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硕博扎推街道办,这正常吗?
近年来,从扎堆赴发达地区的中学工作,到扎堆在发达地区的基层街道办工作,清华北大硕博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屡屡引来舆论“惊诧”。
按理说这些人应该去搞科研搞研发什么的,怎么都去干这类工作了?
我领导当初是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的,后来去斯坦福读博,差不多正常人本科刚毕业那会儿,他已经博士毕业了。先在美国工作了几年,后来被我们公司高薪挖了过来。
关于中国人才的问题,他有一套逻辑,他认为,中国以前对研发型人才并没有多少需求,不仅中国没有,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没有。我国前些年更是需求极低,这几年才稍微有了一些好转。
这话听着极其反动,不过稍微聊了几句,我立刻懂他啥意思了。
首先大家要分清楚一个问题:
你想要三个老婆,那叫需要;
你能养得起一个,这叫有效需求;
中国或者印度需要无数研发型人才,这也叫需要;
但是只能养得起一小部分,这叫有效需求,更关键的是,非常不划算。
大家不要着急喷我,听我往下说。
大家以为的“给人才提高待遇”,可能是这样的:
国家通过政策保障,给人才高薪高福利,在海淀区分房,每年工资五十万等等。
这当然也不能说不对,不过正常情况下,国家给人才的钱往往是走财政的,一般难免保守,不会给太高,就连美国那样的国家,其实也养不了太多这种类型的人才,工资也不会太高。大家看《生活大爆炸》就知道,天才们在大学教书收入也就那样,我专门问过美国那边的教授,收入确实也就那样,反正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高,哪怕NASA这种地方,收入也一般,这也是为啥这几年NASA被那些民营公司疯狂挖人。
更关键的是,国家养的科研人员不可能太多,因为政府项目对“风险管控”的要求远远大于私营公司,而且国家只会搞那些关系到国防和基础设施的研发,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人才数量的需求没那么大。
比如国家不可能去研究显卡,毕竟一个主要用来玩游戏的东西不值得国家去投入,但是现在的AI研发,主要靠显卡,全世界游戏宅男们估计没想到大家一起推动了AI的大发展。这事也从侧面能看出来一个问题,科研很多时候充满了随机性,短期内你觉得方向是没问题的,长期看可能根本没个谱;短期没啥用的东西,长期看可能是关键技术的节点,需要全方位发力才行。
而市场需求是无穷的,理论上可以容纳近乎无穷的研发人员。
那美国是怎么优待人才的呢?
不需要政府多上心,他们的策略是“政府给荣誉,市场给工资”,美国那边的研发主要依赖大学,研究机构,和各种公司,美国国家每年在科研上投入巨大,不过主要是基础领域,应用层面主要在各个科技公司,他们的研发型人才相关的岗位也都在各种公司里。
太多的公司在研发方面赚到了钱,然后想继续通过研发新东西赚钱,自然就会花钱雇佣顶级人才给他们干,这些人才给他们开发出来新东西,赚到了钱, 就可以雇佣更多顶级人才,并且开出来更高的工资,大家自然愿意去,也就形成了顶尖人才发展的正向循环。
比如SpaceX这些年就从大学和NASA吸收了大量的业内顶级高手到他们那里工作,一方面因为马斯克确实愿意给钱,另一方面他那里这几年迭代飞快,也容易出成果。
也就是说,高学历研发型人才主要受市场需求影响,如果没发展到那个阶段,很多公司搞生产的关键就是买机械招工人,这种情况下是不需要太多高学历人才的。
那如果有公司乐意给人才钱,就可以解决问题?
也不是。
比如小王家里超级有钱,他有钱是因为他爹在搞房地产,他觉得房地产太土,低科技,想搞高科技,他爹正好也想转型。好在手里有钱,多雇佣点顶级高手,让他们给自己搞个牛逼玩意出来,然后开启一个良性循环,能行吗?
也不是不行,但是概率非常低,因为从现在来看,很少有一项产品是毫无征兆就横空出世的,往往是从一开始缓慢发展,产品经理和用户充分互动,了解用户需求后,再一步一步迭代开发,这样最终搞出来的东西才能卖得出去。不然产品做出来了,一件都卖不掉,最后就只能裁撤员工砍掉产线。这也是太多我国传统巨头公司转型科技之路的统一流程,雄心勃勃斥巨资研发新产品,但很快因为产品没人买最后无疾而终。
现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华为、比亚迪、讯飞他们几个,因为他们的产品是能卖得出去的,他们也知道做研发什么符合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高薪雇顶级工程师搞突破,新产品上市之后回笼资金,然后再继续迭代循环。一轮轮下来,市场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顶级人才也越来越多。
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也正在这里,太多的公司在做的,其实还是追赶而不是研发,把西方的技术转移到中国来,甚至很多就是把人家的机床用起来就行了,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大量的工人而不是研发型人才。
这也就解释了文章开始的那些事,人才培养速度远远快于社会的需求,可不就出现大量的学历和岗位不匹配?
那有啥办法改善这种问题吗?
表面上看是让大公司加大研发,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老百姓的收入得提高,老百姓有钱买,科技公司有意愿去研发,并且研发出来的产品正好能符合大家的需求,消费者愿意为你研发的产品买单,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正循环,科技人才也就有了发展的土壤。
因为大公司在投入研发之前,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自己斥重资研发出来的东西能否卖出去?如果卖不出去,最后打了水漂,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可能就彻底崩了。这种公司其实有很多,雄心勃勃拿到投资后组队要干一番事业,最后产品没人买很快崩了。
所以说中国以前科研领域对人才需求量并不多,也正常。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们只要把西方现成的东西拿过来用就行了,根本没到那种需要自己搞的程度。但是这些年,一方面很多技术西方已经转移到头了,另一方面我国老百姓的收入也渐渐提高了,这时候科技研发才走上正轨。
这些年肉眼可见越来越多的公司走上了研发之路。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学毕业生太多,有科研需求的公司又太少,也就有了这段时间频繁出现的一个词,叫“过度教育”。市场上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高学历人才,因为岗位还不存在,大学培养出那么多来,这些人自然没地方去。
不过好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了下去,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比如上文说到的科大讯飞,这个公司一直以研发见长,在智能语音技术方面长期耕耘,单是去年的研发经费就投入近30亿,研发人员也从2020年的6400人增加到了2021年的8300人,增长了30%,增大的研发投入在5.2亿。
他们的标杆产品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就是典型的“市场需求驱动”型研发产品。
办公本产品经理最初洞察办公市场,发现了职场人在低效开会工作上耗费时间精力的痛点,就针对性地研发了智能办公本这款产品。依托讯飞智能语音技术,讯飞智能办公本在开会的时候,能把会议全程录音,并将会议内容实时转写成文字,自动生成会议记录。
办公本录音转写的同时,也可以用它配备的电磁笔手写记录重点思考,他们的手写体验打磨得很好,电磁笔笔尖设计与墨水屏绝配,写上去就跟写在真实纸张上差不多。开会完成后,自动生成的会议记录可以在办公本上直接用WPS编辑排版,然后邮件一键分享给同事。
由于充分抓住了用户需求,这款产品在2019年刚上市就很火爆,并一直在迭代更新,讯飞办公本X1、讯飞办公本X2持续受到消费者欢迎,经常断货。正因为销量好,回笼了资金进一步扩大研发,在这种正态循环推动下,也就吸纳了更多顶尖人才,继续优化产品。
最近两天,他们的新品讯飞智能办公本Air上市了,听说新品刚预售又断货了,这款新品在继承讯飞智能办公本录音转写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做了更进一步地升级,能够更精准地把握职场用户的日常工作开会需求。
比如很多职场人反应,和不同客户开会,有的领导口音重,喜欢说方言,或者开会内容有时涉及陌生行业,交流时说的行业术语艰深难懂,而讯飞智能办公本Air除了能自动记录会议内容以外,还能识别粤语、四川话、重庆话、云南话、贵州话等12种方言,支持6种不同外语实时互译、16大行业专业术语转写,用专业技术攻破用户工作中的头疼问题。
而且和其他追求“大而全”的产品不一样,智能办公本Air将娱乐工具与办公工具做了明确划分,一切功能都是围绕着办公延展的,如WPS编辑排版、收发邮件、投屏、打印、扫描……
针对用户的实际需求设计研发产品,在取得市场良好反馈后,进一步更新迭代产品,为顶尖人才的发展提供土壤,讯飞智能办公本的研发过程其实就是个很好的案例。
回到正题,从产品的研发成长之路可以看出,我国现在正在从中等研发水平向更高阶层跃迁,整体而言没啥捷径,而且也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各个模块相互反馈,协同推进。
比如老百姓收入增加,可以购买更好更贵的东西,企业也就能承担得起更高的研发费用,面向未来去开拓。这些研发人员的工资肯定会高于普通工人,而且他们会形成更强的购买力,购买更好的消费品,也要购买更精良的生产力工具,更多的企业也就有了资金和动力去研发,雇佣更多的研发人才,这样正向循环也运转了起来。
我国一直以来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市场规模,只是尽管以前的市场规模足够大,可单个个体收入上不去,最头部的那部分人又不太买国货,所以支撑不了大规模的研发作业,这也是为啥在2010年之前,人才大规模出国,因为他们在国内根本找不到工作。
这两年这种情况好转了很多,但是依旧面临消化不了高学历人才,而低端制造业缺人的困局。很显然,这种困局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一点点爬升,提高老百姓工资收入,支持那些勇于研发创新的公司。
只有这样,我国才会需要越来越多的研发人才,那些人学成也有地方施展自己的学识,各个层次的毕业生也都有各自的去处,最终形成正向的反馈循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