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没人告诉过你们的生育冷知识,看完能保命!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阿静值班~
这期推送的起因是朋友发给我的一张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
整天活跃在微博吃瓜的她无意间刷到某博主讲述的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故事,一脸恐惧地来找我聊天:「这也太惨了吧!女性生育本来就要冒着很大风险,无知更是害死人!」
说来也巧,正好最近我在后台看到有读者家人确诊了「席汉氏综合征」,焦虑地前来咨询,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席汉氏综合征、产后血栓、Baby Blues、Couvade综合征这几个几乎不会有人告诉你的生育冷知识。
话先说在前面,做此类科普并不是为了给大家制造焦虑,而是为了更新大家的知识库,给有生育需求的姑娘小伙们提个醒,这样伴侣双方才能提前做好预防,降低生育风险,避免因为无知而铸下大错。
P.S:暂时没有生育需求的姑娘小伙也可以看看,多点知识储备并不是坏事,说不定哪天就帮到身边的人了。
好了,那我们就开始今天的科普吧。
席汉氏综合征
英国病理学家Harold Leeming Sheehan在近一百年前发现了席汉氏综合征(SS) ,它主要是由产后大出血引发低血压或休克,导致脑垂体严重缺血坏死引起的病变。
垂体腺和下丘脑
▲图片来源:MAYO CLINIC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脑垂体,它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尽管垂体腺的体积很小,但其产生和释放的多种激素几乎可作用于全身各个部分。
而因失血而缺氧损坏的垂体则无法产生足够的激素来维持身体功能,比如催乳素、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缺失,对女性身体产生全方位大范围的影响。
席汉氏综合征的发生率占产后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25%左右,在发达国家,由于先进的产科保健,席汉氏综合征的发病率已经大大地降低了,但是在落后和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仍然很高。
一项来自印度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在20多岁妇女中是3%(她们中约2/3是在家中分娩的),而在冰岛回顾性的分析中显示妇女中垂体机能减退的发病率为5.1/100000。
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都可能患此病症,而且这种疾病因为病情进展缓慢常常会出现难以诊断甚至误诊的情况,研究发现从先期的产科分娩史到SS明确诊断的平均时间是13年。
以下这些症状会在产妇分娩后数月甚至数年内逐渐出现:
产后没有泌乳
闭经或月经稀少
乳房萎缩,阴毛和腋毛脱落
阴道壁变薄和阴道干燥(阴道萎缩),使性交疼痛
白天和晚上都无法控制地想喝水或尿频
体重增加或肌肉量减少
皮肤干燥,色素沉着
不耐低温
性欲低下
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
少数患者可以表现为循环衰竭、严重的低钠血症、尿崩症、低血糖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和精神异常,但这种比较严重的情况会更容易察觉。
有产后大出血病史、不能泌乳和停经是SS重要的诊断线索,如果你已经有征兆,怀疑自己有这方面问题,也可以去医院检查自己的激素水平,让专业医生评估脑垂体的活跃度,万一确诊,也需要遵医嘱进行终生激素治疗。
席汉氏综合征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能大大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尤其是以前医疗条件差,我们的妈妈阿姨辈很可能正在被此病困扰而不自知,快过年了,大家有空也可以多关心一下女性长辈们的身体呀~
▲图片来源:giphy
产后血栓
这就是开头图片里提到的导致那位年轻妈妈失去生命的疾病了。
妊娠相关的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是指体内(通常是腿部)一条或多条深静脉中出现血凝块,这可能会引起腿部疼痛或肿胀,有时也没有明显症状。
深静脉血栓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7]
如果部分血栓脱落,会随着血液进入肺部并阻塞肺部血管,这就是肺栓塞,虽然很少见,但会导致患者死亡。
肺栓塞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7]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与非孕期相比,妊娠期发生VTE的风险增加4~5 倍,而分娩后6周的血栓发生率增加9~22倍。
除了遗传外,也与女性此刻身体的特殊情况有关:
为了避免分娩时失血过多,女性的凝血系统在怀孕期会更为活跃,雌孕激素升高会导致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抗凝血酶蛋白减少;孕晚期血容量约增加35%,这会导致静脉扩张;同时,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压力增加,静脉曲张,血流滞缓,所以也更容易形成血栓。
除此之外,国内一项纳入45262名产妇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年龄偏大、孕前超重、受教育程度低 (本科以下)、分娩孕周小、早产、择期剖宫产、急诊剖宫产、经产妇和产后输血都可能增加产后血栓的发生风险。
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可能包括:
腿部肿胀
腿痛、痉挛或通常始于小腿肌肉的酸痛
腿部肤色改变,可能发红或发紫
患腿出现温热感
肺栓塞的症状可能包括:
突然气短
深呼吸或咳嗽时,胸部疼痛或不适加重
感觉头重脚轻或头晕
昏厥
脉搏过快
呼吸急促
咳血
孕产妇一旦发现上述问题,别拖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推荐压迫绷带或者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产后4~10天内出现的发热可能由血栓引起,以及盆腔中的血栓可能不会引起症状,这就更需要家属好好照料、时刻关注产妇的身心健康了。
这种疾病的预防应该从妊娠期开始做起,比如准爸爸给孕妇制定营养健康餐,使产妇在孕期合理控制饮食,尽量不超重,无论是产前还是产后都均衡营养,补充维生素,以及千万别总是卧床不动,保持适当的活动无论是对身体还是心理健康都有很大好处。
▲图片来源:giphy
Baby Blues
产后抑郁症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了解,近年来无数触目惊心的新闻事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全体女性产后的心理健康问题。
但是你知道吗,还有一种产后心理问题,不足以称为病症,但在产后女性中发生率非常高,并且会给女性的生活和新生儿带来更深远的影响,这就是Baby Blues。
产后激素的极端变化(为了促进身体恢复和更好地照顾婴儿)会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巨大影响,约70~80%的女性会在产后分娩几天感受到悲伤、焦虑、抑郁、压力等情绪波动。
大多数时候,这种情绪会在10~14天内消失(超过14天就不是Baby Blues了),但也有13%左右的女性会发展为产后抑郁症,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Baby Blues的症状包括:
因轻微触发⽽莫名其妙地哭泣
情绪容易波动或特别易怒
感觉与宝宝没有依恋或没有联系
怀念过往⽣活的某些部分,例如与朋友自由外出的时候
担⼼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感到焦躁不安或失眠,即使你已经筋疲⼒尽
难以做出简单的决定或清晰地思考
虽然产妇的Baby Blues一般会在两周内消失,但刚出生后的几周是婴儿语言基础建立的关键时期,不久前,来自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证实了母亲产后情绪与婴儿早期语言反应之间的关联。
该研究结果表明,Baby Blues会影响婴儿自身的发展和他们的语言能力,母亲的情绪越抑郁,失配反应(某人区分声音,比如音节音高的能力)就越可能在婴儿6.5个月大时出现发育停滞甚至出现反向变化(变得更「幼稚」),这可能会增加婴儿未来罹患语言障碍的风险。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Gesa表示,这可能是由于患有抑郁情绪的母亲会使用较少音调变化的语言与婴儿交流,导致孩子对不同音高的感知受限。这种感知被认为是进一步语言发展的先决条件。
由此可见,即使产后激素变化导致情绪低落是正常的,即使还没有达到抑郁症治疗的标准,产后女性的心理健康依然需要被关注、被重视。
除了新妈妈自己要努力调节情绪并保持正常社交和适量活动之外,作为新爸爸的男性伴侣也应该在此时为妻子和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多多参与育儿活动,关照妻子的睡眠和饮食健康,可别小看这些事,育儿疲劳、睡眠不足和饮食不当也会加重Baby Blues的症状哦~
▲图片来源:giphy
Couvade综合征
近80%的女性怀孕早期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妊娠反应,我们在电视剧里也经常看到女孩吃着饭突然冲出去呕吐,然后就有个笑眯眯的医生告诉她「你怀孕啦!」
可是近些年我们也会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妻子怀孕时,男性竟然也会出现孕吐反应,等妻子的妊娠反应过后,丈夫的「病」也跟着好了,令人感觉心疼又好笑,甚至还悄咪咪地有点解气!
▲图片来源:微博
其实这是人类的一种假孕现象,通常被称为Couvade综合征、拟孕综合征或者妊娠伴随综合征,根据不同的研究数据,发生率在11%~97%之间,并且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自行消失。
它其实不算是一种疾病,具体指的是准爸爸经历和怀孕伴侣相同的症状和行为,比如体重增加、荷尔蒙水平改变、晨起恶心和睡眠模式紊乱,也有极少部分人会遭遇分娩疼痛、疲劳、产后抑郁和流鼻血等。
这种综合征的原因目前学术界依然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心理因素导致的,比如准爸爸过于担忧和紧张孕妈和胎儿,自动代入了孕妈妈的角色等;也有人认为伴侣怀孕时,男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也会发生变化,这证实了男性的身体也在为迎接宝宝的到来做足了生理准备,出现孕吐反应也不足为奇。
这样一想,真的还有点小温馨呢!不过准爸爸们还是应该放宽心啦,做好你们该做的事,多多关注妻子的饮食起居和心理健康,以及提前多学习一些靠谱有用的孕产知识,缓解心理压力,相信就能避免这种问题啦!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很提倡准爸爸们积极参与到照顾怀孕妻子和育儿工作当中,因为生育不是女性一个人的事情,它作为伴侣双方主动选择的结果,俩人都该一起承担责任、共同学习、抵御风险。所以多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就很有必要啦!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如果感觉有用,欢迎「转发」和「在看」,帮助更多的人吧!
早安,我爱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