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昇×俞力莎:从历史中,人类能学到什么?
回看本次跨年直播
如果你怕把每一天过得浑浑噩噩,不妨读历史为自己充电。历史让人清醒,读史让人冷静。《史记》中的种种对历史的真实揭示,启迪着我们的悟性,为我们照亮了未来的方向。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和三联中读内容总监俞力莎,在这场对谈中,带我们追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如何安顿自身?
今天,大家仍然在读历史
俞力莎:对于《三联生活周刊》和三联中读的读者们来说,韩昇老师的名字并不陌生。他是复旦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汉唐史、东亚历史与国际关系、佛教史等。韩昇老师在三联中读开设有个人音频专栏《韩昇·史记百讲》《韩昇·中华瑰宝东渡史》,也参与过我们的精品课《我们为什么爱唐朝》《透视日本》。
值得一提的是,韩昇老师的《史记百讲》音频课连续三年都是三联中读播放量冠军。我常讶异于这门2019年上线的课程至今仍能高居榜首。我常想,是什么原因让大家对韩昇老师的课程如此喜爱;大家又为何在当下的时代仍在翻阅《史记》,并感觉常读常新。
韩昇:我们正在经历不一般的历史。
今年大家都过得非常顽强,2023年一定也是考验不断的一个年份。在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我想了很久,还是认为孟子说的一句话最合适:穷则独善其身。
什么是独善其身呢?有的人认为,现在这个词语好像指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
这种理解明显背离了孟子原本的思想。孟子的这句话是两句在一起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有兼济天下这样的情怀。想为别人、为社会服务,做一个有价值、有贡献的人。只有带着这种情怀,我们才有可能做到独善其身。
穷则独善其身,其实指的是内向的修行:充实自我,提升自我,为将来做好准备。等到社会更有确定性,我们有机会去做事情的时候,用非常充实的自我去为社会服务,才能兼济天下。
如何才能真正“独善其身”?
韩昇:想要独善其身,首先你必须有兼济天下的情怀。必须怀着对芸芸众生的关怀,想为大家做出贡献,做一个高尚的人,最起码要做一个好人。我们要借着现在对明年感到不确定的前景之下,来强化自己的修行。
自我提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品格的提升,还有一个是悟性的提升。
什么是品格的提升?就是争取一定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益的人。如果想对社会有所贡献,就需要好好去理解人的存在以及人的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性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每个人都在相互依存中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下,首先要做到自立自强。我很喜欢的音乐家贝多芬,留下了激动人心的九大交响曲,教导后世的我们:人要自助,要自己救自己,自救自强。
自强,是为了做一个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人,绝对不能去害人。这几年我们看到,有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欺压、伤害他人,让人触目惊心。我经常想,人如果都相互伤害,会有赢家吗?没有。
要真正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应该去读一些哲学、伦理学,从本体论到社会的行为规则等方面去深化认识。我们不要整天唱道德高调,拿着道德作为棍棒去衡量别人。道德其实是用来自律、约束自己的,如果道德被用作害人的武器,那么它就是一种罪恶。
所以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道德从哪里来?它其实是从人与人相处必须遵守的规则而来。与其奢谈美德,我们不如去遵守规则。规则在本质上是为了保障每个个体的权益,没有一个个体是可以随便牺牲、随便伤害的,我们要保证每个个体都不受伤害。如果破坏规则去伤害别人,最终一定会伤害到自己。
有人说经济是一种非常利己的行为,因为要谋求利益最大化。但实际上,近代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专门写了一本《道德情操论》,告诉人们经济必须遵守规则和经济的道德。经济必须是互利的,而不是完全自利的。只有互利、遵守规则,或者在法制规范下的经济,才有可能获得长期和持续的发展。亚当·斯密已经从本质上对经济做了理性的认识。
所以我说,我们有空应该读一些哲学、伦理学的书,引导自己超越世俗束缚,迈向自由的世界。我们所有的努力为了什么?哲学家说,是为了能够诗意般地生存。其实就是按照我们所想、所要求的,自由地塑造我们的生命和人生,并给社会带来美。
第二个需要提升的方面,就是悟性。悟性是对人生经验的洞彻,基于这种洞彻,我们就能获得本质性的认识。
要有悟性,首先就必须有素材,也就是从个体到群体的生命体验。把这些生命体验记录下来,就是历史。
我们说后人比前人更聪明,并不是指后人的智商高于前人。有学者研究过,人类的智慧从来就没超过2500年前那个时代。而之所以说后人比前人聪明,是因为前人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足够丰富。拥有这么多的经验教训,如果还去犯相同的错误,那就是我们没有好好学习,没能从中吸取教训。
“人间清醒”是可以学来的
韩昇:前人所想所做皆为历史,学习历史能够让我们超越自己、站得更高,把问题看得更加清楚。善于学习历史的人遇到事情会冷静,分析问题会客观而周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清醒地处理日常事务”。
想要做到“人间清醒”,与人的性格相关。有的人比较冷静,有的人相反比较急躁。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这种清醒,特别是要学习在做重大决策时的清醒。把问题看透了,人就清醒了,清醒是可以学来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来,学习历史的人在快速增加。特别是工作阅历越多、承担社会责任越多的人,越热衷于读历史。这又是什么原因?
因为历史是我们理解整个人类群体和人类文明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社会工作最重要的依据。
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在自己设定的条件下工作,那样几乎可以做到任何事。问题就是,每个人又都是在别人设定的场域里面工作、生活的。我们每天所处的环境由过去决定,而我们在这个环境下面的行为又在决定着未来。所以我们在进行工作之前,首先就必须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构成今天文明的基础。
只有对所处环境有充分的理解,我们才能做好工作,真正做到身心自在。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轨迹看清方向。
所有事物一定有运动的轨迹,无论是物体、个人、群体、民族,还是国家,以前走过的轨迹记载在历史上,不会有急剧的转变,一定会沿着轨迹往前走。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够对未来有一定的掌握。看懂了这一点,我们就会超越冲动,变得更加冷静。
乌云永远遮不住太阳
韩昇:如果我们能知道事情的结果和代价,就把这件事看透了。看透了,才能真正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特别是遇到浑浊的乱世,看懂、看透之后,才不会迷失,才知道路在何方。我相信任何一个时代,乌云是永远遮不住太阳的,只是乌云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但是最终一定会消散。
因为人类共同的良知最终必定会拨乱反正,重新回到互利的正道上。这一点我们在历史上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中国历史上的乱世实在是太多了,但是每一次不管多么恶贯满盈,最终都会向善回归。
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了中国史学上的丰碑《史记》,奠定了中国历史著作的根基。它真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浴火重生的历史。
我们来看一个片段——秦征服六国,场面多么壮观。唐人杜牧写的《阿房宫赋》,一开篇就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所有自然景观都被扫荡了,只剩人建造的阿房宫磅礴出世。
当时的情景怎么样呢?短短十来年间,秦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社会每个阶层都不堪折磨。最底层的农民陈胜、吴广,下层的官吏刘邦,六国的贵族项羽,分别代表了社会的三个层面:最底层的农民、下级官吏、旧贵族。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句共同的呼喊:“天下苦秦久矣”。这一呼喊,全天下的人都起来了,迅速地埋葬了秦朝。
当时的人们怎么可能想到,秦军在扫荡六国的时候,会在一夜之间将40万有组织的赵军全部屠杀?特别是秦赵长平之战,如果大家有空,一定要到山西长治去看长平之战的遗址,让人唏嘘。秦难道会在乎陈胜这样手无寸铁的农民吗?
但是结果又如何呢?秦朝被迅速埋葬。这真是不可想象,但历史上就是发生了这样巨大的变化。
反秦斗争最后的胜利者是刘邦,他从秦的历史中吸取教训,坚定地确立了“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实行无为而治,给社会松绑,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些政策从哪里来的呢?其实就是对秦的拨乱反正。
历时仅14年的秦朝,换来的却是汉朝将近400年的和平与发展。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必定会回归正义,发展才是硬道理。乱世的乱,就乱在人性,满眼都是权力和财富。
从容不迫,是曹操从历史中获得的清醒
韩昇:东汉末年董卓乱政,曹操和袁绍起来反抗。董卓太过强大,力量悬殊,大家还是很担心的。袁绍作为盟主问曹操:我们要是失败了,能退到哪里去呢?袁绍自己回答说:我有祖上开辟的河北,财力物力都非常雄厚,所以我有退路。那你怎么办?
曹操作为宦官的孩子没有地盘,爷爷曹腾虽然权倾天下,但是宦官名声很坏,不可能像袁绍这种氏族给他留下一个大的基业。自己手下兵微将寡,怎么办?曹操非常淡然地回答:只要有人跟着我,我还怕什么呢?
从这个回答我们就可以看出,袁绍和曹操两个人的情怀和眼界是完全不同的。袁绍看重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而曹操看中的是人。袁绍缺乏悟性,他不懂所有的东西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失去人也就将失去一切。
在这一点上看,曹操真正从历史上看透了人类社会的根本,所以他的回答特别有底气:我们可以没有权、没有钱,但是不能没有人。
不久之后,这对战友成了死敌,决战在官渡。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是4:1,袁绍有绝对的优势。但是曹操完胜了袁绍,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曹操能够团结人、重用人,让整个团队万众一心,打败强敌。
无论在任何时代,无往不胜的根本都是人。这就是中国古训说的“得人心者得天下”。
曹操在这么严峻的形势下,可以说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艰难时刻表现出的从容不迫,是他从历史获得的清醒。要知道,曹操在作战的时候都是手不释卷,不断在读历史。
机会的两大特征
韩昇:如果保持清醒,我们就能够从混乱中看到:机会是永远存在的,始终和我们在一起。
我所理解的“机会”有两个特点:第一,它风险最大;第二,它转瞬即逝。如果没有风险、一直都在那里,叫做常态,不叫做机会。
“机会”又会生出两个问题,一个是有没有机会。前面我讲,机会是永远存在的,始终和我们同在,但是很多人会说自己一生都没有过机会。其实,有没有机会是一回事,能不能抓住机会,又是另一回事。大家所说的“没有机会”,往往是没有抓住机会,而不是它不存在。
我总觉得上天是公平的,把机会给了每一个人。
比如,股市是个机会。我经常听到很多人跟我说,某某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当年我买了什么股,我比他还富。问题是,当年你怎么不买呢?既然你放马后炮,说明当初机会是有的,是公平的。
再比如说官渡之战,老天给了他们两次决胜的机会,第一次给了袁绍,袁绍没抓住,第二次给了曹操,曹操抓住了,所以曹操才能一招致命。
《史记》也告诉我们,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前面说到反秦的战争,最初的胜利者是谁?是项羽。项羽鸿门宴把刘邦给赶走了,可能他也没想到貌似强大的秦朝会被这么轻易地被推翻。
而项羽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读书。他叔叔教他读书,他只学签名。他说:读书有什么用,会签名就可以了。确实很有领导气派是吧?但现在秦朝推翻了,胜利到手了,你怎么去应对胜利?其实胜利比失败还艰难,项羽完全没有准备。
新的国家建立以后,都城设在哪里?项羽把都城设在彭城,也就是今天的徐州。如果看中国的地理图,徐州就像是十字路口。谁会把家安在十字路口呢?四面来风,不吹走才怪。
项羽最后也死在了徐州。垓下决战从徐州打起,这里一直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战场,你怎么能把都城设在战场呢?对于地理形势项羽完全不懂,他对胜利也没有准备,所以这个机会他错过了。
乱读历史,不如不读
韩昇:楚汉战争到结束的时候,刘邦赢定了。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汉朝应该把都城设在哪里?
刘邦多少做了一点准备,他读历史,也总结了项羽失败的教训,决定将都城定在洛阳。此话一出,张良之类的手下就惊呆了,告诉他不行。刘邦反问:怎么不可以?历史上东周的都城不就是在洛阳吗?可见刘邦是有准备的。
但问题是,历史如果随便读都能读懂,就太容易了。历史难就难在,你看到都是表象,如果读不懂乱读,可能害处比不读还更大。刘邦就是乱读,他认为都城定在洛阳没错,东周首都是洛阳,所以我根据历史来决定都城。
张良跟他讲:你错了,周朝可以把都城设在洛阳,你不可以。因为周夺取天下以后,把天下各股势力全都照顾好了,确保了所有人的利益,最大限度去团结所有力量、平衡各个山头,做得很公平,所以大家非常拥护周。周能在中国拥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孔子的贡献很大。孔子整理六经,把周的典籍都整理出来流传千古。要知道孔子是商族的人,连他一个商族的人都认为,周族做得比我们商族还要好,可见周的影响力之大。
张良跟刘邦说:周是这么做的,所以他的都城是不用设防的,大家都拥护他,连敌人都认可他。而您血战七年,尸横遍野,遍地冤魂,多少人要找您报仇?您的都城没有重兵把守,能安全吗?从军事的角度来说,洛阳就是一块死地,您怎么可以把都城放在洛阳?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把都城放到咸阳去,因为关中四面环山,加上黄河绕它三面,像护城河一样,只需要4个关卡,是最容易守的。
这一听,刘邦彻悟了。刘邦为什么能够为拥有400多年历史的汉朝奠定根基?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刘邦的悟性太高。我们如果好好读《史记》,就可以发现,刘邦在最紧要的关头,自己拿出的方案往往是下策甚至下下策,但是总有人为他提出最好的方案。而刘邦悟性很高,马上就能明白过来并且立即纠正自己。他真正是一个集思广益的人,所以他取得了胜利。能明白都城的选择如此重要,就是读历史读来的。张良读了历史并点醒了刘邦,这样一来,刘邦把都城正确地选在咸阳,开创了汉朝稳固之基。
历史是为活着的人写的
韩昇:同一个机会,项羽失去了,刘邦却抓住了。所以我说,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而且历史就是为活着的人写的,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给活着的人提供经验和启示。历史能够启人至深,关键在于客观地还原了过去的真实,尽可能让各种曲折、隐晦的内情都展露出来,让我们看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整个转变的过程。这样,我们才能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如果记录的过程不真实,甚至是虚假的,那么就可能误导后人。
我们看有一些人,历史读得越多,偏见越深。为什么呢?都是被误导,自欺欺人。研究历史和为人处世一样,必须兼听则明,不应该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要冷静地去听取各方的论述,理出真相的头绪,我们才能走进真实的过往的世界,得到真知。
所以,历史让人清醒,读史让人冷静,胸襟开阔,眼光长远。
现在我们还有机会吗?
俞力莎:我们在这样的时代,能不能看到机会和抓住机会都很重要。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机会和机遇是不是变少了?从前有很多的空白领域等待大家去攻克,但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只能去当螺丝钉,按部就班地做一些事情。
韩昇: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管是在社会工作的,还是在大学学习的,都提到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没有机会。
我觉得,这取决于你怎么去看待机会。我一直在观察,我认为21世纪不仅仅是一个时间上的含义,是每100年划分出的一个世纪。21世纪划分出来到现在,我们已经走过22年了,这22年来我们有没有发现很严峻的问题?
我看到的是,这22年来,知识以一种颠覆的形式出现,在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比如说半导体一般以硅作为材料,从几十纳米到十几纳米到几纳米不断在向前推进。但不管怎么发展,一般都是采用硅作为材料。可现在我们看到新的半导体材料不断出现,还有碳基晶圆,我们中国做出来的。
我们看到,如果一种新材料出现,它往往不是对以前那些旧的知识、材料、手段、设备的积累和提升,它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全新的路子。这个现象不是个别的,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现在一般人在想,如何在别人走过的路继续往前推进、做得更好。但有另外一些人,想的是如何走另外一条路,这是21世纪最重大的转变。也就是说,人类到了这样一种时刻:我们可以开辟很多条路去走到山头,不需要老走一条路,这样就呈现了无数的机会。
要怎么去想、去把握呢?我觉得,机会真的是很多的,而且机会往往是在你觉得山穷水尽的时候出现。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韩昇:改革开放初期,1982年,当时中国开始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我通过了国家公派留学选拔考试,到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研究日本文学,主要研究川端康成的作品。
我大学毕业论文写的就是川端康成,充满了自信。在日本上课的时候,我跟老师讲自己的研究。结果我越说,老师越用一种非常奇怪的眼神看我。最后他跟我讲:你所有的研究都跟川端康成无关。因为你所有的研究,只是你读了川端康成的作品以后的感想,以及在你身上引起的情绪变化、各种思索。这些都是你自己的,不是川端康成的,你怎么可以凭着这些感想,加在川端康成的头上呢。
老师告诉我,必须走进川端康成的内心世界。他在哪里、因为什么机缘、创作了哪些作品,你应该到那里去。如果那个地方你都没去过,要怎么懂?
后来我发现,他说的是对的。比如说,川端康成有一部很有名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雪国》,一开篇,“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我们读了感觉非常平常,但日本人看了,眼泪哗地就下来。
怎么会感触完全不同呢?日本岛中部有一座阿尔卑斯山,用的是欧洲山脉的名字。它的东面是太平洋沿岸,绿油油的,还有鲜花盛开,风和日丽,非常温暖。穿过隧道到了另一面,就是日本海沿岸,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地方,冬天积雪能有5、6米。只是一个很短的隧道,穿过去以后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那是瞬间的震撼。如果你没有去过,根本不会知道。
所以按照老师的指点,我带上背包开始行走日本。那时候我没有钱,但是又一定要去走。学校可以提供一些东西,我就借了一个睡袋,晚上钻到里面睡觉。拉链一拉,找个下雨淋不到的地方睡一觉,第二天接着走。
行走日本的时候,我就在想,大概今生很难再有第二次这样的留学机会,必须找到一条有用、而且能够让自己的个性展现出来的领域去探索。所以后面我就把研究方向转到了中日交往历史上来。
后来我研究了几十年的历史,又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历史提出的许多东西,都很难成为结论。尤其在21世纪,这是一个讲科学证据的时代,要靠证据说话。
比如说中国古代有这么多民族,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形成的。那么古代那些民族都有什么?他们是什么基因?匈奴是什么样子?突厥跟匈奴有关系吗?我们统统都不知道。根据那些文献考证了半天,十有八九都是错的。
现在我们也不要考证了,把证据拿出来。考古发现了那么多遗骸,我们可以提取遗骸的基因,不但能看到基因的组成,还能看到混血的过程。在什么节点、什么时间、什么年代如何混血,基因交换的比例到什么程度。如此一来,就可以和以往的记载相对应,给历史找到非常丰富的素材和确证。
所以我申请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研究3—9世纪北方民族基因谱系。我想在我能够做到的有生之年,尽量去复原中国古代这些民族的基因,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提供一个非常科学的、具有证据性的研究成果出来。这又是一个转型,转型都是被逼着、推着走。
所以我认为,在每一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想到有新的路。机会永远在那里,只是或者你没看到,或者机会来了你没抓住。这就是我想跟今天的年轻人说的,你们不要说没有机会,不要那么沮丧,机会永远存在。
俞力莎:对。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的目光要放得更远、更开阔一些。如果只是在自己周围的生活打转的话,你的人生经验、人生素材永远就只有那么一点点,是不可能转身另辟蹊径的。
我们是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俞力莎:韩老师有一本书叫做《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讲到“良训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在当下,我们要如何看待自己和下一代的关系呢?怎么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现在是不是在制造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韩昇:我在三联出版社出版的《良训传家》是对中国传统的家训进行梳理,从中选取一些我认为对今天有价值、有意义的家训,来做比较符合现代的阐释。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确实有很深的感触。我们这个民族,能够走过几千年是很不容易的。
从开始研究基因和历史的结合后,我一直感觉,在这个世界上,能够传承悠久历史的民族,大概都是偶然的,有无数的民族在这个过程中就淹没了。而我们中华民族历经的劫难,真的比别的民族还要多,怎样的劫难都经历过,但并没有因此灭亡,而是生生不息。
所以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一个民族不能单纯依靠繁衍延续,这没用的。如果没有智慧,人口众多也是难以为继的。
我就是一直向古人学习,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我也一直在行走。只要读完书,就会出去走走。我上课讲历史,讲到的地方大致上都是我去过的地方,我不敢没去过就拿着地图乱讲。
那一年我正好去以色列,在一个非常著名的教授家里,他招待我。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很多人都说犹太民族是最聪明的民族,您对此怎么认识、怎么理解?他就跟我讲:我从来不认为犹太人是最聪明的,但是犹太人是一个磨难最多的民族。
他说:你知道我们是犹太人是出卖耶稣的那个人,犹大就是犹太人(犹大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据《圣经》记载,犹大因三十个银币将耶稣出卖给罗马政府,耶稣被十字架钉死后,犹大因悔恨而自杀)。
我很佩服他能自揭其短,有勇气揭家丑。这就是他们能够强大的原因。什么事情都要去掩饰、欺骗、隐瞒,很多事情就会败坏,这样是很不好的,不光彩。
他说:因为我们出卖了耶稣,所以被惩罚,在世界到处流浪,流浪了几千年,罪有应得。他是这么坦然。
但是在流浪的过程中,为什么犹太民族能够一直坚强地坚持到今天呢?他说有两个要素,第一个是重视教育,第二就是重视家庭。
犹太人有一个传统,到今天也没变,就是每个星期或者每个月,至少要有一天家人团聚。这一天不管你有天大的生意,天上掉黄金,你也要把手机关了,全家人在一起聊聊家常,做点家常便饭,叙亲情。没有外人,也不接收任何外面的信息。拿出一天,来去关注亲情,维持这个家。所以他说:我们看起来是在全世界流浪,但是我们有坚强的家的纽带。
他说的这两点让我感触很深。我们中华民族走到今天不也是靠这两条吗?到今天也是,哪怕我们只有一分钱,也要给孩子去上学。我们可以不吃不喝,但是我们一定要给孩子食物。
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悟性
我们中国,不管是家训、家风、家教,也都在讲家的维系。在今天我们真的需要反思一下,现在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在启发人。我一直说,学习最重要的是悟性的提高,而不是知识的积累。
现在的知识是颠覆性的,可能你三年前学的知识,三年以后就成了垃圾。如果你只会积累,你的脑子就成了一个垃圾篓,灌满各种垃圾。你需要的是从知识里面领悟:为什么有这样的知识?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它的有效性和它对别的东西的启发性在哪里?这些就是悟性。
像复旦大学,为什么十几年前就坚持不懈地开设通识课程?复旦的学生是很善于做总结的,说“通识通识,就是通通不识”,我说总结得太好了,我们做老师上课就是要让你们通通不识。因为通通不识,把学科的界限打破,让你从中获得一种悟性。这就是教育。
在家庭方面,我们也是有问题的。今天的父母普遍对孩子疼爱过头、锻炼不足。我看到一些其他国家,不管刮风下雨,父母都不太管孩子。有一天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在前面跑,后面两三个妈妈在聊天,孩子跑着跑着摔了一跤,皮破血流。头抬起头来,孩子很想哭,但看到妈妈在后面悠哉悠哉的,一点都不急的慢慢走过来,孩子只好自己去抚摸伤口,血流得一小腿都是。走到边上妈妈就问他,没问题吧?孩子只好说,没问题。然后妈妈走了,让他处理自己的事情。从小就锻炼孩子自立自强,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这才是真正好的教育。这些方面,我们真的需要好好去提升。
吝啬鬼总是怕礼物
俞力莎:刚才前面韩老师拿《史记》中的人物,比如刘邦项羽来做例子。够被《史书》记录的,其实还是历史上的这些大人物,他们是历史的主角。但是我们大部分的普通人,其实在这样的历史长河里,可能都算不上配角,只是群众演员。我们要怎么看待自己在历史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呢?
韩昇:这一点也是历史学一直在讨论的: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
我觉得真正的答案,应该是双方共同创造历史。每一个民族,依靠所有的人和集体的的智慧,才会哺育出杰出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民族,就有什么样的专家。因为每个专家背后都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哺育出来的。
对于个人而言,我觉得最重要就是提升你自己,然后教育好你的家人、孩子,和身边能够接触到的人有良好的互动交流,大家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有群体的提升,才会有杰出人物的产生,这是个互相的过程。
俞力莎:我最近在看社会学家马塞尔·莫斯的《礼物》,他在这本书里开头引用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一个古老的诗篇。他是这样说的:那些勇敢、慷慨的人,拥有最美好的生活,他们没有一点担心,而懦夫什么都怕,吝啬鬼总是怕礼物。
其实我们刚才讲到的知识的传承、文化的传承也是礼物。作者认为这样的一种传承和回报,其实也是人的一种义务。我觉得刚好跟韩老师所讲地结合起来理解,这种中西文化其实是不谋而合的。也有人评价马塞尔·莫斯,说他可能是跟中国的思想最接近的一位社会学家。
很多读者朋友们在直播间互动,想听韩老师讲《史记》。韩老师在中读的有一个120集的音频课,叫《韩昇·史记百讲》。哪怕是已经讲了整整一年多,其实还有很多内容没有讲完。
一年多的时间里,韩老师一边讲,一边看大家的留言,一共有1万多条。这些留言也反过来给予了韩老师很多启示和新的灵感,所以韩老师后续在整理音频稿件,想把它重新出版出书的过程中,在书里也做了很多新的探讨和回应。这本书会在2023年3月跟大家见面。
2023年2月开始,我们还会做连续一年的人文经典共学营,涵盖《诗经》《道德经》《论语》《史记》、唐诗宋词和《红楼梦》6个共学营,《史记》是韩昇老师亲自带着大家学习。
(点击下图,了解《韩昇·史记共读营》)
看日本,其实是在看中国
俞力莎:韩老师在三联中读还开设了《韩昇·中华瑰宝东渡史》课程,讲那些收藏在日本的文物。
我们第一次跟韩老师合作,其实还不是《史记》,是在《我们为什么爱唐朝》里面,韩老师讲了中日文化交流史,我觉得也是很有意思的。
直播间这位朋友说,很期待去参观日本正仓院展出的文物。我们如何看待日本收藏的中国文物?
韩昇:如果说要对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有深刻的了解,日本是最好的地方。因为日本保存了最多中国古代的东西,在全世界找不到比日本保存得更多的。我们不说别的,全世界现在使用汉字的国家只有两个,中国和日本。它保存了我们的汉字,还使用着汉字。
第二个是,在日本留下了最多的唐代的建筑,宋就更多了。我们现在的建筑能追到唐就了不起,但是在中国你找不到一座完整的唐代建筑。梁思成先生当时找的山西的佛光寺,它只是部分是唐。而在日本就有很多座完整保存下来的唐代建筑,所以我我到日本的时候,其实我不太去东京,我会到奈良、京都。
我不是跑到日本来看日本,我是跑到日本来看中国。我看到奈良那些唐代的建筑,真的有一种全身心的感动。只有到这里,看到唐朝建筑的宏伟,比如说正仓院,只是一种库房建筑,都那么精美。我每到唐招提寺看到鉴真和他的弟子所盖的唐式建筑,都会很感动。屋檐尽量地往外伸延,想让所有人都能够遮风避雨。这里面能看到唐人那种胸怀,和气势,让人禁不住想到杜甫那句诗。
刮风下雨的夜晚,杜甫穷,在家里被淋得像落汤鸡一样。但是他的情怀是什么?他想到的是,如果我有钱了,我要盖很大的房子,让天下所有淋雨的人都能够遮风避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我们今天一定要回到唐朝,要有那种气势,要覆盖世界,这种给所有人带来好处的情怀,会在建筑上有所体现。中国的屋檐从唐开始,逐渐地往内收缩进去,到了清朝突出来就不多了。这情怀就小了,格局就小了。
所以为什么我要讲《中华瑰宝东渡记》?我们在日本看到原汁原味的唐朝的建筑、文物、文书方方面面的各种东西,可以全方位地复原唐朝。这也是为什么正仓院现在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我记得在疫情流行之前的那一次展览,有一个统计说中国来了几万人到日本来参观,要到正仓院才能知道唐朝的宏伟、博大。
俞力莎:我也有同感。我学过一段时间日本的池坊花道,它是从中国的佛前供花文化传到日本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实吸引我的并不是日本的文化,例如日本的神道教,万物有灵的那些东西。真正吸引我的是中国的文化,比如说在插花中会讲到天、地、人,这些中国的宇宙观。我觉得其实是在这种对照中找到了自己,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来自韩昇老师的2023寄语
俞力莎:2022就要过去,韩老师对2023有什么期待吗?
韩昇:2023年,我草拟了一个新年寄语:读书静修独善身,清醒守候机运来。和各位共勉。
更加完整的跨年直播内容
在三联中读App
整理 | 后半夜的雨
编辑 | 晨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