者数量直线上升,排队两三个小时都不一定看得上


现在的情况就是即使是本院职工生病了想输个液,也很难立马得到救治,毕竟还在岗的医生们也都分身乏术,忙到飞起。


如果感染了,年轻人多数扛个7~10天就过去了,家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的话,家属们得多加警惕,做好防护和照看。目前还只是感染的第一波,春节亿阳迁徙,各地的毒株混合感染,到时候情况可能会比现在更严重,不要掉以轻心。


所以还是再叮嘱各位,一定要做好防护,备好药物,关注老人的状态,一旦出现呼吸困难、高烧三天不退的情况,尽快去医院检查。


给读者的建议

1、做好防护。这段时间一定要做好防护,尽量不聚集,同时吃好睡好,这样才有健康的身体去抵御病毒。


2、轻症居家治疗。要是真阳了,只要不是出现危重症(呼吸困难、高烧三天不退等),就别去医院了。年轻人出事的概率极低,备好退烧止疼药,基本就是在家好好休息就行了。


3、备好药物。想办法备点退烧止疼药物,还有止咳、化痰药等。这个疫情短期内不会结束,特别是家里还有老人和小孩的,更是要注意,家庭有人得新冠的,其他人想避免估计很难,但尽量做好防护,好歹拖延下发病时间,轮流发病,家里至少还能有个把人可以照顾其他病人,不然会非常被动。


4、不要着急运动。新冠可能会诱发心肌损伤,已经有一些相关报道了,新冠转阴后,尽量别去激烈运动,不急于一时。


从这5位不同地区、不同科室的医生的回答中,不难看出,药物紧缺、医护人员不足、患者激增是当前突出的问题,在此我们也呼吁轻症患者备好药物,居家治疗、休息,把医疗资源留给更迫切、更急需的重症患者,让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留给更需要的人,达成这一共识,或许能最大限度地让更多人得到「救命」的医治。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个时代落幕,另一个时代开启,不好说我们还将面临什么,但不管是什么,我们都终将面对。


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做好防护,2023年,我们都要健康、平安,这是我们最深切的愿望。


最后,想@所有医护人员,你们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建议想告诉大家,欢迎来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现状和故事~


早安,我爱这个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日投降后毛泽东赴重庆国共谈判孩子越聪明越难带?有这3种表现,父母偷着乐吧感染新冠后,为啥一到晚上症状就加重?阳后有这些表现说明转重型了!奇特的病人案例请告诉孩子:找对象,一定要留心这几种家庭心若不动风又奈何|内心强大的人 往往有这4种表现发生在身边的新冠后遗症,友友们一定要重视啊!阳性1个月后,风险增加33倍!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耽搁,赶紧去医院感染新冠后,遇到什么情况必须赶紧去医院?换工记,在911呼叫中心工作一家四口得新冠是什么体验?无论怎样,这些教训一定要听……认真“打击”黑眼圈,25位医生创立美国婚前财产、婚后财产及个人财产的认定12岁男孩阳后硬扛一周,查出白肺!医生的这几个提醒,一定要注意....感染转阴20多天后复阳去世!出现这个症状千万别耽误,赶紧去医院男人要知道,有这4种表现的女人,其实心机很深!夫妻之间,永远不要把丈夫当亲人!有这4种表现的女人,最好命!周日直播预告 | H1B是否是留学生的救命稻草?越聪明的孩子越难带?有这3种表现的孩子,说明很聪明姑娘,有这几种表现,你可能患上了高启强同款「绝症」2岁就得糖尿病!孩子肥胖、不运动…4种表现一定要警惕!为新冠准备的药物,有这几种就差不多了德国指挥家的中国妻子男人层次越低,越会有这6种表现,占3条以上,马上得改!从细节看人品,有这3种表现的人,不可深交拿到留学录取Offer后要赶紧做这几件事,否则功亏一篑!咳嗽一周,12岁男孩硬扛成了白肺!医生:这几种情况一定要就医感染新冠后,脱发、起疹……这些皮肤表现怎么办?床单应该多久洗一次?澳洲这位医生的回答让网友们惊呆了。。。家里老人得新冠后需要注意什么?这个办法用起来多位医生提醒,阳后第2周很重要!出现这几个症状,可能正在转重症“阳”后为何“大白肺”越来越多?出现这个症状赶紧去医院,千万别耽误网曝!众多“小阳人”确诊后惊现“大白肺”!好多人心肌炎猝死!华人得新冠后千万别急着做这事!很危险!孩子有这几种表现就是缺爱了!请你重视!别影响他的一生!2023普通人移民美国继续火爆,这几种花费少、时间短的方式你一定要知道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