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从纪录片《寻找瓦尔特》看国际对话的新打开方式
主编温静导读: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洲拉美地区语言节目中心摄制出品的115分钟纪实作品《寻找瓦尔特》,在波黑ATV电视台开播。这也使得该片继登陆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和黑山Adria电视台电影纪录片频道后,再一次获得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也很好地实现了国际表达的创作初衷。
来源:CMNC—主编温静
文/安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不负习总书记所期待,经过数年发展的国产纪录片已经在创作理念、技术手法上日益成熟。众多创作者也在不断探索着让中外观众更为喜闻乐见的呈现方式,并展现出主动对外传播的开放姿态。但在具体的传播实践中,如何将区域视角上升到全球视野,让中国故事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对话当中,还是需要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洲拉美地区语言节目中心摄制出品的115分钟纪实作品《寻找瓦尔特》,在波黑ATV电视台开播。这也使得该片继登陆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和黑山Adria电视台电影纪录片频道后,再一次获得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也很好地实现了国际表达的创作初衷。
这部以国内外观众共同的时代回忆为根基,为纪念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上映50周年特别策划、摄制的纪录片,又是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引起国际共鸣、开启国际对话的?《寻找瓦尔特》将不同时空的故事寓于中塞友谊这一主题之下,通过人物与影片、国家与人民之间的隐性勾连和深层逻辑,一方面完成了作品的深层表达,也在客观上实现了一次真实、有效的国际对话。
用共同价值构建起沟通的基础
凝聚共识与力量
当下,“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已成为国产纪录片的又一重要诉求。如何提升此类作品的国际传播力,在国际社会中发出更有力量的“中国声音”?首先就是要在传播维度上谋求各国在伦理道德、价值观及情感上的最大公约数,通过提供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和共同的情感共振,构建跨越时间、空间、地域、种族的对话桥梁。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塞两国上映。电影通过对英雄的讴歌,展现了他们作为无私的爱国者、无畏的奋斗者、无悔的牺牲者的高大形象,因此引发持续而深层次的情感共振,也让“瓦尔特”成为两国共通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这部电影作为中塞人文交流的一部分,也成为两国人民之间的“心灵之桥”,和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塞尔维亚前夕,曾在塞尔维亚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这两部电影“激荡人们的爱国情怀,伴随着我们这一代的青年时期”。
时值《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上映50周年,纪录片《寻找瓦尔特》以口述的形式,讲述了该片在两国特别是在中国引起的巨大轰动,挖掘“瓦尔特”精神这一被不同民族共享的心灵密码,和流淌在血脉当中的文化基因,以及延续至今的中国人心中的那个“瓦尔特”情结。作品用成熟的故事结构,对三国人民的心声、心愿、心境进行生动记录,也厘清了中塞两国之间由来已久的历史渊源。
导演王智表示:“我们设想把‘寻找’作为一条线,串联起整个故事,准备拿出一多半时间和场景在波黑和塞尔维亚拍摄,让观众跟着我们的镜头去探寻‘瓦尔特’的足迹,寻找‘足迹中的故事’。”事实也正如导演所期望的那样,通过唤醒人们对电影的回忆,让观者对潜藏其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寻找瓦尔特》在讲好了一个故事的基础上,也真正架构起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实现沟通对话的那座桥梁。
表达人民心声
真实是最强大的传播力量
纪录片被称为“社会和人类生存之镜”。这也就意味着,作品对人的呈现,会成为创作者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一部好的纪录片,就要发现人、关注人、书写人,才能吸引人、感动人、影响人。
为实现这一初衷,《寻找瓦尔特》尽最大努力对人予以真实记录,努力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再通过作品将其传递给更多观众。全片采访了当年《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公映时的电影放映员、电影海报设计人员、电影资料博物馆工作人员、电影工作者、连环画出版商、话剧编导、影迷以及当代的大专院校师生等,通过以小见大的创作手法,挖掘普通人的故事,展示寻常百姓的情感情绪,与观众在情感上达到深层次的共鸣,进而将中塞两国人民的共同回忆进行连接。
在表现形式上,《寻找瓦尔特》采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观察式、非虚构纪录电影的方式进行拍摄,完全用镜头讲故事,把最真实的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娓娓道来讲故事,含而不露出观点。用平民视角去讲述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探索如何以“纪实剧”的方式去讲述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努力把大情怀嵌入到具体的情节当中,厚重而不显张扬。切口虽小,却能起到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故事虽平,但能巧妙实现平中见奇的观影体验。
因其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寻找瓦尔特》在很大程度上对观众认知外交关系、社会变迁以及国家发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不仅让无数中国观众被重新激起了记忆深处的“瓦尔特”情结,也为更多海内外观众带来了关于中塞友谊的一手见闻,让他们看见鲜活的中国与塞尔维亚,在传播规模、传播效果等方面都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在增进中外民众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也凝聚起更多共识和正能量,达到以正能量吸引大流量的绝佳效果。
为时代立传
彰显新时代的中国声音与中国力量
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急需了解当下的中国。在这个不断深化国际传播的最好时代,作为“国家的相册”“国家的金名片”,纪录片自然也要肩负起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传播的双重使命。导演王智表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要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远追求,充分体现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精神追求,科学、辩证而实事求是地,系统、连贯而井然有序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到国际传播工作,使新思想不断为国际社会所认知、所了解、所接受,从而让国际社会更好地知华友华,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在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中,《寻找瓦尔特》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抓住高质量发展的大好机遇,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它纪录的不仅是“瓦尔特”的深远影响,也将两国人民对待中塞友谊的时代变迁、与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故事统统融入到影像记录中,让人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得以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获取对当代中国的不同理解,进而展现纪录片带来的多义性传播的真实魅力。
前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表示:“片子定位在寻找瓦尔特,寻找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是一种瓦尔特精神,这种精神可能是塞尔维亚的瓦尔特,也可能是马其顿的瓦尔特,也许还是波黑的瓦尔特,寻找的应该是一种集体记忆,是象征着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的集体记忆,这也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品质和精神。”
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彭裕超认为:“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世界各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中塞两国联手抗疫,出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寻找瓦尔特》选题巧妙,符合文化发展的需要,瓦尔特不是一个单一民族、单一国家的形象,而是一个超越国家、泛民族的形象,生成于一个属于全人类、全世界的宏大叙事当中。”
作为展示与推介中国的重要载体,纪录片的价值与意义正在被更多的优质作品所印证。从这个角度来看,《寻找瓦尔特》不仅强化了中国故事的国际认知与有效互动,让世界了解一个文化更多元、面目更清晰的中国,也让繁荣昌盛、全面进步的中国真正走向世界。既为行业提供了外宣推广的经验与思路,同时也为服务外宣工作做出了肉眼可见的积极贡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