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热门行业研究报告免费下载
来源:行业研究报告
一、氢能源行业
1、复盘:由政策主导期逐渐转向商业化运营期
氢燃料电池行业此前具备阶段性行情,主要系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运行从重大赛事(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起步,之后随着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水平提升和参与主体扩大,示范推广区域逐渐拓展到了佛山、张家口、苏州等多个城市,示范车型也逐步从氢燃料电池客车(公交车为主)扩大到物流车、环卫车等,2019 年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氢能汽车商业 化进程提速,但在发展到千辆级规模后增长乏力,2021 年 8 月氢燃料电池汽车补 贴政策正式落地,北京、上海、广东等三个城市群入选首批奖励范围,氢燃料电 池汽车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锂电池汽车的市场推广以及行业增长模式对氢燃料电池汽车未来大规模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锂电池行业发展经历了从初始阶段技术积累,到政策扶持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再到竞争加剧、产业整合形成龙头优势,直到当前的补 贴依赖降低、加速融入全球化市场,其中,行业初期政府的政策支持在锂电池产 业链发展初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 年,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 信息化部共同启动“十城千辆”工程项目,随后出台密集的扶持政策,政策涵盖对 核心技术的研发支持、对电动车初期的示范推广应用的支持、对充电桩建设的补 贴和规划等,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电动车产业链实现了核心技术的国产替代和 大规模的降本提质。
报告全文下载链接:2022年氢能源行业研究报告
二、电商行业
一、 从“多快好省”到“人货场供需一体化”研究框架
1.1 “人货场供需一体化”研究框架
不同于传统“多快好省”需求框架,我们认为“人货场供需一体化”框架更能说明不同电商的比较优势。传统需求侧的分析框架仅能看出需求的差异,而实际上,不同货品(供给)通过特定的场景能够更好地满足“多快好省”中某一类需求,从而形成自身模式的比较优势,比如 marketplace 型电商供给侧多为长尾非标品,更容易满足消费者“多”和“省”的需 求,而自营电商供给侧多为标品,更容易满足消费者“快”的需求。我们在供给端将商品按标准化程度和销售方式分为四大类,将需求端的“多快好省”分为“省”和“多快好”两大类,再通过内容和距离两类场景连接供需两端。我们认为供给侧品类的差异需要不同履约、展示方式适配,从而导致不同类型的电商在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方面各有所长。
1.2 电商发展史:从蓝海到红海,但增长空间仍大
2013 年至 2015 年:行业全面无线化,京东品质领先。2013 年整个互联网行业开始向移动互联网转型,2014 年 3 月阿里 张勇负责阿里无线,开始 ALL IN移动电商。14Q1淘宝移动端 GMV 占比环比大幅提升 8 Pcts 至 27.4%,随后一路高速发 展,至 16Q1移动端 GMV 占比达到 73%。同期,京东移动端订单占比低于淘宝,14Q2至 15Q3京东移动端订单量占比低 于淘宝约 10%。2016 年 3 月,张勇发布内部邮件宣布完成手机淘宝团队和淘宝的合并,宣布“淘宝的无线化已经完成”。虽然淘宝无线化领先于京东,但此期间内淘宝仍以便宜低价为主,而京东正品商品与物流时效快的口碑占据用户心智。在 此阶段电商竞争格局基本以淘宝和京东为主,其中淘宝移动化表现更出色,京东在高品质商品与服务方面更具优势。
报告全文下载链接:2022年电商行业研究报告
三、动力电池回收行业
1.空间广阔、电池回收行业景气将至
1.1.动力电池退役潮来临,电池回收空间广阔
我国新能源汽车自 2015 年起迅速放量。2015 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 爆发元年,当年产量为 40.13 万辆,同比 2014 年增长 291%,销量为 33.11 万辆,同比增长 342.9%,产销的同比增速均较此前水平有显著提高。时至 2021 年 11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累计产量已达 319.30 万辆,累计销量已达 298.95 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水平在 2015 年之后持续走高。
新能源汽车产销高增带动动力电池装车量走高,动力电池将在未来面临较大退役规模。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的装车辆水平呈现出了逐步提升的趋势,截至 2021 年 11 月,我国的动力电池月度装车量水平已达 20.82Gwh,创历史新高。在动力电池装车量持续上行的背景下,前期售出的新能源汽车将逐步报废,未来动力电池的退役量或将形成较大规模。
2021 年为动力电池退役初期,未来动力电池退役量规模将持续放量。根据此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情况来进行测算,黎宇科在《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经济性研究》中提到新能源乘用车寿命在 4-6 年左右,若假设我国动力电池的退役年限均为 5 年,则 2021 年的动力电池退役水平预期将为 25.2 万吨,到 2030 年,我国的动力电池退役水平预期将为 237.3 万吨,9 年间 CAGR 约为 28.3%。
退役电池回收需求旺盛,而回收企业供给仍相对乏力,未来电池回收赛道将持续景气。在新能源动力电池退役规模持续增长的预期下,目前电池回收行业中已相继涌入多家企业,2020 年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注册量约为 2579 家,较 2019 年增长约 253.3%。但在上述的注册企业中,多数 属于中小企业,其中注册资本在 100 万以下的企业占比约为 25%,注册资 本在 100-500 万之间的企业占比约为 35%。另一方面,根据我国工信部所 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目前仅有 27 家符合我国电池回收行业标准的企业。因此综合来看,目前电池回收行 业中中小竞争者较多,行业的供给水平相对有限。
报告全文下载链接:2022年动力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四、芯片行业
报告全文下载链接:2022年芯片行业研究报告
五、储能行业
1、 储能电池:短期差异化竞争发挥各自优势,中长期持续考验技术和成本控制
1.1、 成本是储能电芯厂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
锂电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组、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其中电池组的成本占比近 60%,PCS 占 10- 20%,其他成本约占 20-30%。
储能电池相比于车用动力电车而言,对能量密度要求较低,材料性能要求略低。储能电池对于电池循环寿命有较高的要求,若储能电站和家用储能以每天一次的频率进行充放电,则循环寿命要求需大于 3500 次,提高放电频率后需达 5000 次以上。磷酸铁锂电池目前循环寿命普遍大于 2000 次,未来高循环寿命的电池将成为发展趋势。
报告全文下载链接:2022年储能行业研究报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